賞讀
首二句選取農夫在烈日當空的正午,揮汗鋤禾的細節,具體生動的表現了農夫勞作的辛苦。後二句是作者抒發的感慨,既是對農夫的同情,也是對奢華浪費之人的告誡,更表現出作者對現實社會的無限憤懣。
這首詩描寫典型概括,說理意蘊深遠。
江南春--杜牧
讀前須知
這首詩描繪了江南豐富多彩的秀麗春色,同時也暗寓了作者對迷信求佛統治者的譏諷。
原文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①。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②。
注釋
①千裏:概指範圍之廣。②南朝:指宋、齊、梁、陳四朝。四朝中萬尤以梁武信佛為甚。樓台:寺院建築。煙雨:形容其空蒙、縹緲。
賞讀
詩開句以"千裏"在廣闊的空間上把握江南大地,接以"鶯啼"從聽覺上來寫春,再以"綠映紅"從視覺上來寫春之色,同時"綠映紅"出暗示出暮春,點明時令。詩人首先從空間、時間、聽覺、視覺給江南景色繪出背景,接著詩人把水、村、山、郭點綴在背景上,又從感覺上補進一點柔和的"風",從情調上以"酒旗"加進浪漫色彩。紅綠映襯,山水相依,村郭相傍,動靜相和,柔和的感覺,浪漫的情調,區區十四字便造就了一幅廣闊的全方位立體畫卷。
上聯寫出一組景物,下聯則抓住一景來寫。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金壁輝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來已給人一種深邃感覺,現在詩人又特意讓它出沒掩映於迷離的煙雨中,這就增加了一種朦朧迷離的色彩。這種色調與前麵"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明朗絢麗相映,使得江南景色更加豐富。"南朝"更給此景增加悠遠的曆史色彩。詩人又以"四百八十"強調佛寺建築的宏麗和多,然後接以"多少樓台煙雨中"的唱歎,意境朦朧,令人遐想。
這首詩以短短二十八字,從空間、時間、視覺、感覺上立體地描繪了無限江南春色,具有浪漫的情調,朦朧的意境。詩人選取有代表性的景物用藝術邏輯重新組合,使全詩顯得分中有合,合中有分,是整體與局部巧妙結合的好詩。
安定城樓①--李商隱
讀前須知
李商隱於開成二年(837)中進士,當時以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和以牛僧孺為首的牛黨互相傾軋。李商隱原來依附的令狐楚是牛黨。令狐楚死後,李商隱做了涇原節度使王茂元的女婿,而王茂元被認為是李黨。因此,李商隱在參加博學宏詞科考試時,受到牛黨的排斥,不幸落選,於開成三年春回到涇州,作此詩。
原文
迢逸高城百尺樓②,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涕③,王粲春來更遠遊④。
永憶江湖歸白發,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鴛雛竟未休⑤。
注釋
①安定:郡名,即涇州唐涇原節度使治所,故址在今甘肅涇川縣北。②迢遞:高峻貌。③"賈生"句:賈誼年少時上書漢文帝論當時政治,有"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大息者六"等語。④王粲:建安七子之一,東漢末從民安避難到荊州依靠荊州刺史劉表。⑤"不知"二句:《莊子·秋水篇》雲:"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鏛雛,子知之乎?夫鏛雛係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鏛雛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梁國而嚇我耶?""
賞讀
這首詩首聯寫登樓:登上高聳百尺的安定城樓,遠處綠楊樹邊的汀州盡收眼底。登高望遠,即景生情。頷聯以兩位古人抒發感慨。賈誼少年時上《治安策》,指出可為"痛哭""流涕"的種種政治失誤,並提出鞏固中央政權的建議,卻未被采納,枉費了賈誼的一腔熱血。李商隱也渴望濟人匡國,而應試落選,無由進入仕途。王粲少年時遠遊荊州,依附劉表,春日登當陽城樓作《登樓賦》,發出"雖信美而非吾土"的慨歎。兩句用典精當,敘述的雖是前賢遭遇,卻把自己的處境和心情和盤托出。頸聯為全篇警策。"永憶江湖",是說他並不貪圖利祿,而是始終向往江湖,希望過灑脫飄逸的生活。但這有個前提,那就是"欲回天地",即希望大顯身手,使國家由混亂轉安定、由衰弱轉強盛。等到這一願望實現的"白發"之年,便"入扁舟"而"歸"江湖。這裏暗用了春秋時代越國大夫範蠡功成身退、泛舟五湖的典故,而句法回旋綜錯,境界闊大高遠,確切地表現了宏偉抱負和高尚情操。尾聯用《莊子》寓言來表心態。莊子寓言:惠施相梁,生怕莊子爭奪他的相位,百般防範惟恐不周。於是莊子對他說:"鵷雛非練食不食,非醴泉不飲,更不希羨鴟的腐鼠。"詩人用此典以"不知"而申明胸懷光明磊落;以"猜意"寫出世間惡濁事物及對他們的蔑視;同時,這個典故的運用也顯出詩人對當權祿蠹的諷刺。這首詩高風清骨,筆調激昂,結構嚴謹,語句多變而意義深廣。前兩聯優念國事,感慨身世,哀惋中見憤激。後兩聯自抒懷抱,抨擊腐惡,挺拔處見雄放。全詩共用了四個典故,靈活且確切,含蓄但有份量,足以顯示了詩人用典的功力。賦比交替,虛實相生,文情跌宕,氣勢磅礴,學杜甫七律而獨得精髓,是李商隱早期律詩中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