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片寫景,景中寄情。下片抒發感慨。"野煙遮遠樹,陌上行人去",在茫茫的景色中,路上的行人各自行走,誰能是自己信任重用之人呢?作者發出悲愴的呼喚:"何處有英雄,迎歸大內中",其心中痛楚,絕望之情強烈而深刻。
這首詞寫帝王失勢的悲哀的心情。其寫景,景中寄情,情又因景生,寫得情景交融,真摯感人。
一葉落·一葉落--李存勖
讀前須知
這首詞是李存勖的自度曲,毛先舒在《填詞名解》卷一中說:"《淮南子》"一葉落而知天下",唐莊宗"一葉落,褰珠箔",遂以名調。"這首詞表達了因時節變化而緬懷往事的秋日情懷。
原文
一葉落,褰朱箔①。此時景物正蕭索,畫縷月影寒,西風吹羅幕。吹羅幕,往事思量著。
注釋
①褰(qiān):揭起。箔(bó):簾子。
賞讀
作品開篇以"一葉落"而引出秋的世界。接著先直述秋景的特點:正蕭索。繼之以"月影"、"西風"渲染其氣氛,為末句抒懷作鋪墊。"吹羅幕"複用,成回環之氣,使作者末句抒情更趨自然,往事的追憶正是由眼前的秋景而起。作品全篇妙筆在於作者抒懷並未正麵寫,而是營造氣氛之後,就在徘徊往事之際嘎然而止,含蓄之美可為典範。
江城子·竹裏風生月上門--和凝
讀前須知
和凝的《江城子》五首,內容前後相連,寫一個女子與情人相約在夜間幽會的全過程。這首詞是第二首。寫女子等侍之中的焦急情狀。
原文
竹裏風生月上門,理秦箏①,對雲屏。輕撥朱弦,恐亂馬嘶聲。含恨含嬌獨自語,今夜月,太遲生②。
注釋
①理:溫習。此有撫弄之意。秦箏:古弦樂器,傳為秦蒙恬所造,故名。②"今夜月"二句:言月生太遲,意謂時間過得太慢。
賞讀
"竹裏風生月上門",竹影搖風,新月照門,寫夜景的優美,為情人幽會渲染了一種安靜和諧的氣氛。"理秦箏,對雲屏",女主人公急盼情人快些到來,在無聊的等侍中,麵對屏風中的行雲流水,徒增其惆悵。於是"理秦箏"以排遣心中的不耐,然而又"恐"箏聲擾了自己傾聽情人到來的馬蹄聲,乃"輕拔朱弦"。真是矛盾呀,極言女子心情的急切。可是在含恨的等侍中,偶爾回望玉漏,不僅為自己心情太急而含羞自語"今夜月,太遲生",將怨恨歸於天上月,以掩飾內心的羞態。
整首詞將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畫得細膩而真實,把端莊賢淑外表下的內心情狀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和凝的詞雖被列入以香豔甜美著稱的《花間詞》,但其《江城子》風格清麗與之有質上的區別。
生查子·侍女動妝奩--韓偓
讀前須知
韓偓喜作豔體詩,詞亦多綺豔。這首《生查子》描繪一個貴婦人孤獨難眠、嬌羞矜貴的情態,表現其相思之情。構思縝密,耐人品味,是唐詞中的佳品。
原文
侍女動妝奩①,故故驚人睡②。那知本未眠,背麵偷垂淚。
懶卸鳳凰釵③,羞入鴛鴦被④。時複見殘燈,和煙墜金穗⑤。
注釋
①妝奩:梳妝用的鏡匣。②故故:故意。③鳳凰釵:形如鳳凰的發釵。④鴛鴦被:繡有鴛鴦花紋的被子。⑤金穗:燈花。
賞讀
詞的上片寫一個侍女對貴婦人未眠的誤會與發現。"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是說一個侍女動了一下梳妝用的鏡匣,想故意驚醒睡著的女主人。妝奩,指女人梳妝用的鏡匣。故故,即故意。可能侍女未獲主人同意不便離開,但久候不耐煩,誤以為人已睡著,有意發出響聲,裝做提醒主人梳妝的樣子而驚醒她。"那知本來眠,背麵偷垂淚"。哪知道主人本未睡著,而是背過麵去躺在那裏暗暗地落淚。那麼女主人為何未眠?為何落淚?下片直接寫貴婦人未眠的情態和原因。"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說女主人懶得摘除頭上的鳳凰釵就躺在床上了,看到被子上繡著的鴛鴦而羞於睡進被子裏。鳳凰釵是做成鳳凰形的釵子,鴛鴦被即繡上鴛鴦的被子。顯然女主人是位貴婦人。未卸妝而臥是情緒不好。見被上鴛鴦成雙,而自己卻孤單一人,相形之下不覺害羞。這正暗示出其丈夫不與同居,是其孤獨難眠的原因。"時複見殘燈,和煙墜金穗。"說這時又見到油燈將盡,帶著煙掉下一些火星。金穗,指燈芯結成的燈花,象金黃色麥穗。結的過長,掉下成為火星。這是寫殘夜之景。婦人雖已就寢,但依舊未入眠。可能昨夜是殘燈下孤眠的,今夜此時又一次見到殘燈,見到燈花落下。這暗示等待丈夫同寢的希望又一次破滅。其相思之苦,讀者自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