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唐五代精典詞文欣賞(3)(2 / 3)

這首詞構思精密細致。從頭二句寫誤以為入睡,到三四句寫發現未眠,是個轉折。五六句進一步寫未眠的樣子及原因。末二句更進一步寫失眠之苦。描寫步步深入,女主人孤眠之難,相思之深,也層層揭示,寫侍女的動作與女主人懶卸妝有內在因果關係,因為主人懶卸妝,才有侍女動妝奩。前後安排,很有邏輯性。這首詞描寫貴婦人既恃貴嬌懶,又相思害羞的心理十分細致。選用偷、懶、羞等形容婦人這種心理,極為精確。末二句以寫景作結,耐人品味。沈雄《柳塘詞話》評此二句說:"如此結構方為含情無限。"這些都表現了作者較高的藝術匠心。

謁金門·春滿院--薛昭蘊

讀前須知

《花間集》收薛詞十九首,這是最後一首。在花間詞人中,薛昭蘊詞風雅近溫(庭筠)、韋(莊),以婉麗軟媚名世,這首詞當然也不例外。這首詞寫金閨相思之苦,然作者隻在結句點明題旨,餘則全寫美人睡前睡後的情態。這情態又被融入雙燕呢喃、落花千片的春色之中,活似一幅美人春睡圖。

原文

春滿院,疊損羅衣金錢①。睡覺水精簾未卷,簷前雙語燕。

斜掩金鋪一扇②,滿地落花千片。早是相思腸欲斷,忍交頻夢見③。

注釋

①迭損:損壞。②金鋪:門飾,以銅為鋪首,扉上有金花,花中作鈕環以貫鎖。③頻:屢屢,不斷。

賞讀

詞的開頭先點明時與地:春光明媚的深閨小院。然而它的主人卻似乎辜負了這大好時光,在蒙頭睡覺。睡前是怎樣的情態呢?作者沒有直接去寫,卻寫她睡醒之後發現綺羅衣裳折疊得亂七八糟的,以致於將刺繡上的金線也摺損了,皺巴巴的一點也不挺,並由此可知她是和衣而睡的。這實際上寫出了睡前的慵懶情態,比直接寫還要形象生動。為什麼這麼慵懶呢?作者也沒有明說,卻來了句"睡覺水精簾未卷"("覺"這裏是睡醒之意;"水精簾"即"水晶簾"),還是一幅慵懶樣兒。大約女主人公還未及睜開惺鬆睡眼,簷前燕語就闖入她的耳膜。這燕語還不是孤燕獨吟,而是雙燕呢喃,當然是甜膩膩的。孤燕令人憐,雙燕令人恨,這正是深閨思婦的獨特感情。所謂"最恨應是簷前燕,故向愁人作對語",大約就是女主人公此時的心境。然而這些作者全都沒有說,留給讀者去想象了。白描手法的巧妙,也正見於這等地方。

"雙語燕"完全將主人公的慵懶情態解釋清楚了,而作者卻還在繼續寫她的慵懶。你看,她睡前連門也懶得去關,是虛掩的,而且一扇閉著,另一扇半開半閉,這說明是晝眠,而不是夜寢。"金鋪"是金做的鋪首,用以銜門環,常是龜蛇獸形,這裏用來代指門。正是在這"晝眠初醒未惺鬆"(楊萬裏詩句)的一瞬間,主人公還未下床,就通過半掩的門縫,看見了千片落花紅滿地。落紅是值得同情的,然而相思難解的女主人公不也是象落紅一樣值得同情麼?銷魂當此地,她不由得自言自語了:"早就為你害相思害得肝腸寸斷了,怎麼能忍心隻教我在夢中與你頻頻相見呀!"相思"--"腸斷"--"夢見",這就是女主人公長期經受的感情曆程,而作者卻把它分作兩層寫,先說"相思腸欲斷",再說"頻夢見",且加上了"忍交"("交"即"教")二字,是愛,是恨,也是怨。愛、恨、怨已經攪合在一起,分不清,理還亂了,她還能不慵懶嗎?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讀前須知

這首詞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後所作,是李煜最有名的詞作之一,也是他的絕命詞,詞寫得哀婉動人,絕唱千古。

原文

春花秋月何時了①,往事知多少②。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③。

雕闌玉砌應猶在④,隻是朱顏改⑤。問君能有幾多愁⑥,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注釋

①了:了結,盡。②往事:指過去值得回憶之事。知多少:此言其多。③回首:回顧,追憶。④雕闌玉砌:指精美的宮殿。⑤朱顏改:麵容變得憔悴。⑥幾多:猶"多少"。

賞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