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唐五代精典詞文欣賞(3)(3 / 3)

"春花秋月何時了","春花秋月"已是文人筆下蘊含恨離情愁的固有意象,因而直接對"春花秋月"發問,既有竟境之美,又能言傳埋在心底無法排遣的憂愁,情景交融不著痕跡,自然而有無窮韻味。麵對春花秋月如此美好而永恒的事物,有多少往事湧上心頭。"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二句承首句直接抒懷,作者以"東風""明月"這些寄托人憂思的意象,深切的抒發了內心對故國無法忘懷的情愁。

下片承上,"雕闌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由故國想及己身,抒發了物是人非之感。"應猶"、"隻是"極言無奈之哀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句用"幾多"問"愁",使之具體化形象化,以"一江春水"作答,可視可感,又準確表現了其愁緒悠悠之無盡。生動貼切,境界悲壯,曆來受到高度讚揚。

此詞語言明白曉暢,意象清新優美,韻律和諧舒緩,把哀婉之情寫得淒豔動人,令人讀後回腸歎絕。

浪淘沙·簾外雨潺潺--李煜

讀前須知

這是李煜亡國後的作品,據《西清詩話》說:"南唐李後主歸朝後,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鬱鬱不自聊。嚐作長短句"簾外雨潺潺"雲雲,含思淒婉,未幾下世。"這首詞以眼前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歡樂的夢境對比.表現了李煜對故國的思念及其悔恨的心情。

原文

簾外雨潺潺①,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②。夢裏不知身是客③,一晌貪歡④。

獨自莫憑闌⑤,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注釋

①潺(chán)潺:水聲,此借以形容雨聲。②羅衾:絲綢作的被子。③身是客:指入宋為囚,遠離故國。④一晌:此為頃刻,片刻之意。⑤憑闌:指倚欄遠望。

賞讀

上片開言以倒敘之法,先寫夢醒後聽雨聲、感春殘、難忍料峭春寒的淒涼心境,然後追憶夢中貪歡情景。以夢中之歡反襯現實的冷酷淒涼,表現了作者的哀痛和無限悔恨。

下片直接抒懷。"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獨自"言其惆悵寂寞。"莫"字從反麵寫其對故國的思念。"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在結構上,照應了"春意闌珊",語意上寫過去美好的時光隨春光的消逝已是一去不複返了,帝王變囚徒,正可謂天上人間之別,無限悔恨之情,躍然紙上。

全詞以平常話寫景言情,但意境雋永。尤其"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此句以曉暢的語言,優美的竟象,寫淒婉悔恨之情,令人讀之感懷不盡。

點絳唇·雨恨雲愁--王禹偁

讀前須知

王禹偁出身貧寒而少有大誌。對新統一的北宋王朝和個人功名寄予很大希望。因而詞中即景抒懷,寄寓其平生抱負,並題曰:"感興"。

原文

雨恨雲愁①,江南依舊稱佳麗②。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③。

天際征鴻④,遙認行如綴⑤。平生事,此時凝睇⑥,誰會憑欄意。

注釋

①雨恨雲愁:江南多陰雨天氣,容易勾起人們的愁傷。②佳麗:此指風景人物俱佳。梁朝謝脁《入朝曲》:"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③一縷孤煙細:指村落人家的炊煙稀少。④天際征鴻,天邊遠飛的大雁。⑤行(hánɡ)如綴:行列整齊。互相連綴。⑥凝睇:注視。

賞讀

"雨恨雲愁,江南依舊稱佳麗",寫江南多雨易引入愁緒,然而卻無損於其天然秀色。這是欲揚先抑的手法。下二句作者選取江南最富特色的野景:"水村漁市,一縷孤煙細。"表現出一幅幽靜和諧的田園風光。上片景物描寫,寄寓作者對新王朝統一的讚美。

下片開言二句"天際征鴻,遙認行如綴",寫天空的大雁正展翅遠征,綴連成行向著認定的目標,奮力前進,表現出作者對功名的期望和追求。末三句:"平生事,此時凝睇,誰會憑欄意?""平生事"指平生的誌向。"凝睇"指全神貫注的神情。此時作者正憑欄凝望,心中感慨萬端。"誰會憑欄意?"一句,含蓄委婉的表達了他濟世蒼生、建功立業的抱負卻無人理會的悵然情懷。

詞自晚唐五代以來,多寫男女豔情,王禹偁深惡,主張"革弊複古"。詞雖僅存一首,但在北宋詞壇上,應是最早開創新詞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