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長憶觀潮--潘閬
讀前須知
潘閬作《酒泉子》十首,分詠杭州諸景。這首詞寫錢塘潮壯觀之景。
原文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①。來疑滄海盡成空②,萬麵鼓聲中③。
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④。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注釋
①"長憶觀潮"二句:吳自牧《夢梁錄》:"臨安風俗,四時奢侈,賞玩殆無虛日,西有湖光可愛,東有江潮堪觀,皆絕景也。每歲八月內潮怒勝於常時,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觀者。至十六、十八日傾城而出。車馬紛紛。十八日最為繁盛。二十日則稍稀矣。"②滄海:大海。因海水呈青蒼色,故稱滄海。《十洲記》:"滄海島,在北海中,水皆蒼色,仙人謂之滄海也。"③萬麵鼓聲中:形容潮水來時洶湧澎湃,發出巨響,如萬麵鼓聲。元稹《夜深行》詩:"震地江聲似鼓聲。"④"弄潮兒向濤頭立"二句:周密《武林舊事》:"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騰身百變,而旗略不沾濕,以此誇能。"又《元和誌》載:"浙江潮,高至數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數百裏,士女共觀。舟人漁子。溯濤觸浪,謂之弄潮。"
賞讀
上片開言"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就生動的描繪出爭睹奇觀的熱鬧場麵,是側麵烘托的寫法。"長憶"極言難忘。接下來二句"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麵鼓聲中",直接描寫錢塘江潮之壯美。這兩句運用比喻,誇張手法,把排山倒海,聲容俱壯的錢塘江潮,寫得淋漓盡致。
下片作者筆鋒一轉,轉入對人的描寫。寫駕馭江潮的人間英雄--"弄潮兒",他們英勇無畏,搏擊風浪,身手不凡,履險如夷。迎風招展的紅旗與白色的潮頭相互輝映,可謂壯觀。末兩句"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與開首照應,回到現實。寫自己離開杭州很久,那壯觀的場麵仍頻頻入夢,以至"夢覺"尚感驚心動魄,側麵烘托出錢塘潮壯觀之美。
這首詞,作者以其豪邁之氣,勁健之筆,正麵描寫,側麵烘托,運用比喻誇張,從回憶到現實,寫出了錢塘潮的壯美風光,成為古來觀潮詞作的絕唱。
相思令·吳山青--林逋
讀前須知
《相思令》又名《長相思》、《紅雙豆》,原是唐教坊樂曲。這首詞抒寫女主人的婚姻不幸並被迫與心上人訣別的悲傷情態。
原文
吳山青,越山青①,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②。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③。
注釋
①越山:錢塘江以南的山,古代這一代屬越國,故稱越山。從這兩句看,這一對戀人可能一在江南,一在江北。②送迎:《全宋詞》作對迎,據其他本改。誰知句:《全宋詞》作爭忍有離情。③羅帶句:意指婚姻受到阻礙。江頭:《全宋詞》作江邊。
賞讀
"吳山青,越山青",開篇用語複遝,渲染出錢塘江兩岸優美的風光。接下來兩句"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采用擬人手法,寫兩岸青山相送迎,但它真能理解情人離別的痛苦嗎?寄寓了抒情主人公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下片承上片"離別",寫情人離別難舍難分,無語凝噎,淚眼相視。他們如此悲傷難道僅僅是因為一次暫時的分離嗎?下一句"羅帶同心結未成"交待緣由。古代民間男女定情,常用香羅帶打成心狀結,送給對方作為信物,表示雙方同心,永遠相愛。但這對男女分手在際卻"結未成",暗喻未能定下終身,因而才如此傷感,末句"江頭潮已平"以景作結,寫江潮漲滿,船兒正該啟航了。景中寄情,蘊藉深厚。
這首詞用複遝語,流暢可歌而又含思婉轉,具有很濃的民歌風味,同時又透出深沉、凝煉的藝術風格。
點絳唇①·金穀年年--林逋
讀前須知
《點絳唇》(一題"春草")是一首詠物詞,通篇詠草。作者借詠草表現了自己內心孤寂和對友誼的向往的情懷。
原文
金穀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②?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
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③。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④。
注釋
①這首詞"以草為題,以荒園暮春為背景抒寫綿綿離情"(《唐宋詞鑒賞辭典》)。歐陽修的《少年遊》、梅堯臣的《蘇幕遮》被後人稱為"詠春草絕調"。②金穀:金穀園,西晉大官僚、大富豪石崇所建,並在園中為寵妾綠珠建有一樓。後因權臣孫秀強要綠珠而不得,石崇被誣腰斬,綠珠墜樓而死。園中的故址在今河南洛陽市西北一帶。這裏是說石崇死後,荒園無人眷顧,因而亂草叢生。春色:指春草。③又是二句:意為在長亭送別,一曲離歌唱罷仍依依不舍。長亭,古代路旁亭舍,常作餞別之所。《辭海》引《白孔六貼》卷九:"十裏一長亭。"④王孫三句:借用《楚辭·招隱士》中"王孫遊兮不旭,春草生兮萋萋"詩意,表達送別之情。王孫:古代本指貴族公子,後廣泛用指遠遊人。
賞讀
詞的上片寫景,景中寄情。"金穀年年,亂生春色誰為主?""金穀"指晉代石崇在洛陽所建園名,這裏借指春草生長環境,更比襯出其卑微地位。這兩句寫小草一年一度,無人眷顧,悄然無主,自生自滅。"餘花落處,滿地和煙雨",寫它隻能承授繽紛的落花和淅瀝的春雨。這裏寄寓著作者自身孤獨寂寞的悲哀。
詞的下片抒情,情中有景。"又是離歌,一闋長亭暮。""又是"言傷春之際,複又傷別,倍添愁情,渲染出極度感傷氣氛。"離歌"指離別之歌。"這二句寫晚春送別,又是一番傷感,離歌唱罷,長亭正是日暮。結尾三句:"王孫去,萋萋無數。南北東西路。"使用《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的意思。"王孫"這裏借指朋友。朋友遠去,滿地春草,遮斷了南北東西路。春草萋萋,寄寓了無盡的別恨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