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精典元曲欣賞(2)(1 / 3)

作者是乘著醉意郊遊的,當他騎著韝有錦障泥(用錦緞做成鞍鞬,垂在馬背兩側,用來擋泥土)的馬經過遊人時,引來了人們善意的訕笑,這正是"錦障泥,路人爭笑山翁醉"。語言雖不多,但卻描繪出了詩人與當地群眾的融洽關係,景好、酒好、人也好,足以讓人陶醉,怎能說"微官無味"呢!

詩人乘興出遊,並沒有意識到天色已晚,當他聽到路人的爭笑時,回頭才見夕陽西下,暮鴉投林,自己也應往回走了。但作者遊興正濃,毫無歸意,於是對樹林中的暮鴉發出責怪:"西山殘照,興卿何事?"但通過這句話,我們進一步看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眷戀。

這首曲子語言略顯平淡,雖無驚人之處,但卻耐人尋味。

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王和卿

讀前須知

這首散曲是一首有名的詠物小令。作者借奇特的想象,用浪漫的手法,把蝴蝶之大誇張到極點。

原文

彈破莊周夢①,兩翅駕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②。難道風流種③?嚇殺尋芳的蜜蜂④。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扇過橋東⑤。

注釋

①莊周夢:莊周夢見自己變大蝴蝶在花叢中飛舞,見《莊子·齊物論》。②采空:采盡,采完。③風流種:指喜愛情色、對婦女多情的人。④嚇(xià)殺:嚇死。⑤扇過橋:極言蝴蝶翅膀之大。

賞讀

文章開頭兩句就語出驚人:"彈破莊周夢,兩翅駕東風",一隻蝴蝶鼓動雙翅,乘風而起,淩空高飛,其聲勢之大連莊周的夢境都被驚破了。莊周夢蝶這一典故用來比喻夢幻,作者借這一典故有力地渲染了蝴蝶翅膀之大而有力。接下來一句"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寫出蝴蝶采花速度之快和食量之大。"難道風流種,嚇殺尋芳的蜜蜂。"這兩句用擬人的手法,通過蜂蝶對比,寫蝴蝶"風流"無比。在這裏作者把蝴蝶比作風流人物,又用與蝴蝶的"風流"習性相類似的蜜蜂的加以比較,尋芳的蜜蜂,在采花的蝴蝶麵前,幾乎被嚇死。最後兩句"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扇過橋東",蝴蝶隻是輕輕的撲扇了一下翅膀,就把"賣花人扇過橋東"去了。這不僅與首句"兩翅駕東風"相呼應,進而描繪蝴蝶扇動的風力大,也與上句"嚇殺蜜蜂"相承接。

越調〔天淨沙〕·春--白樸

讀前須知

元曲的小令是獨立的曲子,但也有不少作者用若幹曲子歌詠一些有聯係的事物成為組詩。白樸的這支〔越調·天淨沙〕《春》就是他歌詠春夏秋冬四景組中的第一篇。

原文

春山暖日和風,闌幹樓閣簾櫳①,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②。

注釋

①簾櫳:疏窗。窗上掛著簾飾。②飛紅:落花。

賞讀

曲子中第一句"春山暖日和風"即將春日、春天、春風繪入圖中,寥寥六個字就勾勒出春的大環境。第二句看似與春景無涉,但是在春天,這些地方都是搖漾著春情的場所。打秋千是當時春日節令的活動,洋溢著春天的快樂和生氣。雖然沒有渲染,隻是淡淡地寫景,但無盡的春意卻流溢於字裏行間。接下來"啼鶯舞燕"四個字,在前麵平靜的敘述後,以"啼、舞"兩個動詞一下子點染出春天的喧鬧氣氛。曲子前三句寫環境,這裏再寫鶯燕,自然使人聯想到鶯燕穿行於柳絲之間,或啼或舞的景象,頓然於靜處平添生機。結尾"小橋流水正紅"是暮春景色。"飛紅"就是落花。

全曲純寫客觀景物,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的生活情趣。

南呂〔四塊玉〕①·別情--關漢卿

讀前須知

這是一首描寫古代女子離愁別恨的散曲。

原文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②。憑闌袖拂楊花雪③。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