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容為人格增色
印度有個禪師叫白隱,他被人們尊奉為一個過著純潔生活的人。
一天,住在白隱附近的一個還未出嫁的美麗女孩,被人發現懷孕了。
父母親非常生氣。
起先,女孩不肯說出那個孩子的父親是誰,費了很多周折,她說出了白隱的名字。
父母親生氣地去找白隱,白隱麵不改色,他並沒作太多的表白,他唯一回答是:“是這樣的嗎?”
孩子出生後女孩的家人讓白隱撫養孩子,譏諷、謾罵、詆毀像雨點一樣向他襲來,他從未為自己說過開脫的話。
幾年後真相大白,孩子真正的父親是一個在魚市工作的年輕人。
而當女孩家人向白隱道歉時,他說:“是這樣的嗎?”
好一個“是這樣的嗎?”
我國古代禪師寒山和拾得有這樣一段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侮我笑我輕我賤我,如何處置?”
拾得曰:“隻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閑聽庭前花開花落,笑看遠山雲卷雲舒,是一種何等的從容;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是一種何等的達觀!生活中我們在為人處世過程中避免不了別人的誤解、指責和誹謗。
每當麵臨這種情況,我們往往急於表白,結果卻恰恰相反,有時候越表白情況越糟糕。
我們何不說句“是這樣的嗎?”
也許,結果可能會好些,一句從容達觀的話可化幹戈為玉帛,化敵意為友情。
從容是金,需要人生磨難和不幸的鍛煉。誤解誹謗就像黃沙,常常會掩蓋金子的光芒。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黃沙始見金。人情練達即文章,事事洞明皆學問。人生的許多大道理有時候樸素得如同一抔泥土,無需用太多的鮮花來點綴,綠葉來襯托。
花開花落去留無意、蜂來蝶去寵辱不驚的從容是人生的一種境界。
當我們陷入誤解的泥沼時不妨說句“是這樣的嗎?”我們最好能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態,就像一座活著的火山,內心的從容岩漿並不因地表的重壓而停止流動奔騰。
隻要活得有度量,人生的本色決不會因誤解而消殞,反而會因從容而增色。
(二)生命中的一瞬間
母親對我說過,我小的時候經曆了兩次劫難,都是發生在瞬間,好在都是有驚無險。
第一次是在我4歲的時候,我玩耍時不慎掉進了一口井內,後來是老爸不顧一切地跳了進去,把我救了上來。第二次是我5歲的時候,一個人販子用自行車帶上我想跑,被街坊鄰居看見並堵截住他,人販子丟下我匆匆逃脫。據說那個人販子就是我們古鎮的人,已經賣過十幾個人了,其中還包括他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聽了母親對我講的故事,我常常不寒而栗,真的太可怕了,也許就在轉瞬間,我的命運就會是另一種模樣。
後來,因為老爸工作的關係,我常常接觸到一些發生在瞬間的事情——車禍和其他案件。每次交警接到報案,他們會通知老爸這個記者趕到事故現場,老爸鏡頭裏留存的常常是殘缺不全的身體,或者是還帶有體溫的麵帶恐懼、求援、痛苦各種表情的屍體。每到此時看見那些照片,我的心裏就有一絲悲哀掠過,我再次強烈地感受到瞬間的殘酷。
從某種意義上講,生命就是由一個又一個瞬間組成的,生命有時看似堅強,但有時也表現得相當脆弱。
瞬間,可以呈現許多美麗的事情,比如青年愛情開始時心靈的碰撞,比如一下子中了頭等獎時的喜悅;同樣,瞬間也可以呈現許多醜惡或者人們不願看到的場麵,比如歹徒行凶的瞬間,比如天災人禍的突然降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