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閱讀中的創造性思維(2 / 2)

隻有能夠善於辨識、發現作品獨特的創造性,才能很好地把握作品的成就,品第作品的高低優劣,才能獲得創造性思維所必備的一個前提條件,豐富而深刻的知識與經驗。

應當全身心投入鑒賞的藝術再創造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展開豐富的想象,作進一步的補充,發展創造出更豐滿的藝術形象。

前麵我們曾經提過,藝術欣賞是一個再創造過程,它要求我們不但要準確地理解作者字麵的含義,而且要求調動所有的知識、經驗、情感,給形象以補充豐富,甚至“創造”。總之,欣賞者不是消極地接受,而應是積極地再創造。好的作品絕不是“一覽無餘”,而是留紿欣賞者以廣闊的想象空間。所謂“意在言外,使之思而得之”是也。所以,藝術欣賞正是讓創造性思維充分發揮其作用的一個環節。在欣賞過程中,在準確地把握作品特征外,應允許、鼓勵有更多不同的見地和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道出藝術和欣賞間的關係。以阿Q為例,魯迅先生曾說過:阿Q有農民式的質樸、愚蠢,但也沾了些遊手之徒的狡猾。而劉再複在《性格組合論》中,既肯定了阿Q的質樸、愚蠢、狡猾的基本性格特征,又闡述了阿Q性格的複雜性,補充、豐富了魯迅對阿Q性格基本特征的概括,創造性地補充了阿Q性格中時而自尊、時而自卑、時而自負、時而自輕、時而不滿權勢對他的淩辱、時而又愚弄比他更弱的弱者;他擁護“男女之大防”卻又向吳媽求愛;他鄙薄城裏人卻又竊笑未莊人沒見過城裏人的煎魚,等等。劉再複,性格組合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我們從中可以看出,劉再複對阿Q性格闡述大大豐富了其原有的內涵。而這種在鑒賞中的再創造,也正是我們必須掌握的能力。隻有全身心投入,並且運用所擁有的知識、體驗、情感才能達到這一境界。

要認真總結歸納創造性作品的藝術手法,總結他人成功的經驗以及研究成功的緣由。這本身也就是一項富有創造力的工作,而明確別人之所以成功,正是為自己的創造行為提供一個正確的途徑和思維方式,居高臨下地搜尋自己的創造行為。如果魯迅及塞萬提斯沒有對所處的社會及人民有深刻的了解,沒有對社會現狀準確的把握,很難想象他們能創造出阿Q和堂吉珂德這樣的典型形象。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優秀作品之所以能長留人世,無疑都是因為深刻、準確、獨特地反映社會現狀或體現人們某種共同的情感。再如前麵所談到的朱自清散文,如果他離開細致的觀察,見真知深的特點,就不可能達到在他筆下“找不到相同的兩片水,找不到相同的兩座山”的藝術境界,就不可能看到他文中常常給我們新異的滋味、獨得的體會。同樣,如果離開他的“作文便是以文字作畫”(朱自清語)的藝術座右銘,也不可能讀到那繪聲繪色,栩栩如生,宛然如畫如詩般的朱氏散文了。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朱自清善於從事物的形、色、聲、味等方麵以準確的筆觸,細膩地描繪客觀事物的特點。

綜上所述,語文教材中的作品所存在的創造性因素是極為豐富的,而在語文這個領域,創造性思維也是極有用武之地的。在閱讀過程中,我們應當借鑒前人創造性思維的成功經驗,在鑒賞中具體運用創造性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