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幾點建議
首先,進一步明確選修課的地位,擺正選修課與必修課的關係。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選修課的課程功能,保證選修學科的發展。比如本校近年來,敢於大膽改革教育觀念,借鑒先進的課程模式,大量開設選修課程,特別是關於人文、技藝等方麵的課程,學生獲益匪淺。
第二,必須建立獨立的選修課程體係,而不是必修課的陪襯和附庸。首先,這個體係必須擁有足夠數量的,具有不同技能特點、不同知識體係的,可供學習者充分選擇的科目。隻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習者的種種需要。第二,必須打破單一的學科分類,使知識係統相互交叉、滲透,開設具有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的新型課程。如語文學科中調查報告的寫作教學就可與許多專業課教學(比如營銷專業的市場調查)相結合,幾個教師共同開設一門綜合性選修課。第三,應讓學生直接麵對現實,而不是僅僅通過書麵文字間接地認識世界,加強課程的可操作性,如本校開設的社交口語訓練、家電維修、外語口語、電子工藝、實用應用文寫作、多媒體技術等課程,真正培養學生能寫、會說、肯做的實用技能,為社會培養不同層次、不同類別、不同規格的各色人才。
第三,加強教師的職後培訓,組建一支強大的師資隊伍,是迫在眉睫的首要問題。社會發展,知識劇增,我們強調繼續教育,職後培訓正是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作為以傳授知識天職的教師,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吸收新知識,不斷重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校也應積極地為教師創造條件,通過進修、培訓、講座等多種形式促進教師的知識更新。隻有這樣,才能為選修課提供雄厚的師資力量。
第四,建立選修課谘詢指導機構,組建一個由班主任、專業科、教務科、學生就業指導中心等幾個網點組成的選修課谘詢指導機構。這樣,可以在了解學生興趣愛好、特長等個性特征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及專業特點,開出必選與任選兩種選修課程,由教務部門統一設置,指導學生正確選報適合自身特點的選修科目,這樣才能真正調動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潛能,充分發揮選修課程的功能,以達到開設選修課的真正目的。
第五,加強對選修課程的管理,課時應根據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而定,課程安排可一學年,也可一學期,甚至兩三個月的短期培訓,上課的形式與考核應靈活多樣,由任課教師視課程特點與學生個性特征而定,並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選修課。
全麵實施素質教育課程改革是關鍵。今天學生學習的課程就是明天他們進入社會後必須具備的基礎和條件,學校不能向學生教授“一時有用,一輩子無用”的“知識”。選擇多樣化的辦學模式,發展個性教育,選修課程的地位不容忽視,必須加強並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