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上山“朝聖”(6)(1 / 3)

1947年秋,中國人民解放軍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10月,發表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而國民黨統治則處於全麵崩潰的境地。蔣介石反動統治的覆滅已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黨內的民主派組織和國民黨愛國民主分子深深感到有必要進一步團結起來,提出共同綱領,建立共同組織,以更有利於反對蔣介石的反動統治,爭取民主革命的勝利。

國民黨民主派的組織主要有:三民主義同誌聯合會(簡稱民聯)、中國國民黨民主促進會(簡稱民促)、“旅美中國和平民主同盟”等。“民聯”1945年10月28日在重慶成立,主要領導人有譚平山、陳銘樞、朱蘊山、王昆侖、楊傑、柳亞子等人。1946年總部遷到上海,並在香港成立了“民聯”粵港澳總會。1947年3月30日,粵港澳總會發表成立宣言,批評蔣介石獨裁政策,並提出“本黨一切民主分子必須聯成堅強的陣線,然後可以與各黨派共同鞏固國內和平統一團結之局麵”。

“民促”是由國民黨左派人物何香凝、李濟深聯合發起的,於1946年4月14日在廣州成立。成立時的主持者是蔡廷鍇、李章達。民促成立後,準備在廣州成立“現代出版社”,但被國民黨當局特務所偵悉。隨即出版社被當局勒令封閉,而且限期蔡廷鍇、李章達離開廣州。這樣“民促”中央不得不遷往香港。1946年5月,民促在香港成立了港九總支部。

“旅美中國和平民主聯盟”是1947年11月9日,馮玉祥聯合旅美的國民黨民主派人士,在紐約成立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即是以這些組織為基礎而成立的。1946年11月,被特務致傷而在醫院治療的中國勞動協會理事長朱學範民革的成立經過了幾個月時間的籌備過程。1947年5月,李濟深、何香凝、彭澤民、李章達、朱學範等在港聚會,商討盡快建立國民黨民主派的統一的革命組織問題。會後即開始了緊張的籌備工作。

對於新組織的名稱,也有一個協議的過程,有人曾主張用“中國民主和平運動聯盟”、“國民黨民主派同盟”等,經過反複協商,最後一致同意使用由宋慶齡提出的名稱“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關於新成立的組織的主席由誰擔任的問題,李濟深建議聯名上書請求宋慶齡到港來領導。

於是由柳亞子執筆,彭澤民、何香凝、柳亞子、李章達、陳其瑗、李濟深6人親筆簽名寫了《上孫夫人書》,文中說:“夫人為總理遺誌的繼承人,負有完成總理救國救民偉大事業的任務,所以我們深盼夫人立即命駕南來,主持中央,領導我們。內以慰全國人民暨各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的渴望,外以爭英美蘇之同情。”這封信轉交宋慶齡後,宋表示以現在的身份從事革命活動比參加民革更為有利,並希望李濟深盡快把民革建立起來。1947年11月12日,中國國民黨民主派聯合大會在香港堅尼道52號舉行。

大會由李濟深致開幕詞,他說:“今天適好是總理誕辰,我們來開會,就是象征本黨再生之意義。”因為“民聯”的主要負責人譚平山、陳銘樞還沒到港,此次會議主要是進一步統一思想。11月25日,代表大會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決定原來的國民黨民主派(或革命派)同新脫離蔣介石的國民黨愛國人士不分先後,一律稱“國民黨民主派”,這樣便實現了國民黨新老民主派的大聯合。

1948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在港召開。大會推舉宋慶齡為名譽主席,李濟深為主席,李濟深、何香凝、蔡廷鍇、譚平山、馮玉祥等人為中央常務委員,同時還選舉了中央執行委員和中央監察委員若幹人。

這次會議正式通過了《中國國民黨民主派聯合代表大會組織大綱》、《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組織總綱》、《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宣言》、《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行動綱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告本黨同誌書》。民革《成立宣言》指出:“國民革命軍北伐勝利,本黨代替北洋軍閥掌握政權,一黨專政達二十年,中國政治未見絲毫進步,中國人民所受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聯合壓迫之痛苦,較之清王朝與北洋軍閥時代,殆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因為“黨中叛徒蔣介石早已放棄總理之手訂三民主義、三大政策、兩大任務,而甘為帝國主義之工具與封建勢力之代表者。吾人堅決認定過去二十年來中國政治上之罪惡,均為蔣介石一手造成,蔣氏及其領導下的反革命集團,實為國內一切反動力量——大買辦、大地主、官僚、軍閥,土豪、流氓之集合體。蔣氏在黨為三民主義之叛徒,在國為四萬萬五千萬人民之公敵。”因此《宣言》認為“當前迫切的革命任務,為推翻反對民主、破壞和平、媚外賣國的國民黨之反動獨裁統治”“這不僅為本黨一黨之要求,亦我全國人民一致之要求”。“吾人基於以上之共同認識,謹於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脫離蔣介石扶持下的反動中央,集中黨內忠於總理忠於革命之同誌”,為實現革命的三民主義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