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英雄豈止在戰場(1 / 3)

在騰密公路建設過程中,除了王彩春、釧相強這些將全副精力和心血傾注到到這條國際大通道,具有政治家戰略眼光和高超領導才能的優秀決策者和管理者,還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人物。

雖然沒有戰火硝煙,沒有生與死的抉擇,但他們付出的艱辛乃至犧牲,絲毫不比那些戰場上英雄遜色多少。

在這場特殊的遠征中,他們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李會仙就是其中的一位。

2007年夏天,當筆者赴緬境騰密公路現場采訪,在昔董二分指見到這位被稱為騰密公路上女英雄的傳奇人物時,感到既意外,又有些吃驚。因為出現在我麵前的李會仙,文文靜靜,不善言辭,甚至乍一看上去有些瘦弱。很難叫人相信,就是她,從騰密公路開建之初,就跟男性一起,深入到瘴氣彌漫、蚊蟲肆虐、充滿危機的緬北熱帶叢林裏摸爬滾打,克服一個女性幾乎難以承受的艱難,為騰密公路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

李會仙,1963年8月出生,保山市昌寧縣人,中共黨員,1983年7月畢業於省交通學校,分配到騰衝縣交通局工作,現任騰衝縣交通局副局長,主要分管業務工作。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打通南亞大通道和有效推進騰衝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曾被評為市級“十佳標兵”、市級“優秀科技工作者”。

李會仙在雲南省交通學校學的是路橋專業,從參加工作那天起,就一直跟公路打交道。作為交通戰線的一名基層領導幹部和技術骨幹,李會仙曾經參與四十多座橋梁,五百餘公裏公路的設計建設,創造了多個第一,也創造了奇跡,被人們親切地稱為“荒原上的唯一女行者”。

2003年,騰衝縣委縣政府決定測修騰密路,8月,李會仙被任命為副指揮長和總工程師,負責騰密公路中緬南四號界樁至緬甸瓦曉段的技術管理工作,從此開始了她艱難的緬北叢林之旅,也讓她經曆了多次的生死考驗。

2003年8月22日,被任命為騰密公路指揮部副指揮長不久的李會仙和副總工程師釧助益一起,在兩名向導的帶領下,從昔董出發,實地查看騰密公路的測設情況。

那幾天,緬北地區接連下了幾天暴雨。李會仙和釧助益沿著南裏卡河岸邊崎嶇的山道一直往下遊走去。大約中午時分,他們來到了一座二戰期間被炸毀的鐵索吊橋遺址。

如果是在枯水季節,南利卡河隻有淺淺的一條細流,人隻消卷起褲腿,就能輕鬆地趟過河去,但最近是洪水季節,由於連日的暴雨,致使河水猛漲,河麵比以前寬闊了許多。湍急渾濁的河水像一群脫韁的野馬,從上遊奔騰而下,發出陣陣吼聲,震得人頭皮發麻。

李會仙和釧助益麵對著如此凶猛的河水,有點望洋興歎的感覺。無奈之下,他們隻好決定做一副竹排渡河。

山上到處都是茂盛的竹林。不一會兒,兩個向導就砍來了八根粗壯的竹子,把竹排做好了。但竹子是新竹,浮水力較差,竹排每次隻能載三個人,所以,李會仙由兩個向導護送著先渡河。

因河水太急,竹排離岸後,隻能順著河水漂流。竹排顛簸著向下遊漂流了大約二百多米遠,快要到河中心時,河麵上突然出現了一塊大石頭。以這塊石頭為分界點,河水形成了約有幾十公分的落差,所以,兩個本來富有放排經驗的向導根本來不及反應,竹排就被一股巨浪打翻,跌進了洶湧的河水之中。

李會仙隻覺得自己仿佛被水用手掌推了一下似的,猝不及防地掉進了河裏。一點也不會遊泳的李會仙腦子一片空白,隻是憑著本能,徒勞地掙紮著,但根本無濟於事,整個身體被奔騰的激流裹挾著,飛快地滑向下遊。眼看著即將墮入那塊石頭形成的“懸崖”下麵。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緊隨著李會仙掉進水裏的那名向導手疾眼快,一把抓住了她的衣服。此刻,另外一個向導也撲過來,兩個男人一左一右,終於把李會仙從死亡的邊緣拽了過來,送到了河對岸。

幾乎就在他們到達對岸的同一時間,那副傾覆的竹排跌下了亂石嶙峋的下遊險灘,一下子被撞擊得四分五裂了。

看著這一驚險的場景,幾個人後怕得半晌說不出一句話來。

後來,兩個向導重新做了一副竹排,又窄河兩岸的樹上拴起一根尼龍繩,劃回河對岸,把釧助益接了過來。

經曆了這場真正的生死考驗,再加上饑餓和緊張,幾個人的身心都疲乏到了極點。李會仙更是渾身沒有了一絲力氣,臉色慘白,一點血色也看不到。休息了一會兒,重新上路時,她忽然覺得身上癢癢的,有一種脹痛的感覺。起初,她還以為是剛才跌進水裏時被石頭刮傷了,當她挽起褲腿時,不僅嚇了一跳:從裏麵冷不丁掉下幾條圓鼓鼓的螞蟥來……

這天,李會仙他們天黑之後才到達崩崩山,一走進測路隊員臨時搭建的草棚,她就雙腿發軟,一下子癱倒在了地上。

那天晚上,當李會仙趟在稻草鋪的木板床上時,一個人偷偷地哭了。

她畢竟是個女人啊!

作為女人,似乎注定了在這個世界上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東西,除了事業、工作,家庭、丈夫和孩子,是一個女人掙脫不掉的牽掛。而如何在事業、工作與家庭之間達成一種平衡,始終是擺在許多職業女性麵前的一道難題。

自從踏上騰密公路建設工地之後,李會仙無時無刻不經受著一個女性必須麵對的心理乃至生理壓力。

麵對這種壓力,每一個人或許都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但在李會仙這兒,選擇似乎隻有一個,那就是,在家庭和事業麵前,她將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用李會仙的話說,既然上級領導將騰密公路副指揮長和總工程師的重任放到了自己肩膀上,作為共產黨員,她沒有任何理由退縮,即使天塌下來,她也必須咬咬牙挺住!

這,也許就是李會仙不同於一般女性之處。

2004年1月,騰密公路招投標工作剛剛結束不久,為此奔波了很長時間的李會仙本來可以回家好好休息幾天了。可那幾天正好臨近春節,工人們都還堅守在工地上,作為副指揮長,她怎麼能者這時候離開工地呢?所以,李會仙放棄了本應屬於她的休假機會,跟其他領導一起,到各個施工隊去慰問施工人員。

李會仙沒料到,正當在騰密公路上馬不停蹄地慰問工人們時,她的婆婆突然去世了。

李會仙一直是個孝順的兒媳,可現在,婆婆去世時,自己竟然不在身邊。很長一段時間,她都覺得對不起婆婆和自己的丈夫。

李會仙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正在上中學。自從婆婆去世後,李會仙把自己的媽媽請過來,專門替自己照料女兒。

11月7日,是女兒的生日。作為母親的李會仙,好幾天前就在心裏想著怎麼給女兒過一個快樂的生日了。 蛋糕是要買的,女兒在學校人緣好,到時候肯定會請上幾個要好的同學,所以一定要訂做一個特大的蛋糕。他還為女兒準備了一份禮物,那是她不久前到密支那訪問專門為女兒買的一塊翡翠玉石。她一直呆在身邊,打算生日那天給女兒一個意外的驚喜。

然而,女兒的生日臨近時,正趕上騰密公路要舉行開工典禮。由於典禮上將邀請雲南省、保山市領導和緬甸聯邦高層官員出席,籌備工作頗為複雜,指揮部所有工作人員都全力以赴地投入進去了。李會仙本來正在患感冒,接連兩天都在打點滴,但還是沒有好轉。她琢磨著趁回家給女兒過生日,去縣醫院找醫生檢查一下。可現在,開工典禮的籌備工作,使她連這一念頭都不得不打消了。

女兒生日前一天的晚上,李會仙悄悄拿出那份沒來得及送給女兒的禮物——緬甸玉石,一個人默默地看了好長時間,在心裏愧疚地說:“女兒,請原諒這次媽媽不能回家給你過生日了。等明年,媽媽再為你好好過一個生日,真的,媽媽說話算話,再也不會食言了……”

第二天下午,李會仙正在一分指開會。主持會議的副縣長楊黎強忽然把她叫出會場,讓她趕到甘拜地,“檢查一下過兩天就要舉行的開工典禮會場的準備情況。”

李會仙想都沒想,就離開會場,前往甘拜地。

可一到甘拜地,交通局長就告訴她:“你女兒被汽車撞傷了腳,你趕緊回去一趟吧!”

李會仙吃了一驚,反複追問交通局長,女兒的傷究竟重不重,但對方閃爍其詞,遮遮掩掩。她心裏頓生疑竇,趕緊掏出手機,給家裏人打電話,可連打了幾次,丈夫的電話總是關機。今天正是女兒的17歲生日啊!她心裏頓時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