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委員會經過重新推選調整後,我恢複到原來,回到了建築隊。我賭氣私自到附近一個建築工地,跟一個姓衛的師傅學做木匠。建築隊多次通知開會,我消極抵製拒不參加。約莫過了三個月,有天公社派姓曹的常委到工地來跟我談心,說常委會決定把交運站和建築隊二個單位合並成立交通運輸建築管理站,要我去參與籌建。曹原是公社副主任,現在仍分管工業。他的一番好意,我情麵難卻。通過一段時間的籌建,”交運站“正式成立。我被指定為主要負責人。不久黨組織恢複活動了,公社常委會又派來一個常委到交運站來兼支部書記,在吐故納新吸收新鮮血液中,我入了黨。
一九七一年七月一日,我向黨宣了誓,雖說是遲了點,但總算實現了我多年的夙願。我多渴望能有這一天阿。早在一九五二年,我在川S縣府時,那時機關要建黨,就是解放後發展新黨員。縣府機關支部組織委員是文教科喬科長,他曾為我入黨問題找我談過話,可過後不知怎地又說暫停建黨。不過那時我確是青年幹部中最有希望的培養對象,人事科曾把我調到縣委宣傳部廣播收音站。接替我工作的是公安的一個幹部,被縣委組織部臨時抽調到鼎新廠搞民主建政。人事部一時要不回來,張科長急了,當我正要赴無錫蘇南人民廣播電台開會時(那時還沒有JS省,分蘇南行政公署述和蘇北行政公署),張科長竟不讓我去開會,把我要了回來。人事科紀科長也沒有辦法。
到了一九五三年,喬科長和張科長先後調離縣府,一個到川沙中學當了校長,一個到CX區做了區長。到了五四年初,我也被調到糧食局,但即被派往縣委組織部參加了縣委工作隊,下落後鄉去曆練。也許我那時還是培養對象。
一九六零年公社黨委的黨群書記蹲點在龍溝大隊,也曾和我談起入黨問題,他很賞識我,曾設想讓我兼任團支部書記,雖說我娘在台灣,仍對我多方關心。當他調離花木後,再也沒有聲音了。再說龍溝大隊經曆拆並,領導人員變動多,我很難有入黨機會。其三是,花木公社是第一批搞四清運動的,運動結束後發展新黨員時,我遠在江鎮公社新華大隊參加第二批四清運動,等我回到花木,又錯失了入黨機會。現在終於入了黨,激動之情難以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