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戰馬與舞姬(1 / 2)

“敢問老丈,適才我見到在牲口棚中有兩匹馬,這馬卻是從哪裏來的?”郭解道出心中的疑問。

“哦,那馬啊,那是官家寄養在我這裏的。”主人答道。

“哦,原來如此,這就難怪了!”郭解恍然,又問道:“那麼寄養的使費,官家每年給你折算多少錢糧?”

“並無錢糧折算,”主人搖著手說道:“我們都是白養!”

“官家竟然如此侵淩欺詐百姓,難道就無人來管嗎?”郭解很是為他不平,便問道。

“何謂侵淩?”老漢現出一臉的詫異,說道:“這兩匹健馬,可是老漢我爭著向官府要來養的!也就是因為老漢頗有點年紀,聲望也還不算太壞,官家才應允給了這兩匹馬來我家養的!”說完,老漢又擺出一臉的得意狀。

“卻是為何?你們莊戶人家裏,養馬有何用處?又不是耕牛,還可以犁田拉車,這馬隻是白吃,吃得也比耕牛精細,你還要破費許多細料。”郭解奇道。

“我們種田的確是用不上馬匹。這馬是地方官府養著的,日後要送與朝廷,和匈奴打仗要用的,所以,我們莊戶人家都願意養它!”老漢說道。“其實老漢也已發現,這馬也能套車駕轅。雖說力氣不如耕牛,但是走得快,到秋收時也還能用得上,倒不是全無是處!”

“這裏離邊境還很遠呐,中間還隔著黃河,難道匈奴人都打到這裏來了嗎?”郭解很是驚訝,張口問道。

“眼下倒還沒有來,不過以匈奴人那般猖狂的所為,等邊境的百姓被劫掠得沒了油水,可不好說會不會打到這裏來的!老漢隻盼著官軍遠遠地把匈奴人趕走,永遠不要來到這裏才好。就是送幾個兒孫去上戰場,也是心甘情願的!”老漢洋洋灑灑地說道。

郭解點點頭,心中不由得對這老者多了許多敬重。

“不僅為官家養馬,老漢自己還養著一匹牝馬呢。我還用官家寄養的健馬給它交配,前年去年各產了一匹小馬駒,如今都在小兒子莊院的馬廄裏養著呢!”主人一臉的得意。

“那又是為何?是要賣給官家嗎?”郭解問道。這老漢能做任何出人意料的事情,他已不再感到驚奇。

“不賣,絕對不賣!”主人搖著手說道:“老漢有四個壯年的兒子,兩個孫子也已夠了成丁之齡,還有幾個小孫子也正在長大。若要跟匈奴打仗,朝廷必然還要征兵,我家人丁興旺,必不可免這場兵役,老漢這是在為兒孫們預備戰馬!”

郭解豎起了拇指,大聲地讚歎。

“小哥,老漢我倒還有個不情之請——”主人望了望門外,猶豫著欲說還休。

“老丈請講!”郭解說道。對這個老者,他是一定有求必應的。

“老漢瞧著公小哥騎來的馬匹甚是雄健,我小兒子家裏的那匹牝馬恰好又在發情——”老漢有些不好意思,卻還是張了口。

“這是好事,又不費我什麼,老丈盡請自便!”郭解滿口應允。

“哎!多謝小哥!老大,牽了那匹個頭高的大馬去老四的家,明早務必早早牽回來!老二,殺雞!老三,打酒去!”主人喜形於色,一疊聲地吩咐著幾個兒子。

天氣不好,老漢強留了郭解主仆多住兩日,其間又將雙福所騎的那匹馬,借給相好的農家交配。第四天,雨雪終於不下了,天氣卻更加寒冷,郭解主仆都加了衣服。道路盡管仍然泥濘,雪水遍地,郭解還是辭別了主人一家,繼續上路。主人堅決地退回郭解所贈的一袋銅錢,一直送到大路上方才別去。

“北邊人真是傻,白給咱們吃了三天的飯,打賞都不要!”雙福手裏抓著兩個主人送的雞蛋,滿臉都是便宜。

“你懂個什麼,”郭解說道:“倉廩實而知禮節,這是咱們大漢子民的風度,理當如此!”郭解雙腿一夾馬,疾馳而過。

“那咱們淮南國的子民,便沒有風度了?”雙福一麵嘮叨,一麵也打馬跟了上去。

“走你的路去!”郭解一鞭子抽向他的屁股。

一路上到處都有養馬的平民人家,見得多了,郭解也不再感到特別驚奇。隻是北人性情豪爽,待遠客尤其殷勤,並不計較酬值,與淮南國的民風大不相同,頗令郭解感歎。走了兩天,郭解打馬向西,又過了許多日子,這天來到了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