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易家大變(1 / 2)

此時正值大坤王朝立朝一百八十年,恰好三個甲子,分有三十六郡一百零八城,大坤土地遼闊前所未有,而安檀城安侯府的安侯,原是大坤王朝平北將軍安如山,更是大坤王朝駙馬,五年前下放北平郡安檀城,賜封安侯,世襲製。

安檀城,占地數百裏,乃是大坤王朝大城之一,安侯府位於其內,占地數十畝,大小庭院不勝數,警衛森嚴,有著令人生畏的安檀衛,可謂是半隻蒼蠅都飛不進去。

此時,安檀城內好不熱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車馬如龍,若不是紛紛讓出一條道來,隻怕是寸步難行。

循著人群直走,便可以看見皆是往安侯府而去,隻是安侯府外的安檀衛早已大刀闊斧如鬆一般站立在外,淩厲的刀鋒令人不敢直視,這才迫得人群不敢上前,甚至是沒有喧鬧。

安侯府朱紅大門緊閉,寫有三個鐵畫銀鉤的鑠金大字“安侯府”的牌匾置於青碑之上,更有一對栩栩如生的碩大石雕麒麟鎮府,府內行道縱橫交錯,複雜無比,即便是那些淩空借力的武師或是驅物的修仙者,亦或是淩空飄飛的鬼物及天賦異稟結了妖丹的妖修,想進這警衛森嚴,十步一崗,百步一哨的安侯府也是極難。

四月十八,晌午,豔陽高照,高高掛於上空,刺眼的陽光並未使得安檀城熙熙攘攘的人群散去,反而是翹首以待的伸著脖子看向安侯府,恨不得透過緊閉的大門看見裏麵的府試情形。

大坤王朝自立朝始便設立科舉,其中等階便如武道,仙道般,初時秀才,取得功名;鄉試舉人,人才俊傑;會試貢士,萬中無一;殿試金榜題名進而為進士,一步登天。

外麵人群如潮,便是因今日乃是府試放榜之日,皆是盼著自家孩兒能夠參加接下來的院試高中生員秀才。

“吱呀”的開門聲在這悶聲悶熱的環境下顯得異常響亮,引得人潮紛紛側目,目不轉睛的盯著朱紅大門。

朱紅大門如水閘,考生如水流,不斷從安侯府內走出來,有人神采飛揚,有人抑鬱不已,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滿麵春風,可謂是神情千百,無一相同。

一時間,安檀城內整個騷動起來,紛紛想要尋得自家孩兒探個究竟,詢問府試的結果到底如何。

人群喧鬧,有些人甚至忘記了安檀城的規矩,肆意推攘,踩踏不斷,流血不止,也導致了如潮的考生不得離開,停留在石階上不知所措。

如此情形,安檀衛立馬大刀橫向,冷厲的眼神不斷巡視,卻沒想到喧鬧隻是小了不少,但未停止,人群中更是有不少頭破血流,大呼救命。

霎時,安檀衛中有數人縱身而起,飛躍空中,淩空借力,晃身到人群的喧鬧中心,接連揮手甩臂,抓住幾人就是往安侯府朱紅大門外的一片空地上丟去。

“砰、砰、砰......”不一會便有數十人丟擲至那片空地上,哀號不斷。

同一時間,安侯府內走出一名著青衣錦服的中年男子,朗聲宣道:“擾亂放榜者其心當誅,奈何皇恩浩蕩,不忍血淚,特赦。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杖責一百以儆效尤。”說罷,手中拿出一個刻有安字的令牌,高舉而起。

“正法!!!”厲聲高喊,杖責一百當下行刑,打的那些人是喊聲連連,罵聲不斷。

打完之後,卻見那些受刑的人無一流血,若不是那些人個個衣服褶皺,奄奄一息,不得動彈的模樣真是難以想象剛剛被杖責了一百丈。

以刑正法,以法疏人,堵在了安侯府外的人群頓時如退潮般迅速退去,而考生們也顧不上高興還是難過,兩步合成一步,恨不得早點到達自家住處。

待人群散後,青衣錦服的中年男子眯著眼看向那些被杖責的人,隱晦的給一旁的安檀衛首領使了個眼色,便臉色陰冷的往安侯府走去,心裏商榷著的卻是另一件事。

沒有人注意到,那群被杖責的人紛紛被安檀衛拖走了,隻怕是命不久矣。

安侯府,淺怡園,花花綠綠草草,樹木蔭茂,絲絲陰涼,好不愜意。

淺怡園中,苑風亭上,一名頭戴白玉冠,身披華服,不怒自威的男子,正是北平郡權勢滔天,安檀城安侯府的主人安侯安如山。

安如山此刻正俯視亭下的數人,臉上看不出喜怒哀樂,讓人無法揣摩心思。

亭上有兩人,一是安如山,另一則是恨意掛在臉上的少年,金絲綢緞,腰掛玉佩,不難看出其地位不低。

亭下有六人,三個跪著,三個站著。

站著其中的一個雖然站得筆直,卻是臉色發白,眼神黯然,正是跟隨而來的易潡。

另一個站著的,臉色無恙,眼神炯然,坦然麵對著亭上的安如山,不是易家家主易烽還能是誰?

最後一個則是站的稍遠,灰衣灰褲,冷著一張臉,閉眼靜神,並不理會其他人,劃開了界線。

跪著的三個,無一不是瑟瑟發抖,跪都險些跪不穩,恰是此次來安侯府參加府試的易成、易沐、易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