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在前麵的親兵被箭射中,或掉下深淵,或撲倒在小道的亂石上。後麵的親兵沒有停步,踏著同夥的屍體,拚命地往前衝。
身陷絕境的親兵,又恢複了義軍當年的勇猛。退是死,站著不動也是死,橫豎是一死,不如拚死一搏,以求一線生機!
李自成被部下的英勇所感動,覺得像是回到了當年揭竿起義的時刻,隻覺熱血沸騰,情緒激昂。他拔出腰間的劍,推開李宏誌,和親兵一樣高聲呐喊著,衝向山穀道口。
一名親兵身中四箭,猶自不倒,瞪著血紅的雙眼朝前猛撲。
劉富明急放一箭,箭杆穿透了親兵的咽喉。親兵踉蹌一下,往後仰倒,卻被劉伴當托住。“呀!”劉伴當狂吼著,以中箭的親兵作擋箭牌,奮力往道口推進。
劉伴當離道口拐角處,不到五丈距離了。
劉富明急了,從一鄉勇手中奪過一杆長槍擲向劉伴當。
小道上無處躲閃,劉伴當隻得盡量側轉身軀。“噗!”長槍透穿親兵胸腔後,刺中劉伴當左肩膀。劉伴當搖晃了一下,險些栽倒,作為擋箭牌的親兵,卻帶著長槍掉下了深淵。
劉富明趕緊下令:“快,快射!”
第二排已搭箭上弓的鄉勇,忙舉起了弓箭,對準了劉伴當。
在這狹窄的小道上,短短的五丈距離之內,任劉伴當有通天的本領,也躲不過這一陣箭雨。
此時,一聲犬叫,大黑狗亞虎呼地從劉伴當身後竄出,箭一般射向鄉勇。
與此同時,李宏誌搶躍上前,借著奔跑的速度,側身衝上石壁數尺,足下使勁一蹬,身如飛鳥騰空飛向鄉勇,手中閃動著一道彎彎的刀芒。
事出意外,鄉勇不覺一怔。一怔之間,大黑狗飛竄到第一排鄉勇胯下,張嘴就咬。李宏誌飛至第二排鄉勇頭頂,掄刀劈下,倉惶間,鄉勇舉起手中弓箭,格擋劈來的刀刃。
“哎唷唷!”數名鄉勇被大黑狗咬中腿踝。
“崩崩崩!”七八把弓箭,連弓帶弦被刀削斷。
鄉勇哇哇叫著,一陣大亂,推擠著劉富明往後倒退。
劉伴當抓住時機,率著親兵潮擁而上,一連砍倒數名鄉勇,占領了山穀道口。
山穀道口外的山坡上,站著豐臣秀英和牛金星。他們身後肅立著一隊清兵。
豐臣秀英瞧著敗退出山穀道口的劉富明和鄉勇,冷哼一聲道:“全都是沒有用的混蛋!”
牛金星沒吭聲,冷漠的臉上也沒有任何反應,眯著的三角眼裏,眼珠子在悄悄地轉動。
清兵頭領走上前一步,手抓住腰間的彎刀刀柄,向豐臣秀英請討出擊命令。
豐臣秀英擺擺手,冷笑著道:“還沒到時間。”
牛金星轉動的眼珠頓了一下,心裏暗自罵道:“好歹毒的清賊。”
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為了向多鐸表示自己的忠心,他這次將自己苦心組織起來的衛隊,全都帶到了這裏協同清兵作戰。豐臣秀英按兵不動的目的很明顯,顯然是要坐山觀虎鬥,再出來收拾殘局,坐收漁翁之利。
劉富明率領的鄉勇有近百人,大部分是牛金星招募的勇士,其中不乏亡命之徒。論實力,應不在李自成等人之下,但他們缺乏的是視死如歸的精神。在劉伴當、李宏誌、李迪和李禪等義軍親兵的猛攻下,劉富明的鄉勇節節敗退。
鄉勇雖然敗退,但未潰散,他們仗著人多勢眾,死死圍住李自成不放。
劉伴當急了。他在穀口道上,雖看不到坡上埋伏的豐臣秀英,心中卻感覺到山坡上有股濃濃的殺氣逼來。
必須速戰速決,迅速解決鄉勇,翻過山嶺去!
劉伴當向李宏誌和李迪做了個手勢,高聲吼叫著撲向劉富明。殺了劉富明,鄉勇便會立即潰散。
李宏誌和李迪揮起刀劍,左右護住劉伴當,不讓他受到側麵攻擊。
劉富明正在暗自咒罵豐臣秀英為何還不出兵接應,劉伴當已狂風般挾刀撲至。他心中慌了,來不及逃避,隻得咬咬牙,挺劍拚命一刺。他希望這一劍能將劉伴當逼退,使他贏得一個轉身逃跑的機會。
不料,劉伴當沒有退,一刀仍直線刺來。為了迅速擊潰鄉勇,保護闖王突圍,他決心與劉富明同歸於盡。
劉富明稍一猶豫,“噗!”劉伴當的刀刃已透過胸肌,刺穿了他的心髒,而他的劍鋒卻隻刺中了劉伴當已受傷的左肩骨。
劉富明倒下了,鄉勇四散奔逃。
豐臣秀英鐵青著臉,臉上刀疤抖動著,拔出腰刀,向清兵發出命令:“出擊!”
豐臣秀英領著清兵旋風般從山坡撲下。
山坡上隻剩下了牛金星和兩名清兵,豐臣秀英沒忘記給牛金星留下兩名“衛士”。
牛金星苦笑著捂著肚子,向兩名清兵請示,要求允許他在坡上的石岩後方便。
兩名清兵商量了一下,點點頭表示同意。牛金星急忙走到石岩後蹲下,岩沿上露出多鐸剛賜給他的官帽。
一陣山風吹過,一股難聞的臭氣隨風飄來。兩名清兵皺了一下眉頭,手捂住了鼻孔,目光轉注到坡下的山穀道口。
豐臣秀英率領清兵,再度將李自成一夥人圍住。逃散的鄉勇見清兵到了,有一部分又重新圍攏過來。
豐臣秀英是以逸待勞,加上他所率領的部隊,是阿濟格從軍中精選的勇士,決非鄉勇可以相比。頓時形勢逆轉,李自成一夥人又陷入了困境。
豐臣秀英雖不能料定,李自成一定在這夥人中,但這夥人能從古山穀道口出來,撞入他的網中,這是他的幸運,是他立功的機會。他大聲呼喊,命令士兵奮勇殺賊。
本已疲勞和受創的義軍,縱然英勇,仍無法抵擋清兵這致命的一擊。
義軍親兵相繼倒下,包圍圈漸漸縮小。最後隻有劉伴當、李迪、李禪和李宏誌等九人,加上大黑狗亞虎,圍在李自成、顧君恩與宋獻策身旁。
李自成仗劍在手,冷傲地瞧著圈外的清兵。
他想起了山海關一戰。他與吳三桂血戰,已重創吳三桂之時,清兵趁風沙突起殺人參戰,致使他即將到手的勝利化為泡影。眼前的情況,雖是形勢不同,規模不同,無法與山海關之戰相比,但也有大同小異之處。他不覺胸中充滿了憤怒的烈火。
顧君恩握著劍,沉靜地向宋獻策丟了個眼色,示意若闖王戰死,他倆自刎而死,決不能落在清兵手中當俘虜。
宋獻策默默地點點頭,握劍的五指發著抖,嘴裏默叨著:“血光之災,血光……”
豐臣秀英揮刀下令清兵發動最後的攻擊:“殺!一律格殺勿論!”
他決定斬草除根,不留任何活口,至於誰是李自成,等戰鬥結束後,叫牛金星來一一辨認就是了。
山坡上,兩名清兵扭回頭看看,岩沿上還露著牛金星的小頂官帽。
黃昏中廝殺聲再度響起。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勝負已不言而喻。無論是豐臣秀英,還是李自成心中都明白這一點。
忽然,一支人馬從山穀口外殺來。
深山中哪來的人馬,是敵還是友?豐臣秀英和李自成同時唬起了臉。
三十餘騎奔到坡下。三十餘名精壯漢子拔刀下馬,撲向清兵。
李自成目芒一閃,是高立功接應的人馬到了?
劉伴當、李迪、李禪等人見有援兵到了,精神大振,呼喊相應。
豐臣秀英忙分撥一半清兵去阻援,另一半清兵仍向李自成猛攻。他想先吞掉李自成,再吞掉接應李自成的援兵。
“哇呀呀!”山穀道口內,衝出了牛高馬大的醉和尚。他衣服已被荊棘掛得支離破碎,臉上、手臂上、胸腹上血痕累累。他狂吼著,一根禪杖舞得呼呼發響,瘋癔般朝清兵一陣猛砸。
半途又殺出一個程咬金!
清兵被這前後一擊,頓時陣腳大亂。
李自成在李宏誌等人保護下,趁機殺出清兵包圍圈,與接應的人彙合在一起,向坡腳衝去。
豐臣秀英臉上刀疤漲得通紅,高聲下令:“擋住這瘋和尚!其餘的人跟我追,快追!”
李自成衝下山坡,立即有人將他扶上馬。一青衣漢躍身上馬,對他道:“請隨我來。”
豐臣秀英率人追到,一邊圍堵一邊命人牽出林中坐騎。
“撤,快撤!”青衣漢和顧君恩同時高聲叫喊。
他們知道豐臣秀英穩住陣腳,就別想逃走了。
義軍紛紛上馬,向山崗四處奔逃。四散逃走,然後再彙合,這是義軍在與強敵戰鬥中常常使用的手段。
李自成隨著青衣人策馬奔上山崗土坡,折向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