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年間宮廷中的藥櫃神宮監位於端門左邊,靠近宗廟,職掌太廟祭祀、灑掃及香燭之事。其掌印太監一般由司禮監監官和文書官員升擢。
尚膳監負責禦膳及宮內食用並筵宴之事。宮中每天的早、中、晚禦膳以及奉先殿供奉膳品皆由其掌理。但據劉若愚《酌中誌》記載,明宮中的禦膳大多是由司禮監掌印、秉筆及掌東廠太監輪流置辦的。
尚衣監負責禦用冠冕、袍服、靴、襪等事。
印綬監職掌古今通集庫,鐵券誥敕、貼黃、印信、圖書、勘合、符驗、信符諸事。凡追奪誥命,皆須交納本監後銷毀。
直殿監負責皇極殿、建極殿、中極殿、武英殿、文華殿等殿廷樓閣廊廡的灑掃事務。在十二監中,此監算得上是勞苦冷清,既無大廳也無公署。
都知監負責皇帝車駕外出時,在前麵警蹕清道。這是個冬寒夏熱的苦差使,監中太監又難以升轉,號稱是十二監中的下下衙門。
明製,宮中十二監各設正四品掌印太監一員,從四品左、右少監各一員,正五品左、右監丞各一員,正六品典簿一員,從六品長隨、奉禦無定員。
四司為惜薪司、鍾鼓司、寶鈔司、混堂司。各司設正五品司正一員,從五品左、右司副各一員。
惜薪司專管宮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門、山陵等處內臣柴炭以及負責疏浚宮中溝渠、抬運糞便。每月四、十四、二十四三日,開玄武門,將宮中糞便抬運出去。春暖時,領夫役入宮掏浚宮中溝渠。冬日供炭時還負責防冰凍、防失火。
寶鈔司負責用商人提供的稻草製造草紙,曬幹以後入庫,供宮中使用。皇帝所用的草紙由內官監製作,呈淡黃色,細密綿軟,由伺候皇帝大、小便的管淨近侍保管。司中所造的草紙,一般豎不足二尺,闊不足三尺,以獨輪車運送平地曬幹,然後入庫。
鍾鼓司的首要職責是出朝鍾鼓。凡聖駕朝聖母回宮以及萬壽節、冬至節和年節升殿回宮之時,也在聖駕前演奏樂曲,迎導宮中升座承應。另外鍾鼓司還負責宮內樂舞、演戲、雜耍等事。
明憲宗遊樂圖(部分)明思宗殉國處混堂司職掌宮中沐浴之事。由惜薪司供給柴草,內官監撥給夫役。但宮中的太監一般都在皇城外的堂子洗澡,那些無緣入宮的“無名白”多在那裏替宦官擦澡討賞。
明宮中的八局各設正五品大使一員,從五品左、右副使各一員。其中兵仗局掌造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軍用器械和宮中零用的鐵鎖、針剪以及做法事所用的鍾鼓鐃鈸等。巾帽局負責內官、內使所用平巾官帽以及駙馬、藩王所用旗尉帽靴。針工局負責宦官的冬、夏衣物,發放鋪蓋銀。內織染局掌理染造禦用和宮內應用緞匹絹帛之類。酒醋麵局負責製造宮眷、宦官食用的酒、醋、麵、糖等物。司苑局負責宮苑中種植的蔬菜和瓜果。浣衣局位於德勝門迤西漿家房一帶,是唯一不在皇城內的一個內府機構。浣衣局是收容年老、有罪宮女的地方,靜待自斃,以防泄露大內之事。銀作局負責製造宮中所用的金銀器飾。該局製作的金銀豆、金銀葉,重皆不足一錢,是供皇帝賞賜時拋賞下人之用。
明代在二十四衙門之外,還有許多專職的宦官機構,粗略統計即達四十有餘。尤其值得提及的是,宮中太監還有禦前近侍一類。其中有掌理禦用的乾清宮管事;有專職打卯牌子和隨朝捧劍的;另有禦前牌子、暖殿、讚禮、答應、長隨、尚冠、尚衣、尚履等諸多雜役。大致說來,太監中身材高大強壯的多委派抬轎、持傘。每當皇帝車駕出行,都有答應、長隨等抬著弓箭、賞賜等禦用之物緊隨其後。這些得以朝夕在皇帝身邊服侍的禦前牌子,都由皇帝親自挑選,不但要年輕俊美而且要善解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