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秀宮總管太監謙和宮廷中的太監與外府太監在收入上的巨大差距,還來自各種名目的賞賜。從清代的情形看,宮內太監每年所得的賞賜實際上遠多於俸祿。據清末太監的回憶,當時宮內太監除了正式的俸祿外,每年有節賞、壽賞、加班賞等各種賞賜,特別是遇到生皇子和皇帝大婚,賞賜特別多,真正是全宮上下人人笑逐顏開。清末宣統時的節壽賞賜略如下述:
節賞:每年三次,分端陽節、中秋節和年節,所賞物品各有不同。除了銀錢之外,端陽節賞大葉蟒、多羅麻等名貴錦紗;中秋節與年節則賞寧綢、江綢、川綢、織錦緞、閃緞、各種洋縐及名貴毛皮。每次賞賜,總管太監銀三百兩,綢緞四卷;首領太監銀一百兩,綢緞四卷;回事太監銀一百兩,綢緞二卷;小太監銀四十兩,綢緞一卷半,其中擺膳太監和梳頭太監可得雙份。各處所的首領太監銀二十兩,綢緞一卷;其他無頂戴、無品級的小太監隻有賞銀,多則十兩,最少的四兩。
壽賞:每年五次,每次賞賜總管太監銀二百兩,綢緞四卷;首領太監銀一百兩,綢緞四卷;回事太監銀五十兩,綢緞二卷;小太監銀二十兩,綢緞一卷半。各處所首領太監銀二十兩,綢緞半卷;其他無頂戴、無品級的小太監隻有賞銀,多則六兩,最少的四兩。
宮裏賞賜最多的是皇帝大婚時,而且有頂戴、有品級的太監遇到這種情形還會加官進祿,榮升一級。清末帝宣統大婚時,大總管邵祥祿除晉升二品頂戴之外,得賞銀二百五十兩,綢緞十卷,貂皮十張,水獺皮三張,海龍皮十張,碧玉朝珠一串,金表一塊,合計約值白銀一萬二千六百五十兩。禦前小太監張壽卿得賞銀二十兩,青白坎狐皮一張,白狐皮一張,折合白銀一千四百多兩。
宦官若有生病或告假的情形,按清代的規定,凡總管、首領和一般太監,病至一個月,即須按不同的標準減退錢糧;病至半年,一般太監均須減退至一兩銀子,有官職的太監除了退錢糧外還須革退官職;病至一年以上,則不論錢糧多少,一律止退。對於那些當差年久而且為朝廷出過力的老太監,可恩賞每月銀一兩,製錢五百文。這例外的恩賞,體現了古代宮廷無情之中的一縷溫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