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四話:林暮辰談論從醫誌 賈寶玉傾心林妹妹(1 / 2)

此接上話,正說林暮辰未進榮禧堂正門便窺得這榮國府中諸多蹊蹺之處。心中既有了考量,便整了衣冠,從容安穩向前行去。入了內裏,見那賈政下了朝還為換朝服,單是坐在主位吃茶,旁立一丫頭為其斟茶。瞧這情形,定是有人早已將林暮辰前來拜訪一事交代過,這番便是在等他了。

賈政雖是那刻板正經之人,當朝為官雖是職位不高卻多與那文人誌士交好,故也自視高風亮節,禮賢下士。對林如海這般進士出身之人也是極為佩服的。故聞其子女今日方至榮國府,其子暮辰便欲拜見,自是持著長輩的身份,下了朝後也未回房,隻穿了正服在前廳歇了會子。

方斟了茶,便聞得鴛鴦話語——“辰爺,這前方便到了。”話聲剛落,便見一七八歲孩童跨步進來,因是垂髫之年,黑發以絲線結紮,令其自然垂下。淺藍色的長衣通體素麵沒有一點繡紋,在領口處露出一截同色的裏衣。乍看之下,讓人同時聯想起蒼綠硬竹與燦黃秋菊。

暮辰步至賈政座前一尺處方停,行了禮道:“小子暮辰拜見舅舅。”說話有理,舉止大方,賈政見了也不免心生喜愛。相比其子寶玉,因府中上下寵愛之至,故成了現今這般不通世務,整日貪玩的懶散樣子。連那最基本的《四書》都未完整讀過罷,思及此,才開口道:“你且坐罷。汝父與我也曾有些交集,此番你攜妹妹黛玉陪伴老太太也算是了了母親的一樁心事。”林暮辰揀了一旁的雕花紅木小椅坐了,才開口應道:“此番勞煩舅舅和外祖母了”。賈政示意一旁丫鬟添了茶,複開口問道:“可曾去了學堂?”暮辰恭謹答了:“未曾,家父隻請了先生教了四書五經。”

賈政微頷首,頓了片刻,又道:“我有一兒名喚寶玉,年齡與你相差不大。本是在家上的私塾,如今已到了去學堂的年紀,來年開春便一同去罷,彼此也算是有個照應。”暮辰安靜聽了賈政所言,還不知這賈寶玉是怎樣的,隻聽這賈政的語氣似乎是對著兒子略有不滿。而暮辰在京上學一事,林如海早就作了安排,畢竟這男兒不同於女子,女子可謂無才便是德,而男子要飽讀詩書,光宗耀祖。

故,林暮辰這會隻得開口拒了:“舅舅有所不知,父親早在我兄妹出行之時便寄了拜帖給國子監故友黎大人。父親之意是讓我進那秋暝書院上學。”此番話既是婉拒了賈政的主意又交代了林父的意願。賈政這才驚覺林如海對其子亦是十分重視,他曾任過京官亦是京中的關係亦是不少,這國子監的黎大人同在秋暝書院任院長之職。秋暝書院也是紀律嚴明,不論是哪家的子弟,家族地位高低,進了書院,便隻是其中普通學生罷了,尊師敬教隻唯一守則。況且往年科舉中舉的多是此書院的學子。

“舅舅,可否應暮辰一願?”林暮辰忽的開口求了一事,也不明說,隻是眼神堅定地看著賈政。賈政見如此,微蹙了眉,雖不知是什麼事,隻想來這區區七歲幼童又有何難解之事,遂道:“你且細說,我才可知是否應了這事。”林暮辰頓了頓,似是在思量著怎般開口,稍許複開口陳述:“吾妹黛玉自幼身子便弱,常伴咳疾,久尋良醫,皆是搖頭以對。故,我從小便精研些醫書,此番上京,亦是欲拜宮中禦醫為師。隻盼有一日能替妹治了這頑疾,保其一生平安即可。”

見其這般道來,賈政思其如此年紀,便能為家人考慮周到,且醫者均是地位高者,亦不是何壞事。故即刻爽然應下此事,恰其與太醫之後,王太醫有些交情,此事自是不難辦的。之後,賈政就其讀書習字上叮囑了幾句。

暮辰一一的都答應著.隻見一個丫鬟來回:“老太太那裏傳晚飯了。”賈政見天色亦是不早,故自回了房換家服。指了鴛鴦引暮辰從前門至長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複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後院了。於是,進入後房門,已有多人在此伺候,見林暮辰來了,方安設桌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