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序二:機遇藏於細節中(1 / 1)

機遇藏於我們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有人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機遇好像一位性格古怪的天使,它不喜歡盛裝出現,而是喜歡喬裝打扮成我們工作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問題,隻有有心人才能夠把握它。或許電梯裏和老板簡短的幾句聊天,可能讓他堅定提拔你的念頭;在談判中一個錯誤的用語,也許讓你最後痛失快要到手的合同。完美的細節代表著永不懈怠的處世風格,這也正是個人品牌價值的最佳體現。

小池國三從十三歲就背井離鄉,在若尾商店做小店員,日後成為小池商店董事長、山一證券公司創辦人、小池銀行董事長和東京瓦斯公司董事長。

有一天,有人問他經營事業致富的秘訣。

小池回答:“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不會冒失莽撞,不會操之過急,都是腳踏實地從山腳一步一步堅實而穩定地攀登山頂。他們不會夢想一下子就跳到頂峰,而是先從他們能力所及的範圍著手,先做小生意,腳踏實地學習,一步一步充實自己的實力,小生意做成功,然後進一步做更大的生意,這樣才不會招致失敗。然而很多失敗的生意人都犯了很大的錯誤,他們想一步登天,自己的資金隻有一百萬,不自量力大舉借債來做一千萬的生意。結果,負擔不起利息,入不敷出,雖然艱苦掙紮,仍然非倒閉不可。就好像沒有開花就想結實;一年級剛念完就想跳到六年級;沒有練過跳高,一下子就想跳上山頂,自然非失敗不可。”

偉大始於平凡,一個人手頭的小工作其實是大事業的開始,能否意識到這一點意味著你能否做成一項大事業,能否取得成功。

恰科年輕的時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銀行去求職。他找到董事長,請求能被雇傭,然而沒說幾句話就被拒絕了。當他沮喪地走出董事長辦公室寬敞的大門時,發現大門前的地麵上有一個圖釘。他彎腰把圖釘拾了起來,以免圖釘傷害別人。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地接到銀行錄用他的通知書。原來,就在他彎腰拾圖釘的時候,被董事長看到了。董事長見微知著,認為如此精細小心、不因善小而不為的人,非常適合在銀行工作,於是改變主意錄用了他。

果然不出所料,恰科在銀行裏樣樣工作都幹得非常出色。後來,恰科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這些故事讓每一位職場人士都能從中得到啟示:注重細節,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關鍵!

所以說你在接電話時,不妨先主動向對方問好;打電話時,先詢問對方是否方便;給老板的報告裏,總是精心預備一份簡短的概要供其快速瀏覽……這樣的細節還有很多很多。重要的原則是,你必須成為一個積極、實幹、優質的象征,你的任何言行都要與此相適應。

一個人的成功,有時純屬偶然。可是,誰又敢說,那不是一種必然!有許多不起眼的小事情,誰都知道該怎樣做,問題在於誰能堅持做下去。

一個人要建功立業,需要從一件件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正所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那種視善小而不為,認為做小善之事屬“表麵化”與“低層次”的眼高手低的人,那種常明燈前懶伸手、老弱病殘不願幫的“不拘小節”的人,要成就大業可謂難矣。

還是伏爾泰說得好,使人疲憊不堪的不是遠處的高山,而是鞋子裏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很有必要隨時倒出鞋子裏的那粒沙子。

於細處可見不凡,於瞬間可見永恒,於滴水可見太陽,於小草可見春天。

同樣的,於細微之處才能贏得我們職場生涯的輝煌!

如何利用本書的幾個建議

毫無疑問,本書能夠提高你掌控細節的能力。該怎樣利用好這本書呢?下麵列出了幾條建議,希望會對你有所幫助。

1.如果你想充分利用本書,你就必須先具備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想要學習的欲望以及堅定的決心。

2.先把每個章節很快地看一遍,留下一個整體的印象。

3.結合自己的實際,在閱讀的過程中思考自己應該如何運用書中的技巧和方法。

4.閱讀時,在認為重要的地方做上記號,以便加深印象,也便於複習。

5.如果想充分利用一本書,那不是看過一遍就可以的,它需要你時刻去複習。對於本書來說,同樣如此,你要經常地去翻看它,把裏麵的一些方法、技巧牢記在心。

6.沒有實踐就沒有真知。所以書中的這些方法技巧,你要把它靈活地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唯有如此,你才能真正地提高自己的能力。

7.你可以記下每天工作中涉及的一些關於細節的實際例子,然後再仔細與書中的方法對照、反省、重新檢討和評估自己的做法。這樣一來,你會發現自己的能力正在飛速進步。

8.你可以在書中的空白處記下:自己在何時處理了什麼樣的細節問題,取得了何種效果。

以上隻是一點建議,在實際生活中,你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加以調整和擴充,以期達到充分利用本書提高自己把握細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