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認為已經穩操勝券的泰森對賽前的準備工作——觀看對手的錄像,預測可能出現的情況及應對措施,在保證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學的飲食方麵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賽開始後,泰森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找不到對手的破綻,而對方的攻擊卻往往能突破自己的漏洞。於是,氣急敗壞的泰森做出了一個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驚的舉動:一口咬掉了霍利菲爾德的半隻耳朵!
世紀大戰的最後結局當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恥的輸家,還被內華達州體育委員會罰款600萬美元。
泰森輸在準備不足,當霍利菲爾德認真研究比賽錄像,分析他的技術特點和漏洞時,泰森卻將教練準備的資料扔在了一邊;當對手在比賽前拚命熱身,提前進入搏擊狀態時,他卻在和朋友一起狂歡。雖然泰森的實力確實比對手高出一籌,從年齡上也占盡了優勢,但他最後卻一敗塗地。
霍利菲爾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敗皆因準備。是的,每一件差錯皆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皆因準備充分。
當然,在這種一戰定勝負的比賽中,偶然性確實占了很大的比重。這個時候,比的並不是誰的實力最強,而是誰犯的錯誤最少。隻有真正地重視準備,紮實地把準備工作都做到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你不犯或少犯錯誤。
葡萄牙波爾圖足球隊的前任主教練、被稱為“上帝第二”的穆裏尼奧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當準備的習慣成為你身體的一部分,它就會永遠在那裏,並幫助你取得令人驚訝的勝利。”
英格蘭圖腳萊斯·費南德這樣評價他的教練:“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他這樣的人,對工作,對勝利是如此的癡迷。”沒錯,準備使他成為“魔鬼”,也正是準備使他成為“上帝第二”,當然,還使他成了世界上第一高薪的足球教練。
穆裏尼奧曾擔任葡萄牙球隊波爾圖的主教練,率領球隊征戰歐洲冠軍聯賽時,幾乎沒有人相信他們能殺入決賽,更別提奪取冠軍了。但結果卻使所有人都大跌跟鏡,這個從隊員到主教練都藉藉無名的俱樂部,竟然得到了歐洲足球的最高榮譽。
確實,波爾圖的隊員們和皇馬、米蘭等大牌球隊的球星相比,無論從名氣上還是實力上都相差懸殊;當時的穆裏尼奧和卡佩羅、馬加特、紮切羅尼等知名教練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語,但卻有一個勝利的武器:對準備工作超乎尋常地重視。他觀看了所有對手最近的每一場比賽。可以說,所有對手的技術特點、戰術風格、最近的狀態……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對比賽當天的天氣、場地草皮的狀況,他都進行了詳細的了解並製定了相應的對策。結果在決賽當天,他使用的隊員、陣型、戰術打法都直指對方的軟肋,就像他奪冠後所說的那樣:“如果大家知道我們為了取得勝利而研究了多少場比賽,準備了多少資料,籌劃了多少方案,你就會認為這個冠軍我們當之無愧。”
當時,有相當多的人認為穆裏尼奧的成功隻是運氣好,再加上那些大牌球隊在對無名球隊時缺少重視和興奮感,才讓他撿到了一個冠軍。其實,穆裏尼奧的勝利是必然的,因為他的準備工作比任何人都充分,正是因為對準備超乎尋常地重視,才使他站到了歐洲足球之巔。
功成名就的穆裏尼奧在奪冠的第二年來到英超球隊切爾西,這裏彙集了很多世界級的大牌球員。當穆裏尼奧和這些隊員們第一次見麵的時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開始如數學家珍地介紹這些球員:從技術風格、進球數、身高體重甚至詳細到哪些是左腳打進的,哪些是右腳打進的都了如指掌。穆裏尼奧的這一舉動一下子就震住了這些球星。不過,這隻是開始,他們更沒有想到的是,主教練這種近乎完美的準備工作會使他們在後麵的比賽中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
在穆裏尼奧的帶領下,切爾西隊不管是在國內聯賽、杯賽還是在歐洲冠軍聯賽,都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穆裏尼奧出名了,但他在贏得別人尊重的同時,又被許多對手厭惡。喜歡他的人稱他為“上帝第二“,討厭他的人卻稱呼他“魔鬼”。
現在,不管是欣賞他還是厭惡他的人,都開始研究穆裏尼奧,他們總結了很多條,比如,善於用人,陣型選擇合理,自信等。遺憾的是,卻很少有人領會到穆裏尼奧成功的真正原因——準備。
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在於,準備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們大家幾乎每天都生活在準備之中,所以,反而對它的重要性視而不見。提起準備,也許有人會說:“準備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就是這不起眼的準備,卻能造就神奇的成功,也能造成痛苦的失敗。
自檢:
通過閱讀本節,你從中領悟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