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培養工作中的職業品格(1)(1 / 3)

影響細節執行的最大因素,不在於沒有找到應該做的細節或者你的計劃出現了什麼問題,而是在於這些現象背後的深層問題——員工的職業品格。隻有具備良好的職業品格,才能使細節的執行真正到位。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

經典提示:

不管是對於公司,還是個人,最重要的是將重複的、簡單的日常工作做精細、做專業,並恒久地堅持下去,做到位、做紮實。獲得成功的人一定是那些犯錯誤最少的人。

在實際生活和工作中,不管是解決問題、處理事務,還是策劃市場、管理企業,也都不會有什麼絕招。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瑣碎的、繁雜的、細小事務的重複。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並不一定能見到什麼成就;一旦做不好、做壞了,就使會其他工作和其他人的工作受連累,甚至把一件大事給弄垮了。

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中,汪中求先生覺得電影電視裏的武打設計總要設計一些奇招、怪招、絕招,觀賞性是很強,但大多不符合實際生活,武術本沒有絕招,事實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絕招。

對於一家大企業來說,企業的價值鏈已經很完善,要做好這些工作,需要的往往不是靈感和創意,而是兢兢業業、有條不紊,把眾多被細分的小事情做好、理順。員工們不再有一人兼顧幾個方麵工作的機會,更多的是要持續反複地做細分和規範好了的某一部分工作。

這樣的企業是用組織、製度或文化來實現目標,通過一套組織、程序來約束越軌行為,或者用文化(比如客戶第一)內在地改變行動觀念。這樣一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實現績效就是一種緊盯目標下的簡單重複的過程。

一位朋友在一家製絲廠工作,製絲是流水線作業,每一個鏈條出了問題就會影響到整個工藝。一個崗位一個人,一個蘿卜一個坑,每天麵對的都是相同的工作,單調而又枯燥,平凡而又簡單,但是有一句話對他觸動很大,那就是:把平凡的事一千遍、一萬遍地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管什麼事情,哪怕再小、再不起眼,哪怕再不需要什麼技巧與能力,也要持之以恒、日複一日地做好,如隨手關燈,寫字樓燈管不亮在當日就換好,開會時將手機調成震動,總在約定客戶見麵5分鍾前到達等。如果每天真能做到這些,這樣的公司和這樣的員工是非常了不起的。

不管是對於公司,還是個人,最重要的是將重複的、簡單的日常工作做精細、做專業,並恒久地堅持下去,做到位、做紮實。獲得成功的人一定是那些犯錯誤最少的人。

《紐約時報》上有一篇文章講述了兩則故事,相信很多人已經讀過。

有個老木匠已經60歲了,他告訴老板,說要離開建築行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板舍不得木匠,再三挽留,木匠決心已下不為所動。老板隻得答應,但問他是否可以幫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隻得答應了。

在蓋房過程中,大家都看得出來,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麼嚴格,做出的活也全無往日的水準,全力以赴為客戶服務的精神已不複存在。老板並沒有說什麼,隻是在房子建好後,把鑰匙交給了老木匠。“這是你的房子,”老板說,“我送給你的禮物。”老木匠愣住了。同樣,他的後悔與羞愧大家也都看出來了。他這一生蓋了無數好房子,最後卻為自己建了這樣一座粗製濫造的房子,就是因為他沒有把認真負責的工作精神貫徹到底。

另一個故事是:在歐洲手工業時代,一個專打銅鑼的鋪子裏的工匠師傅已近70歲了,還每天堅持掌錘。每到了鑼心的時候,老工匠就會使足力氣打下最後的一錘。

原來,鑼心的一錘與周邊的錘法都不一樣,鑼心以外的每一錘都隻是準備,最後的一錘才是定音的,或清脆悠揚,或雄渾洪亮,都因這一錘而定。這一錘打好了,就是好鑼,要打得不輕不重,恰到好處。否則,這隻鑼就報廢了。不論多麼優質的銅材,不論剪裁的尺寸多麼合理,也不論一開始打了多少錘,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後關頭的恰到好處的最後一錘,這才是一隻鑼製造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