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事不拘小節,固然是一種處世態度。但這往往也是一種很危險的做法,不拘小節有時會誤大事的事例不勝枚舉。無論是在工作還是生活中,做事認真仔細,才能把事做得周全。
自檢:
細節恰恰是市場拓展的精髓,如果想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就應該重視細節的作用。這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1.工作上沒有小事。世事皆無“小事”,事事都是工作,隻要是能產生工作結果的一部分,無論大小,都值得我們去重視。
2.密切關注自己的工作流程,隻要覺得沒有達到最佳效果,無論是多麼“小”的細節都應該被關注並獲得改善。
3.差距往往從細節開始,造成不同結果的,通常是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小”事。
工作麵前沒有小事。任何小事,隻要你敢忽略它的存在,它就會在你不注意時給你狠狠一擊。
大地瓜洗衣機:培養員工細分市場的能力
經典提示:
市場進一步細分化和個性化是未來市場發展的總趨勢,所以要想使企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須培養員工細分市場的能力,在細分市場的過程中找到企業進一步發展的機會。
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是社會曆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據統計,中國目前已經有2000多種職業,並且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作為一個企業,如果想在世界經濟大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培養員工細分市場的能力就迫在眉睫。在中國,海爾集團就是這方麵的典型代表。
一個14年前虧空147萬元、資不抵債、工人發不上工資的集體企業,而今年銷售收入達幾百個億,平均每年增長速度為82.8%。這就是被企業界稱為奇跡的“海爾”。
海爾集團之所以能夠保持高速穩定的增長,之所以能在市場的縫隙和消費者的潛在需求裏源源不斷地開發新產品,主要取決於兩個字:創新。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美國的管理大師德魯克有一句名言:‘創新就是創造一種資源。’我們理解為通過創新以創造一種新的資源,創造一種新的市場、新的技術等。隻有把你的發明轉化為一個有巨大的社會效益的經濟活動時,才叫創新。”這一思路的最終結果是海爾集團的創新活動以市場為導向,把市場的難題作為創新的課題,把市場效果作為檢驗創新的唯一標準。
張瑞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他一直關注的是遠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的戴爾公司,戴爾公司完成了很多企業家心中的想法,他們能按照每一個客戶的需要提供產品。海爾集團以此為榜樣,完成了使企業的生產能力配合細分市場的需求的轉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大地瓜洗衣機,不僅可以洗衣服,而且可以洗地瓜,滿足了部分農村用戶的實際需要,《遠東經濟評論》對此予以高度評價。
海爾大地瓜洗衣機銷量並不大,但它驗證了海爾的創新理念,給消費者以信心。試想,海爾集團連這樣的市場需求都能滿足,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從細分市場到個性化市場的轉變是一個飛躍!”張瑞敏並不滿足現在的生產組織方式,他說,海爾公司正在少數商場試點,按顧客的需求定做不同型號的冰箱。
當今企業生產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現代管理科學的細化程度,遠遠趕不上現代化生產和操作中的細化程度。現代化的大生產,涉及麵廣,場地分散,分工精細,技術要求高,許多工業產品和工程建設往往涉及到幾十個、幾百個甚至上千個企業,有些還涉及到幾個國家。如,一台拖拉機有五六千個零部件,要幾十個工廠進行生產協作;一輛上海牌小汽車有上萬個零件,需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日本的本田汽車,80%左右的零部件是其他中小生產商提供的。一架“波音747”飛機共有45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
所以說,企業要注重培養員工細分市場的能力,盡可能使自己的品種適應不同的市場需求,這樣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
自檢:
目前眾多企業在創立名牌、發展名牌時卻忽略了另一種對名牌發展有著重大影響的創新概念,這種概念即是名牌的個性化創意。實施個性化創意有如下幾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