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曾國藩家訓名言選粹(3 / 3)

◎居官以堅忍為第一要義。

◎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

◎處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用意不如平心。

◎世事多因忙裏錯,好人半自苦中來。

◎總須腳踏實地,克勤小物,乃可日起而有功。

◎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穩當,次求變化;辦事無聲無臭,既要老到,又要精明。

◎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

◎凡辦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凡成大事,人謀居半,天意居半。

◎天下事,未有不從艱苦中來,而可久可大者也。

◎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天下斷無易處之境遇,人間哪有空閑的光陰!

識道?明強挺經

◎另起爐灶,重開天地。

◎內斷於心,自為主持。

◎做一分算一分,在一日撐一日。

◎集思廣益本非易事,要當內持定見而六轡在手,外廣延納而萬流赴壑,乃為盡善。

◎國藩入世已深,厭閱一種寬厚論說,模棱氣象,養成不黑不白不痛不癢之世界,誤人家國已非一日。

◎規模先要個極大,意思先要個安閑。

◎視事太易,亦是一弊。

◎獨立不懼,確乎不拔。

◎不怨不尤,但反身爭個一壁靜;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不可無悍鷙之氣,而驕氣即與之相連;不可無安詳之氣,而惰氣即與之相連。

◎自為主持者,約有二端:一曰以誌帥氣,一曰以靜製動。

◎倚富者貧,倚貴者賤,倚強者弱,倚巧者拙。倚仁義不貧不賤不弱不拙。

◎防身當若禦虜,一跌則全軍敗沒。愛身當如處子,一失則萬事瓦裂。

◎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男兒立誌,必須有倔強之氣。

◎倔強二字,卻不可少。功業文章,皆須有此二字貫注其中。否則,柔靡不能成一事。孟子所謂至剛,孔子所謂貞固,皆從倔強二字做出。

◎吾輩在自修處求強則可,在勝人處求強則不可以。

◎吾生平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

◎遇棘手之際,須從耐煩二字痛下功夫。

◎危急之際,莫靠他人,專靠自己,乃是穩著。

◎受挫受辱之時,務須咬牙勵誌,蓄其氣而長其智。

◎丈夫當死中求生,禍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窮而著書。

◎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

◎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要於世間撐持事業,須先立定腳跟始得。

◎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強,不在裝模作樣。

◎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放開手,使開膽,不得瞻前顧後。

◎因循二事,誤盡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處事宜決斷。

◎守篤實,戒機巧;守強毅,戒剛愎。

◎既有定識,又有定力。

◎戰戰兢兢,即生時不忘地獄;坦坦蕩蕩,雖逆境亦暢天懷。

◎聖賢成大事者,皆從戰戰兢兢之心來。

◎修身齊家,亦須以明強為本。

◎蒞事以明字為第一要義。明有二,曰高明,曰精明。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