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社會的苦難,黃繼光是嚐遍了。
1949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了整個四川,受苦的人翻了身,做了主人。19歲的黃繼光當上了民兵。在民兵的隊列裏,黃繼光曾勇敢地抓捕惡霸地主,受到表彰。
1950年6月25日,美國發動侵朝戰爭,戰火燒到了鴨綠江邊。中國人民堅決地站到朝鮮人民一邊,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有誌氣的青年都在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誌願軍,去朝鮮打美國鬼子。
黃繼光怎能坐得住!他在當民兵時就已經是聞名的英雄和模範了,在朝鮮人民受到欺淩、祖國領土受到威脅的時候,他的心早就飛到前線去了!
可是,媽媽年紀大,身體不好,弟弟還小,剛剛分到的土地,靠誰去種呀?但轉念一想,在國家需要自己出力的時候,自己怎麼能隻考慮到小家的困難呢?
他心裏長了草,一刻也不能安寧,一心要報名去朝鮮。當他還沒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媽媽就已經心領神會了。沒有比母親更了解兒女的了。媽媽非常支持他,說:“去報名吧,要能挑上,你就去吧。”
1951年3月12日,黃繼光人伍了。同年7月1口開赴硝煙彌漫的朝鮮戰場。
他在前線六連當通信員。轉眼就當兵一年多了。他們連隊開到了和敵人的陣地相距隻有一二百米的地方,那地方叫五聖山。連隊開展了冷槍冷炮殺敵運動,可是黃繼光的任務是搞後勤,這讓他很掃興。特別是當和他一起人伍的老鄉問他幹掉幾個美國鬼子的時候,他總覺得很難堪,覺得自己低人一等。他下定決心,要追上老鄉的“戰果”。可是,一個後勤人員,哪有機會殺敵呢?他想了想就去找連首長“請假”。在朝鮮戰場,哪有請假一說?當連首長弄明白他是想請假去打“活靶子”,就用一隻馬蹄表來教育他:一隻馬蹄表,每個小齒輪都是不可缺少的,少了哪一個齒輪,表都不走。無論是搞後勤還是做什麼,都是打仗這個全局不能缺少的。當黃繼光懂得了這個道理後,他又覺得自己剛才來請假是不妥當的,認識到自己想離開工作崗位去打“活靶子”是不對的。連首長肯定了他想上前線去殺敵人的願望是好的,但又指出,做一個革命戰士,應該心中有全局。“全局”兩個字,在黃繼光的思想深處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黃繼光隨時想到自己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作用。
他常常通過敵人的封鎖線到營部取信,往前線送信;
他參加突擊組往前線坑道搶運木料;
搶修工事的前沿,拉石渣的車壞了,他用彈藥箱做了個新的送去;
大家的鋼釺、鐵鎬磨禿了,他背回鐵工組給修好再送冋去;
坑道裏潮濕,他割山草曬幹後編成草簾給戰友們墊著防潮;
前線戰友戰鬥緊張,戰友們積下的髒衣服,他抽空就給洗了;
他主動參加在敵人嚴密封鎖下搶動傷員的工作……
他積極地做好一個齒輪的工作,受到戰友們的讚揚,
上級給他記了三等功。
上甘嶺戰役打響前,黃繼光又被調到營部當通信員。
作為朝中防線上中線大門的五聖山,是敵我爭奪的重點。敵人如果奪取了五聖山,就可以控製平壤,配合從日本海經通川和元山的登陸部隊,切斷我整個東線,扭轉朝鮮戰局。特別是從五聖山主峰伸向匕甘嶺地區的597.9和537.7兩個高地,更是敵人的眼中釘。敵人妄圖拔掉這兩個釘子,發起了所謂的“金化攻勢”,於1952年10月14曰四時二十分,向這兩個髙地瘋狂地進攻。他們在這兩個不到四平方公裏的高地上,傾瀉了30多萬發炮彈和500餘枚重型炸彈,上百輛坦克,七個營的兵力,數十次衝擊,兩天的激戰,敵人在拋損了幾千具屍體之後占據了表麵陣地。我們的勇士們主動退守於坑道,組織連續的反擊,大量消滅敵人的有生力看。
19日下午,黃繼光跟隨營參謀長張廣生來到了六連,參加六連當晚反擊597.9主峰的戰鬥動員。六連的任務是先奪取“六號”陣地,再奪取“五號”、“四號”陣地,最後拿下“零號”陣地。參謀長講了拿下“零號”陣地的艱巨性和對於整個反擊勝利的重要意義。戰士們聽得熱血沸騰,黃繼光也牢牢記在了心上。
戰鬥從這天下午5點30分打響。六連的勇士們先後拿下了“六號”、“五號”和“四號”三個陣地。現在隻剩下一個“零號”了。
這個“零號”陣地緊挨著的是“十號”陣地。這個“十號”陣地是597.9高地的一個製髙點,敵人知道如果一旦丟失了“零號”陣地,它的“十號”陣地和主峰都可能喪失,以調來了十多挺機槍封鎖住通往“零號”陣地的唯一山梁。
從黃昏到深夜,在三個多小時的時間裏,六連發起了五次衝擊,都沒能摧毀敵人的火力點。已經在這條通往“零號”陣地的山梁上犧牲了一些戰士。參謀長帶著黃繼光及時地趕到六連衝擊的位置。六連的連長和指導員正在為如何能盡早拿下“零號”陣地而發愁。他們想出廣分三路出擊的打法,指導員親自用機槍掩護,戰士們極為勇猛。可是,敵人的封鎖極為嚴密,我軍的衝擊沒有奏效。參謀長調無坐力炮,也沒有成功。
情況嚴重了!如果天亮前不把“零號”陣地拿下來,已到手的那幾個陣地也會重新丟失,前麵的勝利將前功盡棄!在這個最緊急的時刻,黃繼光站出來了!
黃繼光向參謀長提出請求,把消滅“零號”火力點的任務交給他。
另外兩名戰士吳三羊和肖登良也要求前去。
參謀長答應了黃繼光等三人的請求,並任命黃繼光為六連六班代理班長。黃繼光宣誓式地向參謀長下了堅決完成任務的保證。
黃繼光等三人衝出戰壕後就被敵人的火力阻止在山梁的中段。
黃繼光是聰明的。他發現了橫臥在山梁上的敵人的屍體,他把敵人的屍體往山下推。屍體滾在山坡上,果然把敵人的火力都集中過去了。趁這當兒,黃繼光前進到了前邊的一個彈坑裏。他帶著的兩個戰士也效仿他的樣子跟上來了。他們機敏地闖過了敵人的火力網。
前麵就是三個並排的火力點。
在吳三羊的掩護下,黃繼光和肖登良很快用手雷炸啞了兩個火力點。中間那個火力點也被吳三羊的手雷炸毀了。在他們還沒來得及高興的時候,敵人的中心火力點向他們開始密集地掃射。如果不把它消滅,大部隊就前進不得啊!
這時,他們的手雷幾乎打得一顆不剩了,他們不顧一切地到敵人的屍體堆裏去翻撿武器彈藥。他們打退了瘋狂向他們撲來的十幾個敵人,在戰鬥中,吳三羊先是負傷,後又壯烈犧牲。黃繼光和肖登良在悲憤地謀劃如何突破敵人封鎖線時,連指導員冒著炮火來到他們身邊。指導員告訴他們,突擊部隊和增援部隊都上來了,這個火力點無論如何也要消滅掉。
肖登良在找武器彈藥的路上腿部中了敵人好幾發子彈,但他堅持著拖回那挺重機槍,在沒有急救包的情況下,黃繼光撕開自己軍衣替戰友做了簡單的包紮,然後便請求指導員允許他上,指導員知道他也掛了彩,可是時間不容多想,就批準了他的請求,並親自端起重機槍為他掩護。
在敵人探照燈的照射下,敵人的火力向黃繼光集中地掃過來了。黃繼光一動不動地伏在地上,他伏了好久好久,敵人的子彈沒有停射過,指導員向敵人的火力點猛掃著。營參謀長、連長和全連的戰友們都在焦急地盯著黃繼光,多麼希望他還活著啊!敵人的探照燈照啊照,一直照著黃繼光,黃繼光仍一動不動地伏在地上。大概敵人以為這個誌願軍已經死了吧,終於熄火了照了許久的探照燈。
黃繼光向前爬著,悄悄地向前爬著,並且狠狠地甩出兩顆手榴彈,他趁著中心火力點一片煙霧,加快速度向前爬去,在距離敵人還有十來米的時候,探照燈又亮了,黃繼光猛地挺起身子把手雷甩出去。一聲巨響,敵人的機槍啞了。部隊衝鋒的號令就要下了,敵人的機槍又吼叫起來。因為這個中心火力點很大,黃繼光的手雷隻炸塌了半邊,殘存的敵人仍頑固地把罪惡的子彈打出來。
這時黃繼光距離敵人槍眼已經不遠了。但他身上什麼武器彈藥都沒有了,有的隻是一腔熱血,隻是一副鋼鐵般的胸膛!隻見他奮不顧身地躍起身子,張開雙臂,撲向敵人的機槍口,敵人的火舌頓時啞滅。
我軍的衝鋒號隨之響起,為黃繼光複仇的戰友們呼喊著衝上了陣地。至關重要的“零號”陣地重又冋到了我軍手裏。在勝利的歡呼聲中,人們看到,黃繼光英雄的身軀仍嚴嚴實實地蓋在敵人的槍眼上。
黃繼光的名字傳遍了五聖山,傳遍了整個朝鮮,傳遍了祖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英雄事跡,一直流傳著,如今巳流傳了半個多世紀,從20世紀流傳到了21世紀……
黃繼光的英雄壯舉使我們的軍徽更加光芒四射!
在烈火中永生的邱少雲
軍徽閃閃,軍徽照耀著邱少雲。
邱少雲是在朝鮮戰場上湧現出的又一個聞名國內外的戰鬥英雄。
當我們講到嚴守紀律的時候,常常講到邱少雲;‘
當我們講到為了整體的勝利而犧牲個人利益的時候,也常常講到邱少雲。
在我軍龐大的英雄隊列裏,邱少雲是一個個性鮮明的典型。
邱少雲1926年7月12日生於四川省銅梁縣邱家溝的玉屏村。
小山村,窮人家,苦娃子。
爸爸給城裏一個船主拉紙糊口,拚死拚活幹了三個月,該領工錢了,船老板卻不給。邱少雲的爸爸是個有血性的漢子。他領著船工衝進船老板的船艙,掀翻了飯桌,要老板馬上發工錢。在這種情勢下,船老板不吃眼前虧,勉強把三個月的工錢發給了大家。但是邱少雲的爸爸帶頭鬧事的情形,卻讓他刻骨銘心地記下了。終於有一天晚上,船工們都睡下了,唯有邱少雲的爸爸一人坐在船邊上,幾個打手在船老板的指使下,把邱少雲的爸爸捆綁了起來,嘴也被堵住了。打手從他的衣袋裏掏出那幾塊銀元後就把他推進了河裏。就這樣,邱少雲再也沒有見過爸爸的麵。
爸爸慘遭殺害後,媽媽也病死了,哥哥過繼給了別人。家裏的生活重擔就落在了僅有13歲的邱少雲身上。他要養活兩個比他小得多的小弟弟,他得去幹那些遠遠不是他那個年齡的人幹的活計:喂豬,掃院,放牛,挑水,推磨,劈柴,給木匠和泥瓦匠當小工,給人們挑鹽巴,在公路上砸石子,當剃頭匠……他感到生活就像一塊磨盤似的壓在他的頭頂,想要掙紮著翻個身是難上加難。他盼啊盼啊,終於盼到了窮人翻身的那一天!
在解放前夕,邱少雲被抓了壯丁,他所在的壯丁營還沒開上線就被解放軍“解放”了,他親眼見到了被窮苦百姓傳說了無數遍的人民解放軍是個什麼樣兒。他向解放軍傾訴苦水,他要當解放軍的兵,他要替爸爸媽媽報仇,他這個願望是那麼強烈,是那麼不可阻擋。
1949年12月,邱少雲實現了自己的願望,成為了人民解放軍隊伍裏的一員。可是,到了部隊,新兵分配的時候,哪一個班都不情願要他,不是因為別的,隻因為他長得太瘦弱了,誰知道這個瘦弱的兵,是一棵苦大仇深、久經風吹雨打的好苗子呢!
邱少雲是個內向的戰士,他很少和大家在一起說笑,晚會上出節目找不到他,硬把他拉上了台,他也一句話不講,好像被人罰站一樣。特別是有一次,團裏給新戰士燒了洗澡水,連裏組織大家洗澡,別人都去,隻有他死活不去,誰去勸說也無效。大家被弄得莫名其妙,最後是排長下命令,讓他脫掉棉襖,他不得不執行這個命令。原來,他的襯衣上結了一塊塊血痂,衣服都粘在肉上了,排長和戰友們驚呆了。這個新兵竟有這麼大的忍耐性、這麼大的堅忍性!他的傷這麼重竟一句也沒說過,仍然參加每天的訓練,仍然和大家一樣幹活。班長檢討自己太粗心了,自己班裏的戰士傷這麼重,竟然沒有察覺!邱少雲擔心自己的傷被別人發現後,部隊就不要自己了,怕攆他走。排長找來了衛生員,給邱少雲清洗和包紮傷口。邱少雲感受到了人民解放軍大家庭的溫暖。
邱少雲的忍耐性和堅忍性是有名的,在剿匪的日子裏,他的右肩上長了個膿瘡,行軍中出汗多,汗水一泡,衣服再一磨擦,那膿瘡被磨破了,痛得難忍難耐,可是邱少雲一聲不吭,咬著牙挺著,不影響行軍,也不影響打仗。鑽心的疼痛隻有他自己知道。
1951年3月28日,邱少雲所在的部隊跨過了鴨綠江。
在向前線挺進的路上,遇到了敵機轟炸朝鮮老百姓的村子。敵人扔的是汽油彈,許多房屋上麵的稻草都被點燃了。連長下令去搶救朝鮮老鄉。邱少雲聽到一個房子裏有孩子的哭聲,他不顧一切地衝進門檻,一個婦女倒在血泊中,她身邊有一個男孩在哭。在熊熊烈火中,邱少雲抱起男孩就往屋外跑,他把孩子送到防空洞,又折身回去背那個倒在血泊中的婦女。這時,火舌狂卷著,烈火把窗子燒得直往下掉。邱少雲和另一位戰友衝進屋子要去搶救那個婦女時,發現那個婦女已經死了。頭上燒塌的木檁掉下來,把他們擊倒在地。邱少雲昏迷了又醒來,他堅持著把戰友背起來衝出烈火熊熊的屋子……
在一次夜裏往前線運送子彈的路上,卡車過一條臨時搭起的便橋時,邱少雲因為拉住一個差點閃到橋下的戰友,背架上的一箱子彈被甩到了江裏,邱少雲毅然跳到江中去尋找這箱子彈,他說:“一箱子彈能殺死幾百個敵人,祖國人民從老遠的地方送上來,我不能讓它睡在江底。”他不顧戰友的勸阻,在冰冷的江水裏找了好一會兒,終於找到了那個子彈箱。等大家把他和子彈箱拉上便橋時,他已經凍得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
邱少雲的連隊執行運送彈藥的任務,他不計較分派給自己的任務是什麼,而是計較自己幹得怎樣。他的背架上,從背兩三箱彈藥,增加到五箱;從一夜跑三趟,增加到四趟、五趟。他的眼睛紅腫得看不淸道路,就讓走在他前麵的人用繩子牽著他。他是一個特別能忍耐、特別自覺、特別能堅持戰鬥下去的戰士。
1952年10月,邱少雲所在的部隊接受了一項拿下平康和金化之間的391高地,消滅盤踞在高地的李承晚軍隊,將戰線向南推進的任務。391高地與我軍陣地之間,有3000多米寬的開闊地。在這麼寬闊的地域裏,我軍發起衝鋒必然要遭受重大傷亡。為了縮短衝擊距離,出其不意地殲滅敵人,上級決定在發起攻擊的前一天夜裏,把大部隊拉到敵人的鼻子底下,以打它個措手不及。
邱少雲所在營接受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他所在的連隊擔任主攻。幾百人的部隊將在敵人眼皮底下潛伏二十幾個小時,不能有一個人暴露目標,一旦被敵人發現:我軍的意圖,一旦讓敵人知道我軍有這麼多人在它槍炮射程之內,將導致全軍覆滅啊!
在潛伏演練中,邱少雲比別人更用功、更動腦子。除了正課,他還利用休息時間練,練習怎樣走路沒有聲音,怎樣跳躍沒有動靜,怎樣在潛伏中解手,怎樣防止打瞌睡和打呼嚕。出發前,他還帶上了生薑和辣椒,以防備自己困急了,咬上一口。
我們的潛伏英雄們終於按時進入潛伏地域,攻擊的時間就在太陽落山以後。在大太陽底下,敵人有各種觀測儀器,稍有不慎,幾百個人中有一個人一丁點兒不注意,就會全盤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上午10點多鍾,有五個敵人從交通壕跳出來,到山下進行搜索。有一個敵人在搜索中發現了草叢中我軍潛伏的戰土,嚇得開了一通槍之後就慌忙地往回跑。如果這幾個敵人回到他們的陣地,我軍潛伏的圖謀就全落空了。虧得觀察所裏的指揮員果斷地指揮炮火消滅了這幾個敵人,但是山上的守敵還是有一定的察覺,敵人又是打炮,又是用飛機偵察、掃射。我軍潛伏在開闊地上的指戰員們任憑濃煙嗆人,鐵石砸身,紋絲不動。
敵機在飛離這片開闊地之前向草叢扔下一排燃燒彈,烈火四躥。有一顆燃燒彈就落在邱少雲身邊,他腿上的偽裝也著了火。戰友們看到了,想幫他處理,又動彈不得。邱少雲這時如果就地打個滾,或者爬到身後小河溝裏,完全能滅掉身上的火。可是,邱少雲明白部隊潛伏的意義,明白自己處在什麼狀態,明白敵人山上的觀察鏡正對著自己這個方向,假如自己動一動,讓敵人認定這裏埋伏著一個準備攻擊他們的隊伍,成噸的炮彈就會立刻把這裏變成一片焦土。
邱少雲忍著,強忍著,火從他的腿上燒到了腰部,邱雲把自己的兩隻手深深地插進了泥土中……
火舌在邱少雲的身體各個部位逞凶,這個年輕的戰士在無數次戰鬥中,在人民軍隊這個熔爐中,早已被冶煉得成熟和堅強,他為了不暴露目標,為了戰鬥的勝利,為了中國人民和朝鮮人民的最大利益,忍受著烈火吞噬的巨大疼痛,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直到昏迷,直到呼吸停止……
下午5時30分,衝鋒的時刻到了,幾百名潛伏的戰友們一躍而起,在我軍炮火的支援下,隻用20分鍾就把391高地拿下來了。
戰友們無不為邱少雲的壯烈行為所感動。
邱少雲以他獨特的英雄事跡,給我們壯麗的軍徽增添了新的光彩!
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雷蜂
軍徽閃閃,軍徽照耀著雷鋒。
雷鋒是我軍在和平歲月湧現出的一個受到全國人民喜愛的英雄。他是個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貢獻的英雄。他的故事在中國大地上經久不衰地傳頌著。
雷鋒的微笑,是雷鋒最顯著的象征。
雷鋒是舊社會的苦水澆灌出來的一棵給人間帶來溫暖、喜悅的根苗。
雷鋒於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縣安慶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中。六歲那年,父親反抗日本鬼子抓夫,慘遭毒打而死;12歲就做童工的哥哥患了肺結核,又被機器軋傷了胳膊和手指,後又到一家印染坊做童工,因勞累過度,病情加重,無錢醫治而死;不滿周歲的小弟弟病餓而死;媽媽忍受不了生活的重壓,把小雷鋒托付給隔壁六叔奶奶照看,也懸梁自盡了……
小小的雷鋒不到七歲就成了孤兒,在那黑暗的社會裏,掙紮著生存,受盡了欺淩,他盼望著有一天能過上人的日子。
這一天來了!1949年8月,雷鋒的家鄉解放了,雷鋒可以揚眉吐氣了,在暴風驟雨般的土地改革鬥爭中,雷鋒分得了兩畝四分水田,還分得了其他一些鬥爭果實,他還免費進了學校。在學校裏他用六年的時間讀完了九年的課程。1956年,他初中畢業後曾到高級社當記工員、會計,後來被鄉裏推薦到縣裏給縣委張書記當公務員。張書記關心他的成長進步,常給他講革命英雄的故事。有一次,張書記給他講毛主席領導秋收起義時,有一個共產黨員被敵人逮捕了,在敵人嚴刑拷打下,他寧死不屈,慘遭敵人殺害。雷鋒立誌要做這樣的人。有一次,他跟張書記下鄉,路上有一顆螺絲釘,雷鋒隨便地用腳把它踢開了,而張書記卻把它揀了回來。張書記還讓雷鋒在給一個工廠送信時把螺絲釘捎給工廠。張書記對雷鋒說:“一顆螺絲釘,別看東西小,缺了它也不行。”雷鋒牢牢地記住了這個螺絲釘的事情,後來他延伸地用到了革命工作的分工,把它鍛製成一句經典的格言。
雷鋒在團山湖農場開過拖拉機,在鞍鋼開過推土機,他不怕吃苦,勇於鍛煉,正如他在日記裏寫的:“不經風雨,長不成大樹;不受百煉,難以成鋼。迎著困難前進,這也是我們革命青年成長的必由之路。有理想有出息的青年人,必定是樂於吃苦的人。”他珍惜青春的時光,決心讓青春閃爍出異彩。他這樣讚美青春:“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隻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遊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
小時候,家鄉來了一支人民解放軍的隊伍,雷鋒磨著連長想當兵,可他當時還沒有槍高,年紀太小,隊伍不可能收留他。10年後,雷鋒在鞍鋼應征報名,要求入伍。他留給接兵幹部最深的印象是,代表新兵發言,首長問他叫什麼名字,他回答得是那麼幹脆、響亮:“雷鋒一一打雷的雷,衝鋒的鋒!”待上台發言按照事先寫好的講稿剛講出個開頭,手裏的稿子就被風刮亂了,他索性把稿子折起來揣到褲子口袋,即興地講了一番話,贏得了在場的首長和同誌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1960年1月8日,是雷鋒當兵的第一天。這一天,他穿上了草綠色的軍裝;這一天,他的軍帽上綴上了一枚莊嚴的軍徽。雷鋒知道這軍徽的來曆,他知道這軍徽的光榮。他決心為這軍徽增光添彩。他在當兵第十天時,給自己題寫了這樣的警句:
雷鋒同誌:
願你做暴風雨中的鬆柏,
不願你做溫室裏的弱苗。
雷鋒確實是暴風雨中的鬆柏,他練投彈,練杠子,無論有多少意想不到的閑難,他都咬牙堅持下去,最後的勝利是屬於他的。
雷鋒是非常有毅力的人,他見縫插針地組織全班學習毛主席著作,並形成製度;他創造性地提出了釘子精神,他說:“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麵一個眼子也沒有,怛釘子為什
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由此看來,釘子有兩個長處:一個是擠勁,一個是鑽勁。我們在學習上也要提倡這種‘釘子’精神,善於擠和善於鑽“。
在抗洪搶險的鬥爭中,雷鋒帶病堅持奮戰在溢洪道,與咆哮的洪水搏戰,榮記二等功一次;在人民群眾敲鑼打鼓慶祝人民公社成立的時候,他把自己長年累月積蓄的錢取出來,一半送到人民公社黨委辦公室,一半郵給了災區;平時,他連一瓶汽水也不舍得買。連隊發夏裝,每人兩套單軍裝,兩套襯衣,兩雙鞋,而他隻領一套軍裝,一件襯衣,一雙鞋。他把剩下的一套給國家節約了。他自己的津貼費,除了交團費和買肥皂外,隻買書用一點,其餘的都存在儲蓄所裏。他心裏有自己的追求: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誌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誌看齊。”
見先進就學,見後進就幫。在國家困難時期,人們吃不飽肚子。一天,雷鋒帶著戰友上山打草,有人把帶的午飯提前吃了,到了開飯時間,躲到一邊去了。雷鋒勒勒自己的腰帶,把飯盒送到那個戰友跟前,硬說自己胃疼吃不下,請他幫幫忙。他在實踐著一段名言:“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詩人賀敬之在他著名的詩篇《雷鋒之歌》中這樣唱道:“雷鋒啊,/你雖然不是/在炮火連天的戰場上/戰鬥衝鋒,/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你卻是真正的/勇士啊一/你永遠在/高舉紅旗,又向前進攻!/在我們革命的/萬能機床上又雷鋒一/你是一個/平凡的,但卻/偉大的一/永不生鏽的螺絲釘!/哪裏需要?看雷鋒的又飛快的/腳步!/哪裏缺少?/看雷鋒的/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