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5章 “同學聚會”跟帖之回應(1 / 1)

現今,在網絡發文,其後麵跟帖兩極分化比較常見:一邊人聲鼎沸、熱火朝天,一邊門可羅雀、泠泠清清。近一年來,我的帖子基本都是後者,故每遇到有回應的,一般都積極答複,不單純出於“禮尚往來”的客套,並有借此誇大自我網絡行為的“主義”。下麵是針對“天涯論壇”之“微論”之“水晶城堡”之中,我的《“同學聚會”之聯想》一文,後麵跟帖的回應。上午書罷,下午再讀,尚覺得意猶未盡。故略加修飾,獨立成篇,混淆視聽。

《“同學聚會”之聯想》一文的副題“認知、敬畏和自律”原為其標題。盡管,其副題更能體現本文用心之所在。但是,僅以此作標題,不免空泛,一般不容易引起讀者的興趣和注意。

近一年來躋身天涯論壇,除個人博客外,所謂主貼、副貼,都僅是一味帖文,能夠參與互動的主要在“水晶城堡”。至於其原因,明裏暗裏我自己都直言不諱過,近似偏見,再多言也無益。眼下,隻想多說一點:在我直覺上,一直以為現今活躍論壇者,八零後、九零後居多;但也就是通過天涯幾個“微論”的瀏覽後,才認識到五零後,尤其六零後,也占了極大的部分;而七零後,卻始終較少了一些。

單說七零後,當下的年齡段也就在35-45期間。就我個人而言,在這樣一個年齡段上,正是剛走上行政崗位,而且於新世紀伊始,也是國內醫療行業混亂無序的第一個高峰階段。那會兒,一方麵,行政管理上各醫院“創級別”完成後不久,而“醫療綜合評價”尚在醞釀中,在醫院內部正處於計算機化飛躍式普及之際,僅是管理製度和操作規範上的繁文縟節,便已經弄得從整體組織到各類人員上下,均措手不及,且怨聲載道;另一方麵,社會上專治疑難雜病的個體性質的門診或醫院雲湧林立,而所謂“新特藥”更是從品種到價格上日新月升。就我所在科室的崗位和職能,一者醫療糾紛和日常工作,鬧得心緒不定、焦頭爛額;二者來自上級主觀部門及其諸多等級分管領導的俗務,壓得晝夜不寧、心浮氣躁。也就在如此環境下,恰逢公共網絡家庭化,且“自由”論壇風起。在由來已久的書寫習慣和當時心緒的驅動下,凡我自己可以把握的業餘時間,基本都用在了網絡寫作上麵。此刻,無論在“天涯”還是其他網站上,我所粘貼文字的大部分都是那一段時期,大約十年左右的東西,尤其所謂小說樣的。所以在此說這些話,目的就是希望現今活躍在論壇或微論上的寫手和網友,珍惜網絡這一舞台,無論從事何樣工作、處於何種環境、出於怎樣思考,在大膽去書寫、爭鳴和思辨之中,更要善於從中練就自我的生存技巧、修養、思路和境界……由此,起碼調整自我心態,且不論給他人或外部環境可能帶了什麼效果,就自身、家庭和內部生活能有一份緩釋、舒暢和坦然……都要比把“風華正茂”的時光投入其他俗務、玩意上,會更為難得和可貴;而且,步入老年後,也會有更多些的人生真滋味。

近來我的兩篇關於“同學聚會”的話題,在“天涯”之所以沒有局限在個人博客,而發在“水晶城堡”上,也是希冀這一苑地,在斑竹、讀者甚至哪怕僅是“過客”之間,從這裏可以看到或領悟到社會生活的點點麵麵,相互啟發、借鑒和提升認知能力,無論對於藝術創作還是實際生活都一定是有益而無害的吧。

在此,一並感謝“天涯”讀者的惠顧,也深望圍繞言論文字不吝批評、賜教!

最後,因為在創世中文網上見到最多的是“玄虛”“穿越”“鬼怪”樣式的小說。由此,也讓我反思很久以來對此類作品的反感情緒。於是,閑暇重拾《聊齋誌異》,並極力解讀吳承恩其人及其作品《西遊記》。而如此學習之中,卻沒能根本轉變我自己過去的一些想法和觀點,反而愈發看淡了眼下類似作品的未來。至於原因,卻非一言以蔽之可以涵蓋,僅於此轉抄《西遊記》開篇中的一段情話,作為本文結束語。與其說借古諷今,毋寧言現在依然。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2014年11月6日星期四草於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