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7章 工作經曆之一瞥(2 / 2)

立冬後,麵臨即將紛至遝來的聖誕節、元旦和春節,甲午年就要畫上句號了。回首這一年大部分的時光和作為,我愈發堅信並坦然地暢言去年此季選擇的明智。其實,就寫作而言,“文以載道”本該沒有什麼是非對錯的,如果執意說“有”,其中的芥蒂和紛爭隻能出在那個“道”上。而“文如其人”貌似如同“文以載道”一樣也有同樣的說法和問題,但事實上“文如其人”卻要更複雜一些。單就年齡而言,二十、三十、四十、五十歲頭上,書文立論闡述,除了邏輯性和嚴謹程度方麵會有一些明顯差距外,所謂一家之言,而這裏的“言”並非一定是係統理論或學說,卻一定要是真情實感的話。單就“真情實感”的言辭話語,“年齡”絕對不是判斷其“對錯”的標準和依據。但是,在不健康的社會裏卻有一種特別不健康的現象,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謂的“老成持重”不過就是變得“油腔滑調”或措辭文句,甚至整個文書內容或方式上,也就是更會用“曲筆”“映射”“隱喻”的筆調和策略了。而此種格調,盡管有其諸多方麵的壓力和理由使然,但讓外行人來看,與其說是在喚醒人性的認知和覺悟,毋寧說是為了顯示個性思想文化“懂事”的水平達到了何等程度,進而可以贏得某些同好,尤其是權勢人物的賞識;至於隨之而來的“名利色權”之利益,其作者究竟是如何對待的呢?在此等層麵上的個人表演,有史以來卻才是吐沫星子特多的地方,也是“文如其人”經常是即難以自圓其說,亦不好蓋棺定論的門檻。

近來,APEC會議的光輝雖然衝淡了暮色下的霧霾,但我自己依然沒有散步的興致,更樂意於洗漱前舉舉啞鈴,權當應付媳婦要求減肥的健身。隨後,便翻看著《西遊記》,靜候瞌睡蟲一步步占領陣地。不過,僅是如此讀來讀去,總也忍不住一次次地回過頭來找到如下詞句,暗自品咂琢磨起來: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隻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這兩日,市內單雙號限行,每日交替換車送媳婦上班的路上,麵對“最近又寫什麼了?”的詢問,才意識到其實我自己尚未擺脫“聚會”情節的糾結,內心依然堵著一些東西遲疑不決、欲言又止。於是,不妨真格像醫生一樣,拿起“柳葉刀”從解剖自身開始吧。

(2014年11月11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