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前:《草木人生》是我近來涉足“起點中文網”時,按其網站規定上傳作品中即興起得一本短篇文集的名字。但由於剛進入新的環境,一些章節管理要求上尚沒有弄清楚,原本想進一步解釋一下此本書名的來由及其大致內容如何。然而,忙活大半天寫完後,卻不知道如何插入原有章節中了。故轉來此地,希望有轉戰“起點”的網友們,有所借鑒吧。
自家庭電腦上網到網絡論壇上發文,粗算起來也有十多年了。僅在甲午年伊始,源於天命之年的懷恐,加之工作環境的變動,才決意把以往三十多年來自以為可歸類詩歌、散文、小說樣的閑暇文字,給予係統整理出來。由此,在自己熟悉的幾家網站(如“天涯”“紅榜”“網易”等)進行分類粘貼或轉發文章中,才獲悉像創世、起點、縱橫等諸多中文小說網,已經將網絡電子圖書來代替傳統模式的閱讀、購書或出版了。雖然,近些年來也不斷從大眾媒體中耳聞目見一些網絡寫手顯赫的業績,但從我個人認識上一直對網絡閱讀的方式心存偏見,更寄希望由網絡文字轉為紙質文書,才有益於一個人思想認知能力的真實提高。所以,一年來,一方麵與圖書出版中介嚐試了合作出書;另一方麵也在“創世”中文網頁上,迎合電子圖書的要求,歸類設計版麵和內容。眼下,這兩方麵的努力雖均未見成效,但從中看到和學到了許多現代圖書市場化的真相、思路和新觀念。
古人雲:窮則思變。
別林斯基有言:不幸乃人生最好的大學。
生活中,凡意欲自身進步提高的舉止行為,遇到挫折和失敗應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立冬後,於年末歲首慣常“歸納總結”的情節中,通過網絡查詢後,決定立足“起點中文網”一試身手。於是,在其處注冊後,才逐漸發現如同到任何陌生地方一樣,貌似大同小異的天地,卻有顯著不同的規矩方圓。
類似其他中文小說網站的要求和規定,在“起點”新建作品時,也必須不能出現雷同的書本名稱。單就一本書的名子而言,無論獨立的中長篇小說,還是短篇小說彙編或散文、詩歌文集,在常識上其名稱應符合內容的精要。然而,在現今電子圖書的上傳中,通常作者挖空心思、刻意設計的作品名稱,一般都會遇到“已占用”的尷尬,而不得不即興發揮,於反複替換性嚐試後,才能通過一個其實更偏重“機選”性質的書名。也正是在這樣一個過程中,隨即誕生了我的一本短篇小說文集《草木人生》。
順應《草木人生》名稱含義和此書三萬字以上的規格要求,也迫使我在遴選內容上,把以往作品中能夠反映百姓生活的短篇小說,共九篇,進行了分章目錄;並於“作品相關”卷章中,除本篇簡介外,亦列出原本在個別短篇中附帶的前言或後語,以方便讀者的查閱和批評,
因初步“起點”,不足之處,深望編輯或網友不吝指教。
(2014年11月19日草於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