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蝶黯然道:“迎佛骨祭典,百年難逢,臣妾想藉此機會,替夭折的小皇子祈福積德。願小皇子往生極樂,免那六道輪回之苦。”
提起小皇子,太後也不禁觸動心神,難過的道:“哀家的孫子呀。好吧,就依你之請。反正哀家一人去整理,也實在太過費神了,有你在旁幫著打點,也可省些心力。”
彩蝶得了令,心喜的謝道:“多謝太後成全。”
急步走到皇宮宗室廟堂之外,彩蝶吩咐苓心在此把風後,悄然走入廟堂,密會早已等候在裏麵的段韜。
段韜見她來了,忙問道:“怎麼樣了?”
彩蝶點頭道:“我已經取得了太後的信任,我會幫著整理先皇的遺物。”
段韜點了點頭,開始沉思起來。
彩蝶追問道:“如果密詔真的藏在遺物當中,為何太後不早早將它毀掉,要等到今時今日才如此大費周章呢?”
段韜大膽的推測道:“我猜太後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彩蝶疑惑道:“不能?怎麼不能?”
段韜解釋道:“若密詔果真藏在遺物當中,而遺物又封存於國庫之中。那就算是貴為太後,也不能妄開國庫,說毀就毀。若太後要行此事,必然要有一個說法才好。”
彩蝶恍然大悟道:“對,迎佛骨,正是一個說法。”
段韜點頭道:“對,就是這個話。”
彩蝶神色凝重的道:“十多年的秘密是藏在太後內心的一根刺,本來早已平複、淡忘,卻因為靖王的出現,又再次被挑起來了。”
在田宗的陪同下,太後帶著彩蝶、潘媽媽和藏珍庫女史走進了藏珍庫之中。隻見先皇遺物幾乎放滿了整個藏珍庫,包括先皇衣冠、戰袍、書畫、大量玉器、花瓶、杯碟等等……
太後邊一一細看,邊懷緬的道:“這是先皇愛用的三腳酒杯。——這夜光珠是西域朝貢之物。——這盆子母蘭花,先皇臨終還愛不釋手,一定要列入祭品之列,記著了?”
女史隨在太後身旁,按著太後所言,如實記錄下被選為祭品的遺物。
而彩蝶則聽著太後的話,留神細看著每樣先皇遺物,對太後所提及之物,更是用心觀察。
待日落西斜之時,女史手上的清單已列得密密麻麻,可見被選中的遺物之多。
太後疲累的歎道:“也差不多了,就這樣吧。”
田宗聞言,問女史道:“都記下了嗎?”
女史點頭道:“都詳細記下了。”
太後又在旁吩咐道:“這些東西封存太久,都已經落得滿是灰塵了。記得好好清理幹淨,才好獻於祭典。”
女史得令應道:“是。”
田宗接著吩咐道:“太後選的祭品,微臣會整理清單,待太後及皇上批閱。至於沒有選中的遺物,則照舊封存於國庫之中。”
太後讚同的道:“很妥當,有勞田大人了。”
待太後走後,彩蝶仍留在藏珍庫中,幫著女史整理被選中的祭品,並趁機細察有可能藏有東西之物,如寶盒、酒杯底下,或者是花瓶之內等等。
女史邊抹拭著母子蘭花,邊歎道:“這盆蘭花可算匠心獨具,做了祭品真是可惜了。”
彩蝶記得太後說過先皇臨終時對此物仍是愛不釋手,故上前問道:“如何獨具匠心?”
女史解釋道:“你看,這盆蘭花以寶石珍珠琉璃點綴而成,花瓣精細得像真的一般,紋理也清晰可見。聽說當年先皇命工匠精心打造,預備送給靖王和德妃,可惜德妃無福消受……”
彩蝶聞言,接過此物細看,見花盆乃瓷盆,底為方形,盆內填塞泥土,可以收藏密詔,故清清喉嚨道:“累了一日,真是有些渴了。”
女史忙笑道:“娘娘先在這裏整理,奴婢去給娘娘倒碗茶來。”
說著,出去為彩蝶張羅香茶。
彩蝶則趁機麻利的翻查母子蘭花,並拿案頭的木尺翻鬆了盆中的泥土,把蘭花小心的掘出,翻開泥土細看,甚至把瓷盆翻了個底朝天,卻仍然是毫無發現。
難掩失望之情的彩蝶,也隻得苦歎道:“什麼都沒有。到底在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