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作為報社的掌門人,他必須具備一種高瞻遠矚的眼光,未雨綢繆。
經過一年左右的調研之後,他們創辦了《險水都市報》。
《險水都市報》創刊之後,銀尚橋從《險水工程報》抽調了兩名骨幹,即伊彪與龔明強,前者主抓經營,後者把關采編。管理層的基本框架搭好了,但員工的招聘卻遇到了難題。伊彪與龔明強原想從主報 “挖”幾個人過來,奈何主報的人嫌子報的“廟”太小,工資獎金沒有主報的高,因此竟沒有一個人願意給他倆捧場。見此路不通,他們馬上提出到高校物色一批應屆畢業生,道理很簡單:應屆畢業生雖然經驗差一點,但有闖勁,有激情,不怕碰釘子。
李向澤就是這批被物色的畢業生之一。
一心想盡快做出成績的李向澤,來不及欣賞遊興市的山山水水,一頭便紮進了工作之中。很快,一條大魚浮出水麵。
羅娟是報社的編外業務員,她自己開有一家花店。由於羅娟人長得漂亮,性格開朗活潑,社交麵廣,既有混跡於市麵的無業人員,也有地位顯赫的高官巨賈,因此前去她店裏買花的人不少。伊彪就是她的老主顧之一。經過幾次交往之後,伊彪對伶牙俐齒的羅娟非常感興趣,於是以一種玩笑的口吻邀請她加盟報社,誰知羅娟竟一口答應了。就這樣,羅娟平時打理自己的花店,必要的時候,會給報社拉來一單、兩單廣告,自己從廣告中分享一筆提成。這種合作方式讓雙方都很滿意,於是一直得以維持著。
在羅娟龐大的人際網裏,有個叫黃顯富的律師。黃顯富在遊興市司法界小有名氣,原因是他脾氣倔、性子軸,有些別的律師避之不及的案子他敢接。前段時間,他就接了這樣一個案子:遊興市600名的士司機狀告出租車公司,要求公司退還巧立名目的管理費,並將出租車的產權從公司轉到自己名下。由於這個案子牽涉到了政府的部分職能部門,有些律師一看難度太大,就找各種理由拒絕受理。幾番輾轉之後,司機們找到了黃顯富。黃顯富毫不猶豫地接了下來。他原本想通過媒體造一造聲勢,讓輿論偏向於司機這邊。可是,遊興市的報社、電台與電視台,無一例外地對此事保持了沉默。黃顯富知道羅娟在《險水都市報》兼職,因此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跟她談了此事。考慮到黃律師是自己的一個老主顧,羅娟同意跟報社的領導反映情況,爭取讓報社介入進來。
李向澤初到遊興市,沒有什麼信息來源,從羅娟口中聽到這件事情後,如獲至寶,立即著手采訪。遊興市的出租車不是太貴,起步價5元。因為遊興市是個中等城市,跑完全城,也不會超過60元。李向澤攔住了一輛的士,上車之後,並未表明身份,隻當自己是一個外來旅遊的客人,想看看遊興市的風景。
“師傅,開出租車挺賺錢的吧。”李向澤問。
“賺錢,可都是給別人賺了!”師傅憤憤地說。
“哦,怎麼說呢?”
“每個月正常的工商地稅、客運管理費就不用談了,還要給公司上交1000元左右的管理服務費。公司在哪裏為我們提供管理服務了?出了事是我們自己理賠,日常的培訓與學習是出租車協會組織的。公司所謂的管理,就是通知我們每個月什麼時候交錢。”
“讓的士車掛靠在出租車公司下麵,可以規範管理呀,有什麼不妥呢?”
“問題就在這裏。車是我們自己掏錢買的,經營權也是我們自己掏錢買的。就拿我的這輛富康來說吧,買車辦牌照買經營權共花了22萬,是我個人掏腰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找親朋好友借的。遊興市政府規定:個人申請取得本市城區出租車經營權,應當委托企業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投標或競買。所以經營權隻好委托遊洋公司購買,但8萬元的經營費還是由我出。結果,不僅經營權歸遊洋公司所有,而且連車的所有權也成了遊洋公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