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訴冤情司馬兵退?贈寶杯暗約婚姻(3 / 3)

魂消江畔草,腸斷月落時。遂矣欠乃一聲,搖動雙棹,竟奔武昌而來。

不一時來到武昌,把舟泊在江畔,懷揣寶杯,下了漁舟,竟奔江夏縣而來。正值縣衙公差在門前伺候,老爺到帥府麵禮。忽見一女子走進衙來,公差等忙喊道:“你這女子望那裏走?你走錯了門,這是知縣衙門。”鳳蓮聞言,停步曰:“我是入衙署投親的。奉煩眾位班長代奴稟知老爺、太太,就說有內親麵見老爺、太太。”眾役問道:“你是老爺太太什麼內親?”鳳蓮說:“我是太太娘家侄女,前來投親。”公差聞言,進去遂稟二爺。二爺田明聞言曰:“命那好進來。”公差將鳳蓮領進衙內。二爺田明問曰:“你這女子,孤身前來投親,何人是你至親?”鳳蓮曰:“官宅太太是我姑母,我是太太娘家侄女。”田明聞言搖首說:“老爺太太本是山西太原府人氏,況且口音不對,快快走出。那個與你傳稟!”鳳蓮說:“我有兩名言語,煩你稟知太太,太太必然令我進見。”田明問:“那兩句言語,要你說明。可傳稟必傳稟。”鳳蓮曰:“若要重相逢,蝴蝶杯為證。”田明聞言暗思:“這蝴蝶杯乃是老爺傳家之寶,他因何知曉?”其中必有因由。我且傳稟一聲,看事如何?”遂轉身進後宅去了。

知縣田公正在要起身到帥府辯理去。忽見家院田明慌忙進來稟道:“外麵來一女子,口稱是太太娘家侄女,前來投親。小人不敢不稟。請老爺太太定度,令他進來否?”太太聞言,心中納悶,曰:“老身娘家並無侄女。縱有親眷,路途遙遠,也來不到此間。想必是他錯投了衙門,也是有的。”田明說:“回稟太太,那女子言道他有兩句言語,他說‘若要重相逢,蝴蝶杯為證’。”老爺太太聞言一怔,田老爺曰:“這蝴蝶杯乃是我家傳家之寶,如何落在女子之手中?”太太曰:“哦,是了。想必是小兒帶出去避暑,也是有的。其中必有原故,喚他進來,問個明白才是。”田公遂吩咐田明:“領那女子進見。”

不移時,將鳳蓮領進後堂。鳳蓮雙膝跪倒,口呼:“大老爺,民女有大冤枉,叩求大老爺與民女作主。”田公忙問:“你這女子,適才家人報道是太太侄女,為何又喊起冤來?自稱是民女,這又是前言不答後語,卻又何說?”鳳蓮口尊:“大老爺,民女有殺父冤仇,未撾鼓,方冒稱是太太的侄女,混進衙來。叩求青天大老爺與民女作主報仇!”太太見喊冤女子貌美如天仙,遂口尊:“老爺,我看此女非等閑之人!有何冤枉,令他訴來才是。”田公曰:“你這女子,把狀紙呈上來。”鳳蓮曰:“民女無狀紙,是無人敢寫,是口兒訴。”田公曰:“訴上來。”鳳蓮曰:“民女家住本縣西關外。民女名胡鳳蓮,父名胡宴,父女指著打魚為生。

帥府之子買魚,我父反被毒打,多蒙田少爺相救,致藏舟。”等訴了一遍,“令民女持此寶杯投縣明冤。”太太問:“我兒何時上舟?何時下舟?”鳳蓮曰:“午時登舟,四更上岸。”太太曰:“老身有句不便之言,大姐莫怪。你二人皆在青春,同在小小孤舟不便。我那兒子雖是讀書之人,非是柳下惠之賢,你若說出實言,方與你父伸冤。”鳳蓮正色曰:“他雖是孤男,乃是逃難之人;民女雖是孤女,乃是含冤之人,豈肯作那苟且無恥之事?”遂把蝴蝶杯現出。太太見民女現出杯來,知是兒子私定姻緣,不由笑逐顏開,喜不自禁。曰:“兒媳快起來。”用手拉起。隻見家院慌慌張張進來稟道:“外麵來了帥府差官,聲稱鎖拿老爺,赴三法司到案!”大家聞報一怔。

不知後來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