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紅樓夢》之精神1 (1)(1 / 2)

【原文2-1】

裒伽爾[1]之詩曰:

“Ye wise men, highly ,deeply learned,

who think it out and know,

how, when and where do all things pair?

Why do they kiss and love?

Ye men of lofty wisdom,say

what happened to me then,

search out and tell me where, how, when,

and why it happened thus. ”

譯文:嗟汝哲人,靡所不知,靡所不學,既深且躋。粲粲生物,罔不匹儔,各齧厥唇,而相厥攸。匪汝哲人,孰知其故?自何時始,來自何處?嗟汝哲人,淵淵其知。相彼百昌,奚而熙熙?願言哲人,詔餘其故。自何時始,來自何處?[2]

裒伽爾之問題,人人所有之問題,而人人未解決之大問題也。人有恒言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惡。” [3]然人七日不食即死,一日不再食則饑。若男女之欲,則於一人之生活上,寧有害無利者也,而吾人之欲之也如此,何哉?吾人自少壯以後,其過半之光陰、過半之事業,所計畫、所勤勤者為何事?漢之成、哀,曷為而喪其生[4]?殷辛周幽,曷為而亡其國[5]?勵精如唐玄宗,英武如後唐莊宗,曷為而不善其終[6]?且人生苟為數十年之生活計,則其維持此生活,亦易易耳,曷為而其憂勞之度,倍蓰[7]而未有已?《記》曰:“人不婚宦,情欲失半。”[8]人苟能解此問題,則於人生之知識,思過半矣。而蚩蚩者[9]乃日用而不知[10],豈不可哀也歟!其自哲學上解此問題者,則二千年間,僅有叔本華之《男女之愛之形而上學》耳。詩歌、小說之描寫此事者,通古今東西,殆不能悉數,然能解決之者鮮矣。《紅樓夢》一書非徒提出此問題,又解決之者也。

【注釋】

[1]裒伽爾:今譯伯格(1747-1794年),德國詩人。

[2]這首詩用現代語言來翻譯的話,大意是:

智者啊,你們的學識高深而淵博,

你們可想過,可懂得,萬物是在何時、何地,又是如何交合的?

他們是如何地彼此愛撫,彼此觸摸,又為什麼會這樣呢?

智者啊,你們倒是說說,

我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

請搞明白,請告訴我:這是何時發生的,何地發生的?

又是如何發生的,因何發生的?

[3]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惡:出自《禮記·禮運》,原文還有下半句: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人的大欲與大惡既是政治家、思想家永恒關注的問題,也是宗教家永恒關注的問題,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裏大談解脫之道,根底上也是由對這大欲與大惡的思考中來的。

[4]漢之成、哀,曷為而喪其生:“漢之成、哀”即漢成帝和漢哀帝。漢成帝是曆史上有名的好色之君,《飛燕外傳》的男主角,寵愛趙飛燕、趙合德姐妹,荒淫無度,還留下了一句名言,說趙合德的懷抱是“溫柔鄉”,並感歎說:“吾老是鄉矣,不能效武皇帝求白雲鄉也。”(白雲鄉比喻仙境,漢武帝一生都在求成仙,漢成帝卻比較“腳踏實地”,認為美女的懷抱比成仙更加值得追求。)漢成帝用生命實現了他的理想,綏和二年三月,已經被女色掏空了身體的他暴死在趙合德的懷裏。

漢哀帝是漢成帝的繼承人,他原本是個知書達理的大好青年,有鑒於漢成帝的荒淫,他在即位之初也很想施展一番作為,但無奈有心無力,最後隻好自暴自棄,也到聲色犬馬之中尋找寄托去了。

漢哀帝為我們留下了一個著名的典故:斷袖之癖——男寵董賢和漢哀帝一起睡覺,漢哀帝先醒了,必須起身上朝,但發現衣袖被董賢壓著,他不忍叫醒董賢,就輕輕地割斷了衣袖。漢哀帝和董賢是古代同性戀的楷模,董賢因為擔心漢哀帝身體不好(漢哀帝即位之後得了痿痹之症),永遠貼身服侍,放假也不離開。而漢哀帝對董賢更是傾盡一切,甚至打算讓董賢來做皇帝。董賢並沒有被愛情衝昏頭腦,果斷地拒絕了。漢哀帝的身體也一直沒能好起來,在位不到七年就去世了,年僅二十五歲。

[5]殷辛周幽,曷為而亡其國:殷辛即商紂王,商朝的末代國君。在傳統的認識裏,他和夏朝的末代國君夏桀並列為昏君的典範。據說紂王沉迷酒色,寵愛美女妲己,還搞過著名的酒池肉林,使男人和女人們在其間裸體相追逐。但至少從孔子的學生子貢開始,就對紂王是否真有那麼壞已經產生了懷疑。顧頡剛在1924年寫過一篇《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把被視為原始材料的《今文尚書》裏所述的紂王的罪惡梳理了一遍,發現也隻有酗酒、不用貴戚舊臣、進用小人、聽信女人之言、相信上天保佑自己、不留心祭祀這六大罪狀,遠不如戰國傳聞中的那麼誇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