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肥料的使用:果樹大多是生命周期長的木本植物,有其突出的需肥特點。在幼樹生長期、初結果期、盛果期和衰老更新期等各時期,對營養的要求不同,因而施肥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幼樹生長期是果樹營養器官大量形成的時候,對氮、磷較敏感,要注意施用氮、磷肥;到盛果期,則要求優質豐產,提高商品價值,要注意氮、磷、鉀的適當配合,並且要注意補充鈣和微量元素。果樹樹體從小到大,施肥量也要相應增加。在一年周期內,果樹既有營養生長,又有生殖生長,施肥時兼顧這兩方麵的關係,可以使樹勢生長健旺,果實優質豐產。果樹能儲藏營養,當年施肥,既要考慮樹體上年的營養水平,又要考慮是否滿足果樹當年生長、結實需要及對翌年的影響。
在保證水分和糖類供應的同時,一定要考慮有機肥和無機肥的配合,氮、磷、鉀肥的配合,大量營養元素、微量營養元素和稀土微量元素的配合,要根據果樹年周期中的需肥規律,在其對某元素最需要的關鍵時期前施入。氮肥淺施,磷、鉀肥最好與有機肥混合,施於根係集中分布層。有機肥需經腐熟和無害化處理,提倡使用沼氣肥和葉片營養診斷配方施肥。
限製使用含氯化肥和含氯複(混)合肥,禁止使用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城市垃圾或含有重金屬、橡膠的垃圾。
5)水分管理:
a.灌溉:要求灌溉水無汙染。果樹在枝梢萌動及開花期和果實膨大期對水分敏感。此期應保證水分充足供應。
b.排水:及時清淤,疏通排水係統。多雨季節或果園積水時通過溝渠及時排水。果實采收前多雨的地區還可通過地膜覆蓋園區土壤,挖深溝排水,降低土壤含水量,提高果實品質。
6)病蟲害的防治與農藥的管理: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蟲、雜草害的發生規律和經濟閾值,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有效控製病、蟲、雜草危害。
a.農業防治:選擇抗性強的品種,栽植優質無病毒苗木;通過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控製負載等措施保持樹勢優壯,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保證樹體通風透光,造不利於病蟲草害發生和有利於各類天敵繁衍的環境條件;清除枯枝落葉,刮除樹幹老翹皮,翻樹盤,剪除病蟲枝果,減少病蟲源,降低病蟲基數。
b.物理防治:根據病蟲害生長繁殖規律,采取糖醋液、燈光、色彩黏著劑、防蟲網、人工或機械捕捉等方法誘殺害蟲。
c.生物防治:害蟲天敵,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謝物,均可以用於生物防治。
d.化學防治:果樹生產環節中不得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劑、狄氏劑、汞製劑、砷類、鉛類、敵枯雙、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強、氟乙酰鈉、毒鼠矽、甲胺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硫磷、甲基柳環磷、治螟磷、內吸磷、克百威、涕滅威、滅線磷、丁環硫磷、蠅毒磷、地蟲磷、氯唑磷、苯線磷等。
允許使用滅瘟素、春雷黴素、多抗黴素(多氧黴素)、井崗黴素、農抗120、中生菌素、蠟蚧輪枝菌、瀏陽黴素、華光黴素、蘇雲金杆菌、蠟質芽孢杆菌等微生物源農藥防治真菌、蟎類和細菌病害。允許使用除蟲菊素、魚藤酮、煙堿、植物油、大蒜素、印梯素、苦探、川棵素等植物源殺蟲、殺菌農藥。允許使用硫懸浮劑、可濕性硫、石硫合劑、硫酸銅、王銅、氫氧化銅、波爾多液等礦物源殺蟎殺菌劑農藥。
任何農藥產品都不得超出農藥登記批準的使用範圍。嚴格控製農藥的安全間隔期、施藥量和施藥次數,注意不同作用機製的農藥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害蟲、致病菌產生抗性。
(3)樹體管理
1)整形修剪:
a.整形:根據果樹不同樹種的生長結果習性、栽培管理製度、土壤及氣候條件,在休眠期和生長季,通過修剪和撐、拉、摘心等方式,使骨幹枝按計劃的方位和角度形成,維持良好的樹形結構。
就樹形而言,總的來說仁果類果樹多采用疏散分層形、紡錘形,核果類果樹多采用各形式開心形,蔓性果樹以棚架或籬架形為主,而常綠果樹主要是各種形式的圓頭形。
整形修剪必然要因時、因地、因固樹種品種和樹齡不同而異,以良好的肥水條件為基礎,以防治病蟲做保證,達到通風透光、立體結果、省力增效的目的。
b.修剪:幼樹和初結果樹修剪要以培養樹形骨架、迅速形成樹冠為目的,要輕剪多留,千方百計開好角度,平衡樹勢,理順主從,培養樹形骨架,加快長樹。
盛果期修剪及時回縮結果枝組、落花落果枝組和衰退枝組。剪除枯枝、病蟲枝。對較擁擠的骨幹枝適當疏剪開出“天窗”,將光線引入樹冠內膛。
(4)花果管理
1)控花、促花:冬季修剪以短截、回縮為主;進行花前複剪,強枝當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抹除畸形花、病蟲花等。在秋季采用環割、斷根、拉枝、控水或施用促花劑等措施促進幼、旺樹花芽分化。
2)疏果:提倡人工疏果。第一次疏果在第一次生理落果後,隻疏除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密弱果;第二次疏果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結束後,根據葉果比進行疏果。
3)果實套袋:提倡果實套袋。套袋可有效地保護果實免遭病蟲危害、空氣和藥劑汙染及枝葉磨傷,使果皮光潔、細嫩,色澤鮮豔,減少鏽斑,且果點小而少。套袋適期為生理落果後。套袋前應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情況對果園全麵噴藥1~2次。噴藥後及時選擇生長正常、健壯的果實進行套袋,同時疏除小果、病蟲果、畸形果、密弱果。紙袋應選用抗風吹雨淋、透氣性好的果實專用紙袋。果實采收前15天左右摘袋。
(5)果實采收及商品化處理
1)果實采收:鮮銷果實在基本成熟時采收,不耐儲運的早熟品種或有後熟過程的品種,適當早采,晚熟品種盡可能晚采,核果類果實在達到品種固有品質時采收。采果時要輕拿輕放,減少人為操作和機械損傷。
2)商品化處理:果實商品化處理技術包括預冷、洗果、防腐、防病處理、打蠟、分級、包裝。2.2.2有機果品生產
近年來,在國際有機農業運動的推動下,有機果品產業從無到有逐步發展起來,正在形成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並在迅速發展。有機果品產業的發展,對於促進生態破壞區的治理和恢複,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村社會和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起到了獨特的作用。
(1)有機果品業和有機果品
根據美國農業部定義,有機農業是一種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農藥、生長調節劑和牲畜飼料添加劑的生產製度,在可行範圍內盡量依靠作物輪作、秸稈、牲畜糞肥、豆科作物、綠肥、場外有機廢料、含有礦物養分的礦石等維持養分平衡,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病蟲害,是一種改善和增強農業生態係統健康(包括生物多樣性、生物循環和土壤生物活動)的整體性生產管理係統,可解決農業生產過程由於農用化學品不合理使用引起的食品汙染、產品品質下降等問題,並能降低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有機果品是來源於生態良好的有機農業生產體係的果品,是營養豐富、高品質、環保、健康的生態型食品。有機果品通常需要符合4個條件:①必須來自有機果品生產體係(又稱有機果品生產基地),或者是采用有機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果品。②整個生產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果品的加工、包裝、儲藏、運輸等要求。③生產者在有機果品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跟蹤審查體係和完整的生產、銷售的檔案記錄。④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審查。
(2)有機果品生產
1)有機果品生產基本要求:①生產基地在最近3年內未使用過農藥、化肥等。②果苗為非轉基因。③生產單位需製定長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護計劃。④生產基地無水土流失及其他環境問題。⑤果品在收獲、清洗、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未受化學物質的汙染。⑥從種植其他作物轉為有機果樹種植需要兩年以上的轉換期(新開墾荒地例外)。⑦有機生產的過程必須有完整的檔案記錄,其中,果樹有機生產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施肥、防病防蟲、控製雜草等管理中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肥、殺蟲劑和除草劑等現代農業投入品。
2)土壤和品種選擇:有機栽培技術中土壤管理的基本原理是,充分發揮土地的活力,提高土地自身的機能,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利於根的旺盛生長,防止病蟲害侵入。土壤管理的基本技術是,在不破壞土壤結構的前提下,疏鬆改良土壤,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創造正常的物質循環係統和生物生態係統,保證果樹健康生長發育,提高產量與品質。
選擇適宜果樹生長的地點是果樹有機生產成功與否的重要基礎。在種植之前必須明確該地是否符合有機生產的環境要求、是否最適宜該品種果樹生長。此外,還要調查所選園地是否存在難以根除的雜草。
選擇抗性品種是有機栽培者對付逆境脅迫、病蟲害為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桃細菌性斑腐病,最佳控製方法是選用抗性品種。目前還沒有發現直接以果實為食的節肢動物害蟲的遺傳抗性資源,但是間接為害果實的害蟲的抗性資源有很多,如抗蚜蟲的樹莓、抗葡萄根瘤病的砧木、抗蟎蟲的草莓品種、抗線蟲的桃砧木等。
3)地麵管理:果園地表或行間管理有清耕、種植覆蓋作物或用有機廢料覆蓋等方法,以增加生物的多樣性、減少蒸發、保護天敵、培肥土壤、防治病蟲和雜草等。日本的許多果園普遍種植紅三葉、紫楹、苜蓿,此外還有白三葉、草木樨、禾本科綠草等。當草生長到30厘米左右時留10厘米刈割。割草時,先保留周邊1米不割,給昆蟲(天敵)保留一定的生活空間,等內部草長出後,再將周邊雜草割除,割下的草直接覆蓋在樹盤周圍的地麵上。這樣,可以減少對土壤結構和微生物環境的破壞,減少水土流失,降低物資投入。美國有機果樹種植中采用機織的農用紡織品覆蓋,其透氣、透水,能抑製雜草生長,正在替代非可透塑料覆蓋,並用於多年生果樹栽培中。
4)肥料管理:為提高有機栽培的果樹產量與品質,需要增施有機肥,尤其是發酵肥料和腐熟的農家肥。常用的有機肥料如堆肥、廄肥、棉籽粉、羽毛、血粉等含有大量的不溶成分,肥效遲,為確保其充分降解,使果樹適時獲得營養,一般應在早春提前施用。當果樹營養不足時,應用可溶性的有機肥料如魚乳狀液、可溶性的魚粉或水溶性的血粉等進行葉麵噴施。
日本琉球大學的比嘉照夫教授經過多年的研究,從土壤中發現並分離了大量的有益微生物,開發研製出了係列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產品,在日本及世界許多國家推廣應用。EM實際上是一群來源於自然的微生物,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光合細菌、放線菌等10屬80種以上的微生物。在日本,常采用EM發酵有機肥料,也利用EM發酵農家肥和秸稈及所有的生活垃圾等。
5)雜草管理:在果樹有機栽培中,控製雜草是田間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主要有以下措施。
a.耕作:耕作主要用來控製行間雜草,同時也將覆蓋作物翻耕到土壤中,耕作深度不宜過深,否則易損傷根係並且還會將土壤深層的雜草種子帶到地表使之易萌發。
b.應用有機除草劑:如美國Ringer公司生產的除草劑Superfast,是一種基於脂肪酸的鉀鹽,為一種非運轉、接觸型除草劑,對剛萌發的1年生雜草最有效,但對多年生或者已經長大的1年生雜草,需噴多次才有效。
c.養禽除草:草食鵝已用於草莓、越橘和樹莓等果樹的雜草控製,如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有機栽培者用鵝成功控製了商業化規模草莓和越橘種植園的雜草。一般,鵝對消除剛萌發的小草最為有效,它們最喜愛食用狗牙根和石茅這兩種果園裏特別難除的雜草。
6)病蟲害控製:減少農藥,尤其是劇毒農藥的使用,是生產有機果品的關鍵,有機栽培是通過有機的、生物的、物理的手段來控製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
a.最大限度減少病源:病蟲枝條、病果、病葉等集中深埋或燒毀,冬季刮除老翹皮,萌芽前用高壓噴水槍對樹幹、大小枝條進行衝洗、消毒,以減少初侵染源。
b.利用性引誘劑治蟲:利用性引誘劑擾亂昆蟲的交配信息,減少繁衍。日本許多果園的樹上都掛著一段段長20~30厘米的紅繩子,這是一種昆蟲信息素引誘劑。利用複合性激素,擾亂昆蟲之間的交尾信息,減少2代昆蟲的蟲口密度。這種性信息素的效果可持續4個月以上。目前,在陝西很多蘋果園懸掛迷向絲,原理也是擾亂昆蟲之間的交尾信息,減少下一代昆蟲的蟲口密度,從而達到防治蟲害的目的。
c.利用天敵:由於有機栽培中農藥使用量大大減少,再加上地麵生草栽培,給許多益蟲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從而有效抑製了害蟲的發生。
d.防蟲網和黏著劑:日本的一些葡萄園、蘋果園,全部被紗網罩住。防蟲網的設置,可阻止外來害蟲進入,同時也不影響通風透光。對於蚜蟲、白粉虱,常采用防蟲網或黏著劑防治。將含有黏著劑、農藥的黃帶子懸掛在溫室或果園內,蚜蟲接觸後便會被黏著並很快死亡。
e.有機和生物殺蟲劑防治:
生物殺蟲劑:用於果樹害蟲管理的生物殺蟲劑有蘇雲杆菌。美國開發的Bt產品有Attack、Dipel、Thuricide和Javelin等,我國也有眾多Bt產品。Bt殺蟲劑已成功控製卷葉蛾、葡萄煙翅蛾、天幕毛蟲等很多取食果樹葉片的鱗翅類(蛾和蝶)幼蟲。但Bt對取食莖、根頸、樹幹和果實等已度過幼蟲階段的鱗翅目害蟲效果不理想(如樹莓根頸蛀心蟲、桃樹鑽蛀蟲、蘋果蠹蛾、葡萄蛀根蟲)。另外,還有用於防治甲蟲幼蟲的Bacillus popilllae(Bp)細菌製劑。
植物源殺蟲劑:植物源殺蟲劑一般通過從植物中提取有殺蟲劑特性的化合物配製而成。但很多植物源殺蟲劑為廣譜的有毒物質,對害蟲和有益生物一樣有毒,所以不一定是合理的選擇。常用於有機栽培的植物源殺蟲劑有除蟲菊、魚藤酮、魚尾汀和楝樹油等。
皂液:特殊配製的含有高脂肪酸的皂液可以作為殺蟲劑。殺蟲劑型的皂液能有效防治軟體昆蟲如蚜蟲、粉虱、葉蟬和紅蜘蛛等。防蟲機製是皂液滲入昆蟲的體內後,擾亂細胞膜的正常功能,引起細胞內含物滲漏。但肥皂隻能在液態並且是觸殺才有效。
休眠油:在果樹萌芽前噴一層薄的休眠油,可通過悶死越冬的成蟲和卵而抑製卷葉蟲、蚜蟲、蟎類和介殼蟲的發生。
昆蟲信息素:一般每種昆蟲都有特定的信息素,利用信息素擾亂某些昆蟲的交配已用於防治葡萄蛾、蘋果蠹蛾、桃蛀心蟲和東方果樹蛾等害蟲。
高嶺土:高嶺土為製作牙膏和果膠的原料,對環境安全。美國已開發出一種商品名為Surround高嶺土產品,以液態噴施,水分蒸發後在植株表麵形成粉狀的保護膜,當昆蟲落在植物上時,這些很小的黏土顆粒將昆蟲粘住,從而達到驅蟲目的。Surround高嶺土對象鼻蟲這種有機栽培中很難控製的害蟲也較為有效。
2.3仙果傳奇
2.3.1智慧之果——蘋果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性味甘涼,具有補脾氣、養胃陰、生津解渴、潤肺悅心的功效,被稱為心血管的健康保護神。多食用蘋果可以改善呼吸係統及肺的功能。工作緊張之餘聞聞蘋果的清香,還能提神醒腦、緩解緊張的情緒。
(1)蘋果記
蘋果,為薔薇科植物蘋果的果實。別名柰、柰子、平安果、智慧果、記憶果、林檎、來檎、聯珠果、頻婆、嚴波、超凡子、天然子、蘋婆。蘋果樹是落葉喬木,葉子橢圓形,花白色帶有紅暈。果實圓形,味甜或略酸,是常見水果,具有豐富營養成分,可用作食療、輔助治療。蘋果原產於歐洲、中亞、西亞和土耳其一帶,於19世紀傳入中國。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蘋果生產國,東北、華北、華東、西北地區和四川、雲南等省份均有蘋果栽培。
蘋果原產歐洲中部、東南部,中亞細亞乃至中國新疆。在公元前300年的歐洲,M.P.Cato已記載了蘋果的品種。隨後,羅馬人開始栽培,並有嫁接繁殖。發現美洲新大陸後,歐洲移民把蘋果傳入美洲,在美洲又培育了不少新品種。日本在明治維新時代,從歐美引入蘋果,蘋果傳入亞洲。此後,大洋洲、非洲也都相繼引入蘋果。近百年來,世界五大洲先後有了蘋果栽培。最早期的歐洲人已食用蘋果,並對其進行了改良和選育,一些品種早見於2000多年前,在向美洲殖民前,歐洲已知品種達數百個。隨著北美的移民浪潮,實生苗蘋果品種也到處傳播,變成當地傳奇人物的巡回使者,在蘋果的傳播中起了主要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約翰·查普曼,他綽號“蘋果佬”,在俄亥俄州及印第安納州廣泛種植蘋果。
晉代中國種植蘋果的技術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宋人李調元的《南海百詠抄》,已有詠蘋婆果詩雲:“虞翻宅裏起秋風,翠葉玲瓏剪未工,錯認如花枝上豔,不知莢子綴猩紅。”迄至明代,不但有“夏熟”的“素萘、朱柰、綠柰”,而且“涼州有冬柰,冬熟,子帶碧色”(李時珍《本草綱目》)。然而,中國古代栽培的柰,雖“光潔可玩,香聞數步”,但“味甘鬆,未熟者食如棉絮,過熟又沙爛不堪食”(《群芳譜》)。19世紀中葉歐洲蘋果入籍中國後,就逐漸代替中國的綿蘋果。歐洲蘋果先在山東煙台落戶,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山東青島和遼寧南部,又相繼引種,並開始進行經濟栽培。中國除原有蘋果屬樹種外,作為經濟栽培的蘋果品種絕大部分都是從歐美以及日本、蘇聯等國引入的,稱為西洋蘋果。
(2)蘋果傳說
1)“禁果”傳說:蘋果在西方象征著愛,在聖經上有亞當和夏娃吃的“禁果”,實際上就是青蘋果,在不該吃的時候吃了它,受到上帝的懲罰。沒有成熟的蘋果的味道,又酸又澀,就是說蘋果象征著愛,性和愛常常連在一起,就是沒有成熟的時候,你不要去觸碰。在亞當吃蘋果的時候,不小心蘋果核卡在喉嚨那裏,於是形成了現在男性的喉結。
耶和華創造世界的第七天開始覺得一個人很無聊,於是照著自己的樣子捏出一個男人,取名亞當,又覺得亞當一個人太寂寞了,抽出他的一根肋骨創造了女人夏娃。這是個眾所周知的傳說。有了這一對情侶以後,耶和華安排他們在伊甸園裏生活。伊甸園是耶和華最愛的花園,事實上亞當和夏娃已經被他安排成為看守莊園的仆人,而他自己便成了莊園主。聖經上說這就是奴隸社會最初產生的形態。傳說伊甸園裏樹木常青,花草常綠,有各種各樣奇異的果子和飛禽走獸。在那裏生活,亞當和夏娃可以和動物交談,但他們都聽命於耶和華。因為耶和華給了他們生命,給了他們生存的環境。
進入伊甸園的第一天,耶和華就警告亞當和夏娃園內所有的果實都可以吃,隻有智慧樹的果實不可以吃。亞當和夏娃那個時候是絕對聽命於他的。但是沒過多久,就有一條陰險的毒蛇花言巧語引誘獨自玩耍的夏娃偷吃了智慧樹的果子,天真的夏娃又把吃剩下的果子給了亞當。
於是,亞當和夏娃就有了智慧,人類開始有了善與惡。“禁果”被形容男人和女人之間最私密的事情。“禁果”是指智慧樹的果子,即能夠讓人區分善惡的果子,也就是說蘋果也是智慧樹的果子。
2)金蘋果傳說:傳說希臘阿耳戈英雄珀琉斯和愛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兒西蒂斯舉行婚禮,大擺筵席。他們邀請了奧林匹斯山的諸神參加喜筵,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唯獨沒有邀請掌管爭執的女神厄裏斯。這位女神惱羞成怒,決定在這次喜筵上製造不和。於是她不請自來,並悄悄地在筵席上放了一個金蘋果,上麵鐫刻著“屬於最美者”。天後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都自以為最美,應得金蘋果獲“最美者”稱號。她們爭執不下鬧到眾神之王宙斯那裏,但宙斯有難言之隱不願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們去找特洛伊的王子帕裏斯評判。三位女神為獲得金蘋果,各自私許帕裏斯以某種好處:赫拉許給他以統治廣袤國土和掌握富饒財寶的能力;雅典娜許他以文武全才和勝利的榮譽;阿佛羅狄忒許他成為世上最美豔女子的丈夫。年青的帕裏斯在財富、榮譽與美女之間選擇了美女,把金蘋果判給愛與美之神阿佛洛狄忒。為此,赫拉和雅典娜懷恨帕裏斯,連帶也憎恨整個特洛伊人。後來阿佛羅狄忒為履行諾言幫帕裏斯拐走了斯巴達國王墨涅拉俄斯的王後——絕世美女海倫,從而引起了曆時十年的特洛伊戰爭。
3)大蘋果的傳說:紐約州雖產蘋果,但產量很少,遠不及加利福尼亞州蘋果世界聞名。有一年加利福尼亞州蘋果歉收,外銷告急,於是紐約的蘋果小兵立大功,解救了加利福尼亞州外銷蘋果的窘境。紐約人引以為傲,從此稱紐約為大蘋果(Big Apple)。
傳言美國經濟大衰退時,許多銀行家失業潦倒,必須從其市郊住宅載著一袋袋蘋果到紐約大街上賣,包括一些明門望祖都被迫以此維持生計。因為紐約州常見到蘋果樹,對紐約經濟扮演相當重要角色,進而市政府大力推行“大蘋果”這個名詞代表紐約。
1920—1930年,爵士樂大行其道,有個爵士樂手大唱“成功樹上蘋果何其多,但如果你挑中紐約市,你就挑到了最大的蘋果!”之後有人又證實紐約市區內有一極受歡迎的爵士俱樂部就叫the Big Apple,所以稱紐約為大蘋果。
在50多年前,美國一群爵士樂師們經常到各地去巡回演出賺錢。樂師們把所有要去的城鎮,都描述成樹上的蘋果。他們去演出賺錢,就像去摘蘋果。紐約在當時是所有城鎮中演出賺錢最多的城市。各城鎮都叫Apple,自然紐約便是the Big Apple了。
4)上帝的蘋果:斯坦利·庫尼茨是個對沙漠探險情有獨鍾的瑞典醫生,年輕的時候,他曾試圖穿越非洲撒哈拉沙漠。進入腹地的當天晚上,一場鋪天蓋地的風暴使他變得一無所有,向導不見了,滿載著水和食物的駝群消失得無影無蹤,連那瓶已經開啟的準備為自己慶祝36歲生日的香檳也灑得一幹二淨。死亡的恐懼從四麵八方湧來,斯坦利的手神經質地伸進自己的口袋,“蘋果!”斯坦利從絕望中清醒過來,“我還有一個蘋果!”幾天後,奄奄一息的斯坦利被當地土著人救起。令他們大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手中攥著一個雖然完整但已幹癟得不像樣子的蘋果,它被攥得如此緊,以至於誰也無法從他手中取出。
20世紀初,這個一生中不乏傳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彌留之際,他為自己擬寫了這樣一句墓誌銘:“我還有一個蘋果。”不知道別人是如何看待這個蘋果的,毋庸置疑,它可以被看成是信念的化身,但我更一廂情願地傾向於這種理解:上帝在把你置於絕境的同時,一定會塞給你一個救命的蘋果,它就藏在你身上某一個口袋裏。因此,人沒有必要抱怨自己一無所長,你應該把歎息的時間用在尋找這個蘋果上。隻要你能找到它,你就一定能輕鬆地走出生活的沙漠。
5)被上帝咬過的蘋果:有一個盲人,不時為自己的缺陷煩惱沮喪,認定這是老天在懲罰他。自己這一輩子算是完了。後來一位老師開導他說:“世界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比較大,是因為上帝特別喜愛他的芳香。”他很受鼓舞,從此把失明看作是上帝的特殊鍾愛,開始振作起來,向命運挑戰。若幹年以後他成了一個著名的盲人推拿師,為許多人解除了病痛。
把人生缺陷看成“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這個思路太奇特了,盡管這有點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可是,人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這個世界上誰不需要找點理由自我安慰呢?而且,這個理由又是這樣的善解人意,幽默可愛。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傑,文學家彌耳頓是瞎子,大音樂家貝多芬是聾子,天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是啞巴。如果用“上帝咬的蘋果”的理論來推理,他們也都是由於上帝的特別喜愛,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的緣故。就說帕格尼尼吧,4歲時出麻疹,險些喪命;7歲時患肺炎,又幾近夭折;46歲時牙齒全部脫落;47歲時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50歲時又成了啞巴。上帝這一口咬得太重了,可是也造就了一個天才的小提琴家。帕格尼尼3歲學琴即顯天分;8歲時已小有名氣;12歲是舉辦首次音樂會,即大獲成功。之後他的琴聲幾乎遍及世界,擁有無數的崇拜者,他在與病痛的搏鬥中,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個世界。著名的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靈魂”。
有人說,上帝像精明的生意人,給你一分天才,就搭配幾倍於天才的苦難。這話真不假。上帝吝嗇得很,決不肯把所有的好處都給一個人,給了你美貌,就不肯給你智慧;給了你金錢,就不肯給你健康;給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苦難。
當你遇到這些不如意的時候,不必怨天尤人,更不能自暴自棄,頂好的辦法,就是像那個老師說的那樣去自勵:我們都是被上帝咬過的蘋果,隻不過上帝特別喜歡我,所以咬我的這一口更大罷了。
6)聖誕節平安果:所謂的平安果其實就是蘋果。由於漢語中“蘋”字與“平”字諧音,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充滿創意的年輕人開始把蘋果稱作平安果,而平安夜吃平安果,為來年許願的慶祝方式也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聖誕節這個西方節日來到中國後已在很大程度上被中國化了。喜歡張揚個性和交流娛樂的年輕人不再深究聖誕節的宗教背景和傳統意義,而是借助節日的喜慶氣氛,用他們獨特的慶祝方式表達對未來的祝願。在這一天蘋果從傳統的食物搖身一變成了禮品和祝福的象征,平安果在這一天也穿上了華麗的玻璃紙和包裝盒的外衣渲染節日的氣氛。
2.3.2百果之宗——梨
梨是“百果之宗”,因其鮮嫩多汁,酸甜適口,所以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美稱。它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對肺、支氣管及上呼吸道有相當好的滋潤功效,還可幫助消化、促進食欲,並有良好的解熱利尿作用。
(1)梨記
梨為薔薇科植物,多分布在華北、東北、西北及長江流域各省。8~9月間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切片曬幹。主要品種有秋子梨、白梨、沙梨、洋梨、酥梨五種。秋子梨分布在華北及東北各省,果實圓形或扁圓形。優良品種有北京的京白梨、遼寧的南果梨等。白梨主要分布於華北地區,果實為倒卵形。優良品種有河北的鴨梨、雪花梨、秋白梨、蜜梨,山西的油梨,山東萊陽的慈梨。沙梨分布在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果實近圓形,果皮綠色或褐色,著名品種有安徽的碭山梨等。洋梨在山東煙台與遼寧大連栽培較多,果實瓢形或圓形,熟後果肉脆嫩多汁,石細胞少,香味濃。
中國是梨屬植物中心發源地之一,亞洲梨屬的梨大都源於亞洲東部,日本和朝鮮也是亞洲梨的原始產地。國內栽培的白梨、沙梨、秋子梨都原產中國。根據《詩經》《齊民要術》等古籍記載,中國梨樹栽培的曆史在4000年以上。在梨樹長期栽培中,選育了很多優良的品種,在《史記》《廣誌》《秦記》《西京雜記》《洛陽花木記》及《花鏡》等古籍中,記載梨的許多品種,如蜜梨、紅梨、白梨、鵝梨、哀家梨等品種名,至今沿用。梨樹是中國南北各地栽培最為普遍的一種果樹,僅次於蘋果和柑橘,在國內名列第三位。
梨蛋白質、脂肪、糖類、粗纖維含量豐富,並含有鈣、磷、鐵等礦物質,以及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的功效。患高血壓、心髒病、肝炎、肝硬化的病人,經常吃些梨大有益處,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並有利尿、通便和解熱作用,可用於高熱時補充水分和營養。煮熟的梨有助於腎髒排泄尿酸和預防痛風、風濕病和關節炎。梨具有潤燥消風、醒酒解毒等功效。在秋季氣候幹燥時,人們常感到皮膚瘙癢、口鼻幹燥,有時幹咳少痰,每天吃一兩個梨可緩解秋燥,有益健康。梨樹全身是寶,梨皮、梨葉、梨花、梨根均可入藥,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2)梨的傳說
1)梨治癆病的傳說:從前有位老者,他的孩子得了癆病。醫生判斷,孩子的肺快爛完了,所以不肯再治。孩子沒有辦法,隻好等死。
這位老者非常吝嗇,平日不但在錢財方麵摳得很緊,而且還差使孩子們為他工作。如今,雖說這個孩子病得要死了,還是不讓他歇息。他吩咐孩子說:“有病也不能吃閑飯,你去看梨園吧!”
這年秋天,來了一場暴風雨,梨園裏沒熟的梨掉了滿地。賣吧,沒人要;丟了吧,太可惜。老者就把梨煮熟當飯。他算計,這樣可省些大米,把梨的損失補回來。他那患癆病的孩子一連好多天也隻得頓頓吃梨。過了些日子,孩子碰見了醫生。醫生一看孩子的氣色,大吃一驚,說:“來,讓我看看你的脈。”醫生切過脈,叫道:“哎呀,你的病怎麼減輕啦?這些日子吃的什麼藥?”“沒吃藥啊,就是天天拿梨當飯。”“吃梨?”醫生問明情況,想了想說:“也許這梨能治病。我看你就再吃些梨吧?”第二天,醫生從老頭家買了許多梨,又把害癆病的人都找來,讓他們回去煮梨吃。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病人都有好轉。醫生怕鮮梨不好保存,就把它製成“梨膏”當藥,讓病人繼續吃。半年過後,原來推手不治的病人全好了。從此,人們知道了梨對治療癆病很有幫助。
2)萊陽梨的傳說:傳說古時候有個姓董的書生,在進京趕考的路上突然病了。走到萊陽境地,但覺渾身無力,不思飲食,一天到晚咳嗽不止,行動則虛汗淋漓,頭重腳輕。雖有書童細心照顧,看來也難以走到京城長安了,主仆二人隻好在山前小店下榻。請醫服藥,可是病情總不見好轉。
這一天,清晨起來,書童去倒痰盂,忽覺一股腥膻之味鑽進他的鼻孔。低頭一看,原來痰盂中有一些暗紅色的血絲。他嚇了一跳,悄悄將痰倒了,走到店主人跟前說:“掌櫃的,我家少爺的病一天重似一天,你看如何是好?附近可還有名醫嗎?”店主人思索了一會兒說:“聽說五龍村有個姓王的太醫,最近回家省親,不妨求他看看。”
書童聽了非常高興,先與主人說了,然後賃了一乘小轎,告辭店主人,便與公子一起向五龍村奔去。走了半天,來到五龍村。這五龍村,坐落在五龍河畔,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主仆二人下轎進村,來到村中一打聽,果然有一位在家省親的太醫。書童先封了十兩紋銀,送到太醫家中,請求給少爺看病。太醫叫管家傳出話來說:“十兩紋銀求醫,豈不有失身份,要想親手試脈,最少也得紋銀二十兩。”書童付了銀兩,扶著少爺,進入太醫書房。隻見那太醫留著兩撇八字小胡,雙目如鼠,鷹鼻如鉤,他先讓書生伸出右手,再伸出左手,依次把脈切完,又看了書生舌頭,然後沉默不語。書生問道:“請問老先生,可有良藥驅病?”那太醫頭不抬眼不睜地說:“你已病入膏肓,應斷絕功名之念,速速回家,一月不歸,必死他鄉。”書生和書童聽了,一齊雙膝跪地,求太醫救命。太醫站起來,搖了搖頭,指著桌上那二十兩紋銀對書生說:“請把銀子拿走,如有郎中能治好公子的病,我寧願再奉送紋銀二十兩給他。”
書生哪裏肯拿那二十兩銀子,想到自己將是就木之人,不僅潸然淚下,隻覺眼前一片漆黑。書童攙扶著他離開太醫的家,尋那轎夫都已無影無蹤。書生說:“罷了!慢慢往回走吧!”
主仆二人行至五龍河畔,一股濃鬱的芳香,沁人肺腑,頓覺心頭清爽,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抬頭一看,隻見一片茂密的梨園,棵棵梨樹碩果滿枝,在夕陽的照射下,金光燦燦。書生忽覺口幹舌燥,想吃個梨子,看了看四周,沒有一個人影,向誰討個梨呢。他們走到一棵老梨樹下,隻見那老梨樹幹粗可合抱,枝幹盤曲如蒼龍行空,枝葉繁茂,果滿枝頭。
書生看了這老梨樹高壽而不枯,蒼勁挺拔,不禁油然而生敬意。他朝這棵老梨樹深深作了一揖,自言自語說道:“老梨樹呀,老梨樹!你雖為草木,壽命卻如此之高。人雖為萬物之靈,卻無長壽秘訣,可憐我青春少年,就要與世長辭,悲夫,哀哉!”這時忽聽“嗯”一聲,書生抬頭一看,隻見從樹後走出一位長者,鶴發童顏,雙眸黑亮,炯炯有神,手中托著一個金黃黃的大梨,對書生說:“我勸公子莫悲傷,你每日飯後食此梨一枚,一月後病必痊愈。”說罷,將手中的梨給了書生。書生正想吃個梨解渴,從長者手中接過梨來,拱手道謝後,張嘴咬了一口,誰知那梨到了口裏並未細嚼,如酥如飴,化為蜜汁,隻覺口中生津,五髒滋潤,六腑清爽。書生高興地說:“妙哉此梨,莫非神乎?”長者一邊捋齊胸的銀須,一邊笑道:“我看公子福相,前程無量,必是翰苑之才。大比之年,秋試不可錯過也。我送你萊陽名梨一筐,你可邊走邊吃,既可驅汝之疾,又可增汝陽壽。”書生十分感激,與書童一起跪下給長者叩頭表謝。禮罷起身,長者飄然而去,隻有一筐大梨放在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