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林海漫步(2 / 3)

(2)森林的空氣中含有大量的負離子

森林空氣清潔程度要好於其他地區,同時因為電離子的特性讓人感覺到森林裏空氣清新,使人感到振奮。這正是因為森林裏負離子的含量要遠遠超過其他地區。有資料表明,森林的負離子濃度比城市室內可高出80~1600倍,森林與其他類型綠地相比,空氣負離子濃度也可高出近一倍。大氣中的電特性表現為電離、電磁長波、大氣電場三個方麵,而它們對人體的作用則有所不同。從電場角度說,人的機體是一種生物電場的運動,人在疲勞或得了疾病後,機體的電化代謝和傳導係統就會產生障礙,這時需要補充負離子,以保持人體生物電場平衡。雖然負離子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它與人體的健康關係很大。負離子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現在:能調節神經係統功能,改善人們的睡眠,減輕人們的壓力,通過促進神經係統的興奮,使人精神振作;有利於加快血氧含量的吸收和利用,增加人體免疫力;負離子可以殺滅細菌和有利於人體內維生素的形成及儲存在人體內;能夠使肝髒、腎髒、心髒等組織的氧化過程加速,提高各項組織的功能,從而對冠心病、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療效;能夠對氣管炎等病症有所改善,因為負離子能夠通過令氣管壁鬆弛,改善管壁纖毛活動,增強呼吸係統功能。

(3)森林的揮發性物質對人體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森林中很多植物都有其獨特氣味,例如鬆香、花香等,這些揮發性物質很多都具有殺菌、抗炎和抗癌等作用,其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實人們對植物的這些特性很早就有了相關的認識,人們很早就開始利用植物釋放的揮發性物質來消毒、治病。例如早在四五千年前,埃及人就開始用香料消毒、防腐,3000年前的中國人已經開始用艾蒿沐浴熏香來殺滅病菌,祛除疾病。一般人們把這些揮發性物質稱之為植物精氣,植物精氣的主要成分是萜烯類化合物(不飽和的碳氫化合物)。萜烯類化合物可以通過皮膚和呼吸係統進入人體,對身體有適度的刺激作用,能夠促進免疫蛋白數量的增加,有效調節神經係統的平衡,從而增強人體的抵抗能力,達到抗菌消炎、降低血壓、利尿祛痰與健身強體的生理功效,同時新鮮的植物精氣可以增加空氣中臭氧和負離子的含量,有利於殺滅森林中細菌,增強人們在森林中的的舒適感。因此森林中的揮發性物質對神經症、心律不齊、冠心病、高血壓、水腫、體癬、燙傷等疾病都有一定療效。植物的揮發性物質還能影響人體的注意過程,緩解人體緊張和壓力,使人的身心得到放鬆。還有相關研究表明,人們在可以嗅過鬆柏的植物精氣後,身心可明顯地放鬆下來。森林可以反射紫外線,降低其對身體危害。另外,森林環境對蕁麻疹、丘疹、水皰等過敏反應也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4)森林的色彩對人的生理健康有促進作用

色彩對人有著重要的影響,人的身體狀態、行為情緒、思維方式都受到色彩的影響,色彩會影響人們的睡眠、心理狀態等多種生理功能。根據科學研究表明,當大自然的綠色在人的視野中達到25%時,人的感覺最為舒適,心理狀態也會處於最佳狀態,而森林通常具有很高的綠視率,這有利於使人感到舒適,緩解視疲勞,改善視力狀況。森林可以有效降低城市光汙染導致的老年白內障等眼科疾病,並有利於視力的恢複。森林的綠色也對人體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森林的色彩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甚至刻意去運用色彩來構建園林,來形成保健。

在植物設計中,通過對人的審美心理、遊園感覺、欣賞水平等各種活動規律以及對限度、舒適性等的要求,以人的生理和心理為基礎,通過色彩在植物栽培中來滿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色彩的這種功能之所以能夠發揮,是因為色彩本身對人的心理和生理會產生直接和間接作用。以森林中最常見的綠色為例,綠色光的波長適中,所以人的眼睛對綠色光反應最平靜,人們最易接受的光便是綠色的光線,而綠色又同時具有藍色的沉靜和黃色的明朗,代表著大自然的色彩,象征著生命力,給人以平靜、淡定和活力的感覺。不僅如此,色彩還有抽象的聯想功能,通過某種色彩人們不僅僅會聯係具體事物,還會和抽象的概念相聯係。例如綠色是森林的主調,所以看到綠色不僅會聯想到森林,還會想到森林富有生機,充滿活力,象征著健康、青春、謙遜、平和等,這有助於消化和鎮靜,促進身體平衡,對身心壓力很大的人有緩解作用。同時森林的綠色對於克服暈厥、疲勞和消極情緒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人們經常在植物造景中將深淺不同的綠色相互搭配,形成絕妙的色彩組合,有時候再增加不同花色的鮮花相配更具有良好的美學效果。總之,人們通過對色彩的研究,了解色彩與人體生理和心理的相互作用,會根據客觀的規律對植物景觀進行色彩配,將森林建設藝術化,以豐富的植物色彩來調動人們情感,豐富人們生活情趣。

(5)森林的聲音對人體健康有促進作用

噪聲會影響人們的正常的生產生活,長期生活在噪聲的環境下會嚴重損害人的身體健康,而森林對噪聲有良好的吸收作用。據中國林科院、北京市園林局1979—1981年研究表明,不同喬灌樹種綠化帶相對減噪率達11.6%~21%,個別落葉喬木和灌木為8%~11%。一行綠籬、一行油鬆(高5米,株距5米)、一行灌木(黃刺梅),組合種植,其相對減噪率為83%。一般40米寬的林帶,可降低噪聲10~15分貝,可見森林可以有效地隔絕噪聲。

森林不僅能夠隔絕噪聲,森林裏很多聲音還可以舒緩人的情緒、緩解人的壓力,從而有利於人的身體健康。人的情緒在人的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情緒十分敏感並且多變,極容易被外界聲環境引發變化,不論是嘈雜的噪聲還是優美的音樂抑或者是大自然的原始的聲音都會引發人們的情緒的變化。人是從森林中走出來的,所以人們最原始的音樂便是森林的自然發聲,悠悠鳥鳴,風吹綠葉,流水潺潺,蟲叫蛙鳴這些聲音都會讓心情舒暢,感到愉快。從心理學的角度上看,人類對這些自然界聲波振動的情感反應是一種物理現象,這種最原始的聲響激起機體的強烈反應繼而使個體產生主觀體驗。因此,自然界的聲音會影響人類的情緒。從生物醫學角度看,森林的自然聲音會影響人的中樞神經,會對神經起到調節作用。森林聲音能夠刺激大腦皮層,減輕病人受外界的影響,同時喚起人們的愉悅感,並且能夠直接抑製中樞神經。同時大量科學實驗表明:人體皮膚表麵的細胞都在做微小的振動,這種微小的振動簡稱微震。而這種和微震頻率相似的聲音可以有效地增加人體的舒適度。森林中的各種自然發聲是一種和諧的發聲,會產生類似音樂效果的刺激,讓人體產生微震,從而產生身心愉悅,提高身體免疫力。

6.2.2森林與人體心理健康

(1)森林與人體心境狀態

心境是指一種使人的所有情感體驗都感染上某種色彩的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緒狀態,可以反映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科學研究表明,森林可以有效地促進人的心理健康,這和人的年齡、職業、受教育水平都沒有直接關係。瑞典科學家對森林和人體健康關係的相關研究表明,那些去森林公園次數越多、居住地離綠地越近的人,其心理壓力較小,心境健康狀況要好於那些情況相反的人。森林裏的富氧環境,清新的空氣質量,豐富的負離子含量都會讓人感覺到精神放鬆,壓力減弱,而森林綠色的環境也會緩解人的疲勞。綠色所代表的平靜與和諧,會引發人的聯想,讓人忘記現實中的不愉快,進入一個平和的環境。同時森林中鳥語花香都會刺激人的心理狀態,改變人的情緒,讓人擁有愉快的情緒,緩解憂鬱的情緒,從而擁有良好的心境。

(2)園藝活動對人體心理健康的疏導作用

園藝療法是一門集園藝、醫學和心理學於一體的新興邊緣交叉研究學科。現在很多國家和地區都開始研究園藝療法,通過人們參與到不同的園藝活動,如植物栽植、植物養護,並結合植物芳香和森林的美景對人進行心理治療。科學研究已經表明,園藝體驗療法能夠有效改善人的心理狀態。

從國內外研究來看,園藝療法對人們心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園林中植物鮮豔的色彩,充滿生機的氛圍,都會感染人的情緒,進而影響人的心情。一般來講,紅花使人產生激動感,綠葉讓人感到平靜,黃色的花朵使人產生明快感。人們在觀賞花木的過程中,會陶冶自己的情操,鬆弛大腦,放鬆神經,緩解壓力。

2)園藝勞動會讓人們感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方麵可以在勞作過程中轉移注意力,使人們忘記煩惱,另一方麵也有利於人們樹立自信心。自己培植的植物開花結果會使勞作者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增加生活信心。

3)在綠色環境中散步,可以讓人心情放鬆;而舉目遠眺,柔和的色彩會讓人的注意力轉移,忘卻病痛,消除不安心理與急躁情緒。

4)積極參與園藝活動會增加人的活力。因為經過園藝活動過程中的體力勞動,可以讓人的注意力得到轉移,同時身體也會感到勞累,所以能比較容易地入睡,並且能迅速進入深度睡眠,醒來後會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3)森林對人際關係的作用

很多人喜歡在森林中舉辦聚會等各種群體活動,這是因為森林能夠給人們創造一個良好的自然環境,讓人們能夠更加容易相處。人們在森林中一同遊憩和觀賞,在優美的環境裏、愉快的心情下進行交流,可以更容易增加人們之間的感情。心境狀態心境是指一種使人的所有情感體驗都感染上某種色彩的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緒狀態,可以反映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況。科學研究表明,森林可以使人擁有一個良好的心境,變得更加和善,尤其會對同樣參加森林活動人們產生知己感,容易促進感情的交流,從而形成新的交際圈子,也有利於原本團隊的和諧程度提升,凝聚力增加。同時森林裏的美好感覺,會帶回到家中和生活中,這都有利於人們保持良好的心境。

6.3森林與文化

森林的文化功能是森林對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麵發展所產生的有利影響,尤其是側重於對人的精神的影響。認識和發揮森林的文化功能,對於滿足人們對綠色生產和生活中的精神需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3.1森林與文學

文學是對人們生活的描述,人類自古便與森林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論是森林中的勞作還是對森林景觀的欣賞,眾多的森林活動往往激發人的情感,給人以創作靈感。古往今來,海內外都有著無數和森林有關的文學作品。

(1)森林與國內文學

森林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方,對中國文學創作影響非常深遠,加之中國文學創作講究賦、比、興,喜歡托物言誌,借物抒情,而豐富的森林景觀和森林物種為中國文學提供各種素材和載體,人們可以在各個時期的文學創作裏看到森林對文學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