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兩點,她看完最後一個診號,才和葉惠方一起,回到自己的辦公室。

工友張師傅已經把午飯送來了,她和葉惠方洗罷手,便坐到桌前打開她那特備的飯盒。

“主任,聽說共產黨政府今天成立了,要請你去參加慶典?”

“這不是,”林巧稚朝桌上指了一下:“真有意思,什麼時候都有我的份!”

“您去嗎?”葉惠方好奇地問。

“我?我才不去呢!改朝換代的事情多著呢。我是個醫生,治病救人是我的本分,政治與我無緣。”

“不過,共產黨的軍隊挺講紀律的,這些日子他們在大街上來來往往,對老百姓秋毫無犯。”葉惠方說。

“這倒是,跟以前的軍隊不大一樣,還有,進城沒幾天,就把全北平的妓院都給關了。可誰知道以、後會怎樣?將來共產了,還要不要祖國?我怎麼沒見他們打什麼國旗。”

“國家總還是要的吧,他們不是說要建設人民的共和國嗎?”

“民國以來38年了,改朝換代,你下我上,像走馬燈似的。哪個政府上台時不說得好聽?!誰見過真正為老百姓的?嗨,管那麼多幹嘛,我們憑我們的手術刀吃飯,反正政治是專門有人幹的。”林巧稚說著,抿嘴笑了起來。

“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

這時,協和醫院門外的王府井大街上,穿紅著綠的秧歌隊正載歌載舞,向天安門方向行進。歡騰的市民盡情地敲著鑼鼓,扭著秧歌,在等待著一個莊嚴的時刻。

時針指向3點,擴音器裏傳來震撼人心的聲音,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國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在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聲中,54門禮炮同時發出28響轟鳴,廣場上萬眾歡呼,聲震雲霄,這震天動地的聲響,也傳進了鄰近廣場的協和院門。林巧稚愣了一下,迷惑地看了看窗外明淨的天空,又邁著輕捷的步伐,走向靜靜的產房金色的秋天很快過去了。

一天,醫院辦公室的同誌找到林巧稚,詢問她是否願意去西南參觀土改運動?

“土改?這跟我有什麼相幹?”林巧稚的眉頭打上了一個結。

“農村裏鬥地主,分土地,人民政府準備有計劃地組織一些專家去參觀。”來人盡量做著解釋。

“都得去嗎?”

“不,這是衛生部的邀請。”

“我沒有時間,要是衛生部命令我去的話,我可以服從。”林巧稚留下這句話,轉身走了。

林巧稚不願參加任何帶有政治色彩的活動。在這以前,中國婦女聯合會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當籌委會派人把代表證送給林巧稚時,她就以沒有時間為理由,斷然拒絕了。她表現得出奇地固執,不聽任何勸說,她,隻是緊閉起心靈的重重門窗,潛心於自己的醫學事業、1949年11月28日,一份病曆由婦科門診轉到了林巧稚的手中。患者自述,懷孕已3月,忽然子宮出血,身體感到非常不舒服。經門診大夫檢查,發現出血來源於子宮頸的一個乳頭狀腫物。診斷為宮頸癌。治療方案:住院手術,切除子宮。

按照林巧稚定下的規矩,涉及到切除子宮等重要手術,必須經她確認、許可,才能定斷。值班大夫前來請示主任的意見。

林巧稚看到最後一行字,沉思起來。

“沒有發現別的異常現象嗎?”

“沒有。”值班大夫搖搖頭。

“走,看看病人再說吧!”林巧稚說著已經拿起病曆,走出了門。

一樓門診室裏,滿麵愁雲的患者,她的丈夫正俯在桌子上填寫診斷願書:

自願書人關君蔚太太,年三十一,北京市人。今因鄙人已入貴院就醫,情願遵守住院規則,並許可生管醫師為診斷瘤症起見,根據患者所患狀態得施用各項必要之醫藥方法。在醫療中設或發生變症或意外結果概與該院無關。特此聲明。

私立北平協和醫學院醫院自願書人關君蔚太太住址西單中京畿道15號證人鮑文哲住址西單中京道15號1949年11月28日。

林巧稚拿起自願書看了一眼,坐到患者的對麵,拉住她的手問:“你叫什麼名字?”

“董莉。”

“你們結婚幾年了?”

“6年了。”回答的聲音有些哽咽。

“第一次懷孕?”

“是的。一直想要一個孩子,最近剛有。沒想到我男人還是獨養兒子呢!”患者又抽泣起來。

“不要難過。事情要想開些。”林巧稚輕輕地拍了拍她的手,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