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上弓的Ⅳ型交點,應位於鼻梁的上+與中士之間,這樣不影響患者視野,又能避免因不良矯正器造成的視力疾患。
②上頜前方牽引鉤(口外牽引鉤)的位置應在上前牙頜麵的前方偏下,口外牽引鉤與口內牽引器之間的距離不得少於3.5-4cm。
③頦兜的位置應放在頦部前下方,而不能放在下麵,發生牽引力時要使向後的牽引力大於向上的牽引力。位置要放正。左右對稱,兩邊的牽引力量要一致。
④冶患者開口到最大限度時,上弓的上端在穩定器的上方仍要至少保證有20cm左右的長度,防止前方牽引架從穩定管裏脫出。
⑤拉鉤板的位置與角度,要視矯治要求與患者具體情況,調整合適後,才能與頭帽固定。
根據上述要求可調整上、下弓的長度與垂直管的長度,適合後將上、下弓與垂直管焊接固定,也可用技工鉗在上、下弓的扁平處與垂直管相應處,將管夾扁來固定位置。
全部試戴完成後,要在頦兜內側放幾層紗布或其它透氣性好、質地柔軟的墊襯,這樣能更好地保證頦兜的透氣性,使患者感到舒適。
全部修整完成的上頜前方牽引裝置,即可裝戴使用。
三、上頜前方牽引器的牽引力-上頜前方牽引力的方向,與治療的效果有密切關係,而力的方向是由口內及口外牽引鉤的位置來決定的。關於牽引鉤放在什麼位置才能取得最好的療效,一些學者作了一些研究。他們經過分析研究得出,如力線與原有頜平麵接近平行時,上頜骨水平前移比垂直移動多些,相反如力線與原有頜平麵不平行,則上頜骨水平前移減少,垂直向移動增加,因而產生旋轉。如口內牽引鉤放在6.6頰側,加前方牽引時上頜骨產生逆時針旋轉,因此口內鉤的位置應盡量向前放。最好牽引力方向應是向前下方並基本上與原有頜平麵平行。
四、頦兜及其作用
在本矯正器上頦兜有兩個作用:(1)支抗作用。前方牽引架下端固定在頦兜上,因此要支抗對上頜骨施加的牽引力。而頦兜本身是一個放在頦部的可遊動的托,全靠掛在頭帽牽引.鉤上的橡皮圈來穩定其位置,這就要求頦兜與頦部密貼以增強固位,橡皮圈牽引力要大於對上頜骨施加的力。(2)矯治下額前突。近30年來一些學者觀察到,在早期頦兜對下頜基骨直接施以400~800克的重力,力的方向是在自;F頜聯合至髁突的直線上,能抑製下頜骨生長,從而減小下頜前突。Greaber對30名5-8歲骨—H類錯頜的患者用頦兜矯治,觀察到升支高度生長受阻,下頜體向遠中旋轉,下頜由水平的生長型轉為趨於垂直的生長,下頜角減小等變化。
五、適應症、年齡、療效
本矯正器主要用於骨型Ⅱ類錯頜,伴有上頜骨發育不足的症例。用重力牽上頜向前,使上頜骨周圍的骨縫發生改變,刺激上頜骨生長,同時頦兜又能抑製下頜生長。
乳牙頜、替牙頜及早期恒牙頜效果好。我們認為早期恒牙頜治療是最合適的。
牽引力的大小與療效有密切關係,一般主張用重力牽引。每側2.9-9.8N力,施力的大小、根據年齡及個體而有所差別,年齡小施力也小,述可根據施力後組織的反應來調節。
每天戴矯正器的時間12-16小時,如果病人不合作,戴的時間過短,療效如差甚至無效,此病人的合作是很重。
第五節 四角圈形矯正器
用擴大牙弓的方法矯治後牙反頜伴牙弓狹窄已有100多年的曆史,常用的矯正器有活動的、固定的和半固定的。如果按加力速度來分,則有快速擴大和慢擴大兩種。四角_形矯正器是一種慢擴大的裝置,它是由W齶弓變化發展而成的,齶弓對牙弓前部的擴大力較後部為大,因此對後牙牙弓狹窄矯治不利,需加以改進。
—、四角形矯正器的適應症
1.功能性後牙反頜伴上頷牙弓狹窄畸形。
2.上牙弓狹窄伴前牙輕度或中度擁擠。
3.乳牙頜、替牙頜及早期恒牙頜患者。
二、四角圖形矯正器的組成
1.固定式四角圈矯正器:由磨牙帶環(根據需要可做在第二乳磨牙、第一恒磨牙或第一雙尖牙上)與其齶側焊接的四角圈齶弓兩部分組成。磨牙帶環頰側可焊園管以配合矯治前牙畸形。
2.半固定式四角圈矯正器,由磨牙帶環(齶側焊雙圓管》及四食齶弓所組成,齶弓的磨牙部分與磨牙齶倒雙圓管用結故線結紮固定。
三、矯治力
四角圈齶弓的四個圈簧可以儲存應力,力的係統是持續的複合力,力的作用可以產生較大的應力並能起到旋轉磨牙的作用,使上頜後牙向側方旋轉,擴大了牙弓的寬度。
四、製作裏點及臨床應用
製作頰麵焊有0.5-0.6mm直徑圓管的磨牙帶環(或在帶環齶側焊05mm直徑的雙圈管),用0.9mm直徑的正畸用不鏽鋼圓絲彎製成四角圈齶弓,齶弓分直形臂和弧形臂兩種,固定式則將齶弓與帶環齶側部分焊接成一體。
矯正器粘固及戴入以前加力,調節四個圈的大小使齶弓每側均勻打開3mm左右,然後勉強戴入就位。一般1-11個月後取下帶環齶弓或取下齶弓進行如力,當上頜後牙牙弓的寬度擴大合適後,還可配合細絲唇弓排齊上前牙,後牙擴大後仍戴齶弓保持3個月。另外,如有
五、療效的觀察及評定
此種病例矯治前應加照上頜咬合片、X線頭顱後前位片,以便對比治療前後牙弓寬度及眞中縫變化的情況。模型測量的主要項目包括:上尖牙間距第一、二雙尖牙間距,第一磨牙間距及齶蓋髙度等,將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分析。
四角圈齶弓裝置近年來在我科臨床應用取得了滿意效果,對乳牙期或替牙早期的患者,尤其是齶裂伴牙弓狹窄者還能起到大齶中縫的作用。還能將四角圈齶弓的形狀加以改變,做成兩個圈式單圈齶弓,同樣也能起到擴大牙弓的功效。國外學者Bell,LeCompte,Frank等省報告用四角圈齶弓矯正器擴大上牙弓的效果及治療前後X線頭影測量、後前位測量及牙弓測量方麵的改變情況。
第六節 改良式下頜斜導麵
前牙反頜的矯治國內一般常用頜墊矯正器,但深反頜由於頜墊太髙使用起來不夠理想為此,我們對前牙深反抬采用了改良式下頜斜導麵,矯正效果良好。矯正器的構造包括固位裝置、矯治裝置和基托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