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常見牙頜畸形的矯治及並發症(一)(3 / 3)

另外,Tweed與Steiner分析法是將X線頭影測量與模型分析相結合,通過測量與分析上、下切牙在矯治後所處的位寘,以改善下切牙長所牙弓上間障的大個,舉確定減數的量或是否采取減數矯治方法。

五、“離角型”與“低角型”畸形的診斷

主要根據患者的麵型和X線頭影測量ZFMA的大小和SN-下頜平麵,SN-頜平麵交角的大小來判斷,主要區別如下表所示:

矯治設計時,應視高角型或低角型表現來決定下頜、下牙弓是逆時針方向旋轉或是順時針方向旋轉,必要時輔助以垂直方向的高位牽引頭帽及頦兜。另外,注意功能性檢查診斷,有以下幾個內容:①顳頜關節及口腔周圍肌肉筋膜有無異常;②舌的異常改變及動度;③牙頜的關係、息止頜間隙,關節彈響,張口度、張口型,有無夜間磨牙等等。

六、矯治

因上頜前突與先天性和遺傳性因素有關,故治療開始的時間愈早愈好,嚴重畸形者9-10歲即可開始矯治,矯治內容包括預防矯治、阻斷矯治和最終矯治。

1.早期上頜前突(肌肉型)的矯治:此型多見乳牙或替牙期,多由於吮吸習憤、口呼吸等導致下額反射性向後,如不及時消除不平衡的咀嚼力,會影響顏麵骨骼的發育而發展成為骨性畸形。此類多為上頜前突,牙弓狹窄,深覆蓋、頜下頜遠中位,後牙頜間距離低,牙齒牙冠高度低,多伴有垂直關係的異常,矯治則很困難。

—般矯治方法及矯治器:

①平麵導板矯正器用以拾高咬給,使下頜脫離牙齒的幹擾,肌肉鬆弛後下頜自由尙前滑動至肌肉及顳領關節最舒適的位置,待前牙深覆頜改善、後牙咬合增高,再輔以雙曲唇弓內收上前牙,改善上牙的前突狀。

②采用口外裝置:用頭帽、口外唇弓、頸帶口外弓、Kloehn型麵弓等,使上頜磨牙向遠中移動,為前部牙弓開拓間隙,並能抑製上頜向前生長,有牙列擁擠時配合係列拔牙法能收到良效。

口外裝置的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麵:頂頦上後方牽引使上頜後方移位抑製上頜向前生長;頜間距離增高、上頜磨牙後移,深覆頜減輕;ZSNA減小。

③高位牽引的頭帽及頦兜:其牽引力方向是沿左右兩側下頜骨頦聯合到髁突長軸方向,此種力量可使下頜咬合平麵由峭變平,減小垂直麵高及使下頜呈逆時針方向旋轉,ZFMA減小。另外,高位牽引口外弓頭帽還可控製下頜的水平生長,對“低角型”者可增加麵高,減小深覆頜,增大ZFMA。

④擴大上牙弓寬度的裝置:上頜前突的病例多伴有上牙弓狹窄,故擴大上牙弓寬度的矯治很必要且常見,當解除了上牙弓側方對下牙弓的鎖結關係後,下頜才易於向前調位。一般分為慢擴大裝置,包括活動矯正器的分裂簧、四角圈齶弓及各式擴大齶弓。螺旋擴張器裝置,減慢加力速度,隔4-7日加力一次,每次士轉0.2mm,也可起到慢擴大的作用。

快速擴大(Rapidexpansion)裝置,是一種骨矯正力裝置,不僅可擴大上頜牙弓,還可打開上頜齶中縫,對上頜及上牙弓前突和狹窄,伴鼻腔狹窄及習慣性口呼吸者更為適用。每天加轉(0.2-0.4mm)。⑤Frankel功能性矯正器:Fr5nkelI型矯正器是用麵頜部肌肉的動力影響牙齒、骨骼的發育和麵部形態的改變,適於牙齒排列整齊的上頜前穴,巵牙呈遠中頜、生長發育快速期前,麵頏部肌肉功能異常較明顯的病例。其功能是以矯正肌肉的功能為主,改進牙頜生長發育,刺激髁突生長,唇舌檔頰屏的力量使下頜生長,並撐開頰部肌肉,控製舌肌的影響,使牙弓在正常條件下生長發育。

⑥改良口腔盾狀板:適用於早期上頜前突、深覆頜、深覆蓋、口唇肌肉功能異常及鬆弛的病例。

作用:增強唇肌功能,矯正深覆頜,糾正口呼吸,對上頜前突伴口呼吸患者能將上前牙後壓,盾狀板伸入口內部分使下前牙壓低而助於後部牙齒的萌長,還能有效地限製下頜的異常運動,控製夜磨牙症。

注意點,此裝置戴入口內後使與上頜前牙唇麵相接觸,但與上下頌頰麵牙銀間應有一定的距離。它在口腔中的固位主要靠唇肌的力量和頰肌的支持,還可在盾狀板上打開少數的孔,以免口呼吸患者發生窒息。若在盾狀板上加一手柄能做唇肌訓練用,盾狀板向前拉時,對唇肌產生較強的壓力,口唇呈被動性閉合運動。

⑦上頷斜導矯正器:斜麵導板的作用使下頜牙齒向近中移動,下頜前牙前移與上頜前牙建立咬頜接觸,適用於後牙遠中頜、下頜及下牙弓後縮、上下牙弓排列較齊的病例。

2.牙型與早期骨型上頜前突:

①牙型早期上頜前突的病例特點:a.很少見於乳牙列,多發生在混牙列後期,表現為上牙弓及側方牙冠向近中傾斜,較高出頜平麵,Spee's曲線後部呈鋸齒狀;b.麵部骨骼形態基本正常或畸形程度較輕;c.下頜牙弓接近正常或伴擁擠。

②早期骨型的特點及矯治要點:

(1)特點:多在恒牙期以後表現明顯《麵部畸形較嚴重》上頜上牙弓前突,下頜後縮,深覆頜、深覆蓋,給平麵陡峭。

(2)矯治要點:深覆蓋的病例要盡早開始矯治;擴大狹窄牙弓的必要性;下頜牙弓近中移動,上頜磨牙或牙弓遠中移動以改善前牙深覆蓋:矯正縱頜曲線以助上牙弓的內收和深覆頜的改善。

縱頜曲線的矯正方法:用細絲弓技術(Begg,TN法)的磨牙支抗彎曲,支抗圈形簧形成的與頜平麵呈反方向的唇弓,“T”形簧細絲唇弓矯正Spee's曲線的彎曲均能收到良好效果。

下前牙橡皮帶壓伸法矯正spee's曲線彎曲:在—帶環的泜中頰側備焊一條4U0的不齊鋼絲,並使其延伸至第二雙尖牙牙頸部,然後在它前端彎鉤,將左右側小鉤間以橡皮帶連結,橡皮帶通過唇麵托槽的槽溝中,以橡皮圈的彈力壓低下前牙,矯正spee's曲線前3~13部過高的畸形。

牙型和早期骨型上頜前突、深覆蓋,需要減數矯治的病例,我們臨床多采用Begg,TN法。Begg法尤適用於安氏IP的病例,僅配合Ⅲ類牽引,不需口外支抗,療效顯著。

3.嚴重骨型上頜前突且年齡較大的患者,采用正畸外科方法才能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