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用TN矯正器矯治前牙反軺和早期骨性前牙反頜
前牙反獵是正畸臨床常見的錯頜畸形之一,發病率較高,且對患兒頜、頜、麵生長發育及口腔功能的影響很大,尤其是早期骨性前牙反頜,伴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故矯治比較困難。國內曾有用上頜頜墊矯正器,上頜頜墊矯正器加頰頜間牽引矯正的報道,但未見到用固定矯正器矯治的報道,我科從1985年以來采用TN矯正法矯治前牙反頜和早期骨性前牙反拾,取得良好療效。
一、臨床表現及分型
主要表現為長度不調,按臨床表現可分為兩大類型:
第一類型,前牙反頜,中性頜關係,ZSNA小於正常值,ZANB為負值,ZSNB等於或大於正常值。
第二類型:前牙反頜,下頜前突,近中頜關係,ZSNA小於正常值,ZSNB大於正常值,ZANB為負值。根據牙齒排列及牙弓的情況分為三種情況:
1.上、下牙弓排列整齊,上牙弓小於下牙弓,上牙弓位於下牙弓的遠中,前牙反覆頜、反覆蓋。
2.上牙弓較小,伴牙列擁擠,後牙反頜,下頜前突,而下牙弓排列整齊或有間隙,Spee's曲線彎曲度大,前牙呈深反頜。
3.上、下牙列擁擠,前牙反頜,下牙弓或下頜前突。
二、矯正器
上、下頜采用TN固定矯正器。
三、矯治過程
1.拔牙與非拔牙的症例,矯治總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
①排齊擁擠錯位的牙齒,擴大牙弓,減徑或減數獲得間隙,以使上下頜牙量與骨量關係協調。
②矯正咬合關係:改變上下牙弓長度不調和垂直向位置異常症狀,以達到正常的覆頜、覆蓋。③調整牙齒的軸向位置和高低位,恢複正常的牙齒軸向位置,從而達到良好的咬合功能及美觀要求。
④保持矯治後的牙齒排列和咬合關係,破除不良習慣,鞏固已有的療效,避免畸形複發。
2.按各種類型矯治的方法:
第一類型:用上下TN固定矯正器。上頜用鈦鎳絲反向弓絲,下頜用焊頜間牽引鉤的水平弓絲。在開展上頜前牙的同時用M類頜間牽引以解除反頜。
第二類型:用上、下反向唇弓,矯正異常的縱頜曲線,打開咬合的鎖結並解除後牙反頜。
①上下固定矯正器上下反向唇弓絲,Ⅱ類頜間牽引。
②上頜減數或開展後牙牙弓,下頜減數或利用下前牙散在小間隙,配合n類牽引,內收下前牙以利建立正常咬合關係。
③上下頜牙弓對稱減數,上牙弓弓絲矯正上前牙的舌側位或頜間M類牽引,改變下前牙唇向位,改變上下中切牙角的大小。下頜雙尖牙必須粘結托槽,以避免牙齒近中傾倒。
四、療程與療效
3年共矯正800例,均獲得滿意的效果。解除前牙反頜,從中隨意抽樣複查100例,男45例,女55例,年齡9-19歲,平均12歲。療程:未減數矯治者平均27天,最短6天,最長60天。減數矯治者,平均90天,最短30天,最長1年。
五、矯正前牙反頜的特點
1.利用弓絲的高彈性和記憶性,製成反向唇弓絲,使其勉強固定在托槽中,弓絲產生回彈力矯正異常的頜曲線,打開咬合的鎖結,並利用其息止頜間隙進行“跳咬合”來解除反拾。與頜墊矯正器單純抬高磨牙區咬合的原理不同,頜墊矯正器對於深反頜的患者在矯正前牙反頜之後,頜墊很難磨除,由於頜墊戴在口內時間長,所以磨牙被壓低,因此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恢複;而本方法不僅能改變牙弓的前後位置關係,還同時矯治了牙弓的垂直關係,使牙弓的形態、功能和位置均得到矯治,療程明顯縮短。
2.前牙反秸並有牙列擁擠的患者,在矯正過程中,排齊牙齒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TN矯正器可使用不同直徑的弓絲很快將牙列排齊,如牙齒的低位、高位、唇向、舌向及扭轉位。在牙列排齊之後,再用II類頜間牽引的方法解除前牙的反頜。
3.TN矯正器是屬於多帶環矯正器,將多個牙固定在唇弓上,有較大的支抗力,矯治牙受力小而均勻,支抗牙不易傾斜,而且不需頜外支抗裝置,矯治方法簡單,易於掌握。
4.矯治受力的多個牙齒由托槽固定在唇弓上連為一體,易於對抗異常的咬合力,既矯治了異常的牙位,又起到固定牙齒的作用,符合口腔生理的特點。
第四節 在牙頜畸形矯治過程中常見的並發症
在矯治中常見的並發症是牙體、牙周和口腔軟組織的損傷,支抗牙的移位和顳頜關節紊亂綜合征等,主要原因為矯治力過大、術者操作不當或由於牙位移動形成創傷頜而導致顳頜關節功能運動不協調等。
一、牙周組織的損傷
主要指牙齒的鬆動及牙槽骨的吸收。牙齒受矯治力移動後均有一定的鬆動度,但一般無明顯疼痛。鬆動度過大且伴有明顯疼痛,則大多由於矯治力過大,或形成了創傷拾而使牙周組織受損傷,如及時調整矯治力和采用調頜措施,上述症狀會很快消失,反之會造成齒槽骨的吸收。故在矯治前或矯治期間還須注意用X線照相檢查移動牙是否有不正常的牙周膜增厚表現或齒槽骨吸收的情況。注意青少年牙周炎的發生。
二、口腔軟組織的損傷
多是因臨床操作,複診加力或矯正器的製作及戴入的方法不當而造成的牙齦、唇頰粘膜、齶部軟組織的損傷。如:
1.唇弓末端過長或帶環頰麵管開焊、粘結磨牙管托槽脫落所致唇弓刺傷口腔頰部粘膜,弓簧位置不當,向內壓入銀粘膜,向外刺激粘膜形成頰部潰瘍結紮絲尾部翹起刺傷唇頰組織。
2.帶環周徑過大或銀緣部分伸展到銀下太多。粘固帶環時,術者手的支點不穩使推壓器損傷銀及上齶軟組織。
3.片切牙齒鄰麵時損傷患者唇、舌、頰部組織。片切牙齒時除要特別嚴格選擇適應症外,操作中還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①術者手的支點必須穩定並注意保護患者口唇組織,為安全起見,初學者片切時最好使用保護器。
②電機的轉速在5000轉/分以內為宜。
③用黑砂片片切牙齒時易損傷非片切麵牙質。禁止用鐵砂片片切,鐵砂片隻作為磨光用,而且常發生因用鐵砂片片切時滑出間隙而造成的意外事故。
4.不正確的關閉中切牙間隙的方法致牙齒鬆動甚至脫落。在中切牙唇麵無限製裝置情況下,用橡皮圈直接套在中切牙上,使其順.牙冠向銀方根部滑動造成嚴重後果。
5.活動或功能性矯正器托緣伸展過長致唇舌係帶及軟組織損傷上齶螺旋快速擴大裝置的塑膠托部分壓迫齶部形成褥瘡性潰瘍等。
6.直接粘合術中酸蝕液腐蝕口腔粘膜,或水門汀液進入眼睛刺激角膜形成紅腫炎症。
三、牙體組織的損傷
主要指牙釉質的脫鈣和齲齒的發生,牙髓的損傷和牙根的吸收。
1.牙釉質的損傷:
①固定矯正器粘帶環及托槽牙齒的脫鈣。用水門汀粘固帶環時水門汀在牙齒表麵上的PH值為2.0.一般24小時尚不能被中和,而使牙齒釉質表麵發生化學性脫鈣。另外,帶環及托槽邊緣易存積食物殘渣,造成菌斑指數的增加致使發生釉質脫鈣及齲齒。當采用不加釉質塗劑的粘合劑粘結托槽時,釉質表麵還易形成“微漏”或繼發齲。當托槽去除後往往容易造成釉質缺損。故應選用帶釉質塗劑的複合樹脂類粘合劑_“京津軸質粘合劑”來粘接正畸托槽。為使口腔易於保持清潔,對齲患率高的患者以選擇活動矯正裝置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