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多糖
銀耳多糖是由擔子菌亞科銀耳經深層培養製得的多糖,為一種酸性的異多糖,含糖量在75%以上。為一種免疫增強劑,具有改善機體免疫功能及提升白細胞的作用。實驗研究表明,能顯著提高小鼠單核-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提高獼猴外圍血中E玫瑰花結和EAC玫瑰花結形成率,提高免疫球蛋白、血漿總補體的水平,對環磷酰胺所致的大鼠白細胞減少有預防和治療作用。
適用於抗衰老或腫瘤化療或放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症和其他原因所致的白細胞減少症,有顯著效果。此外,尚可用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率達80%以上。
口服:一次1g,一日2~3次;銀耳芽孢糖漿,一次10ml,一日3次。治療白細胞減少症連續14日為1個療程,為增強免疫功能可連續1~2月為1個療程。
豬苓多糖
豬苓多糖是由中藥豬苓中提取的多糖,含糖量在90%以上。也為一種免疫增強劑,主要提高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實驗研究表明,正常人連續給藥10日後,可見淋巴細胞轉化率明顯上升,單核巨噬細胞係統的吞噬活力提高。對白血病病人可減少出血和感染,對癌症者可緩解化學治療導致的不良反應,並可延長病人的生存期。
適用於原發性肺癌、肝癌、子宮頸癌、鼻咽癌、食管癌及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亦可用於慢性傳染性肝炎的治療。
口服:一次2g,一日3次;一般白血病病人為避免注射引起的出血而給予片劑口服。肌內注射:一次20~40mg,一日1次,配合放療、化學治療,可根據病情以6~10周為1個療程,間隔1~2月,反複使用。
雲芝多糖K
雲芝多糖K是由擔子菌雲芝菌絲中提取的多糖,蛋白質量在25%以上。口服後5分鍾可在血漿中出現,72小時全部排出體外。本品為一種較好的抗腫瘤免疫劑,對正常小鼠的抗體生成無影響;但對腹水肝癌等多種動物腫瘤的抗體下降有促進作用,可增強人體的細胞免疫功能。與放射治療、抗腫瘤藥聯合應用能增強其效果,減輕抗腫瘤藥物對淋巴細胞轉化的抑製,與放射治療合用,則可使腫瘤細胞對放射線的敏感性增加。
適用於原發性肺癌、乳腺癌、宮頸癌、鼻咽癌、食管癌及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對術後複發有一定的效果,用後可見胸、腹水減少,腫塊縮小,惟見效較慢;亦可用於肝損傷、慢性乙型肝炎、原發性肝癌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此外,尚用於小兒喘息型支氣管炎與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目的在於增效和扶正。
雲芝多糖K單獨應用效果不明顯,常與化學或放射治療聯合應用,多放在2個療程之間,或用在化學、放射治療、手術後免疫反應恢複時。
口服:一次1g,一日2~3次,連續3~6個月,劑量可視症狀而酌情增減,間隔1~2個月,反複使用。
白山雲芝多糖
白山雲芝多糖K是由擔子菌白山雲芝實體中提取的多糖。為一種免疫增強劑,用於治療白血病,用後可見淋巴母細胞和E玫瑰花結形成率提高。還可增加人體對化療的耐受性,加強化學治療的效果。與化療合用用於白血病和多種腫瘤病人,大多數病例T細胞功能和症狀均有所改善,未出現明顯的感染和出血傾向。
適用於原發性肺癌、乳腺癌、宮頸癌、鼻咽癌、食管癌及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另可用於慢性肝炎、紅斑狼瘡、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膿胸、術後。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者在注射本品後,可見IgM量增加,說明有增強體液免疫的作用。慢性肝炎者用後症狀改善、氨基轉移酶降低。
肌內注射:一次40mg,一日1次或隔日1次,連續1~2個月。口服:雲芝肝泰衝劑,一次1袋,一日3次。
西佐糖
為裂褶菌培養所得到的葡聚糖,能活化NK細胞、TC細胞、巨噬細胞的活力,促進IL-1、IL-2、IL-3和IFN各種細胞因子的分泌,有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肌內注射:每周40mg,分1~2次注射。
甲殼素(Chitinum)
甲殼素是一種生物多糖高分子物質,廣泛存在於海洋生物(蝦、蟹)的甲殼中,資源豐富,易於獲取且製備過程不致環境汙染。目前國內外尚無藥用甲殼素產品。本品可作為生物醫學材料,對人皮膚及黏膜無刺激性,可被溶菌酶降解,不致敏、致熱、致溶血反應,生物相容性好。
適用於藥劑輔料、醫用縫合線等。作為輔料可用作緩釋劑、控釋劑、填充劑、分散劑、黏合劑、崩解劑、潤滑劑、包衣劑等。通過直接壓片、濕法製粒或包衣可製備相應藥物的微粒劑、片劑、膠囊劑、微膜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