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的演出,使過於悲傷的場麵改變了,關尚權一看,等二人轉一場唱完,嚴肅地說:“各位父老鄉親,各位領導同誌,老李的不幸使我們悲哀,令人懷念,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老李是為保護群眾而死的,他死得光榮,有價值,為我們樹立了豐碑。可是我們光為老李的去世而悲傷,提不起精神,這樣下去怎麼能行?今天二人轉劇組為我們開了個好頭,使我們看到老李精神,就是北大荒精神的具體化,我們要宣揚這種精神,化悲痛為力量,把老李那種不為名,不為利,勇於獻身的精神接下來,用實際行動紀念老李,安慰老李的在天之靈。不能再消沉於悲痛之中!我相信老李也不希望大家這樣做。”
關尚權的話令大家點頭,那種過於嚴肅壓抑的場麵活躍了,年輕人開始議論老李的為人,老李的精神。
“人死是必然的,像老李的死法,令人佩服!如果像過去那兩個大學生,那樣死法有什麼意義?有人可能會想:我們向老李學習,可是哪有那麼多壞人讓我們去搏鬥哇?可也是,如果西山島天天有那樣的壞人,那我們還能活嗎?學習老李不光學習鬥歹徒,他在平時的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少事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希望大家收集老李的生活中閃光的東西,一點一滴的學習他。”關尚權說到這裏,話題一轉,“姑娘小夥子們,有種的在今後的工作中,拿出點本事來,向老李那樣比比看!我希望大家盡快地回去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場少有的暴風雪,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已經給我們的大棚帶來了災難。有的已經漏雨漏風,有的快要坍塌,棚區的積雪不盡快運走,那一道道雪嶺一化,還能進人嗎?這樣的雪不盡快運出,老李的在天之靈也不安哪!回去吧……到老李安葬那天,再來給老李送行。好嗎?同誌們,孩子們。”關尚權結束了他的話,他更為生產擔心。
“好!放心吧!我們馬上回去投入到工作中。把天災帶來的損失奪回來。”人們紛紛向李元方的遺體告別,並向領導表態。
關尚文的心裏很不平靜,自從老李遇難後,他對這位師傅加兄長的總經理的感情,是非同一般的。他從老李的靈棚回來,始終悶悶不樂,吃飯時也難以下咽。孩子們見爸爸的樣子,想辦法安慰他。
“爸爸,我李大爺他死的光榮,您開心才是,何必總悶悶不樂?”大兒子如中說。
關尚文搖搖頭,沒說什麼,放下筷子點起一顆煙,就要下桌。
“爸爸!怎麼吃兩口就不吃了?這是我特意為你買回的你最愛吃的肥腸,多吃點吧。老悶悶不樂怎麼行?”小女兒關麗豔說。
“再吃點吧,人死不能複生,咱還得活著,別讓孩子為咱擔心!”萬曉蓮也說。
關尚文不得不又拿起筷子,但菜到口裏卻不覺得有味道。
“說起來也怪,李大爺平時沒見他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也沒見他怎樣受人尊敬,他這一走怎麼會這樣讓人懷念?”大女兒關麗媛像是自言自語地說。
“唉……你們哪裏知道,你李元方大爺的為人,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在不知不覺中使你感到溫暖,感到親切呀!”關尚文緩緩地說,“但他從來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別人的報答。運動中沒有你李大爺他們的保護,哪有咱今天的家呀?但他向來沒有因此顯示自己。”關尚文懷著深深地懷念向孩子們講述,初到北大荒時的事……
那時三年自然災害還沒有過去,關尚文在李元方的帶領下夜班作業,饑餓難忍的關尚文在盼著夜班飯,好不容易送飯的來了,送來的竟是豆餅炒韭菜,每人一塊二兩的烤餅。關尚文幾口便把烤餅吞了下去,又三下五除二吃了炒豆餅,喝了一頓涼水就算完事。
“小關,你把這烤餅也吃了吧。”李元方看著關尚文心疼地說。
“不吃,我吃了你吃啥?”關尚文搖頭說。
“吃吧,我不餓,剩下就白扔了,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不能餓著。”老李歎息著說。
“不吃,你吃吧,你的飯量比我大,更不能餓著。”關尚文堅持不吃。
“你看我比你胖多了,你瘦得皮包骨,不吃怎麼行?這是命令,吃!”李元方連勸帶命令地說。
“師傅!你不要騙我了,你那叫胖嗎?誰不知你飯量大,由於吃不飽,你全身浮腫,我怎能忍心吃你省下的口糧啊?這種命令我就是死也不執行!”關尚文帶著哭腔說。
“哎!哭鼻子可不是好孩子,你不吃我也不吃,說實在的,我的胃總是脹鼓鼓的吃不下。這樣吧,這餅子咱兩一人一半。”說著將二兩重的烤餅一分兩半,硬逼著關尚文吃了一半。
孩子們聽到這裏,很難想象當時的情景,但都體會到李大爺為了自己的爸爸,是什麼樣的心情。關尚文說到這裏,長歎一口氣,又說道:“到現在我還覺得那半塊烤餅,要比現在請我吃上一頓,滿漢全席還要香啊!你李大爺為了別人,常常是省下自己的口中食讓給別人,身體越來腫得越重,行動都感到困難,但他仍然一聲不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