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青梅事—花事繞心頭,知否知否(1 / 2)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易安是個出色的電影編導,視覺大師。她僅用33個漢字就寫了一個故事,甚至賦予這個故事強烈的鏡頭感,如果我們聲情並茂地將這首詞讀完,整個場景就會立體地呈現在眼前。

疾風驟雨肆虐了一夜,醉酒後睡得酣甜的閨中小姐迷迷蒙蒙地聽到風雨聲,心中記掛著園裏開得正旺的海棠花,卻因酒醉乏力又陷入沉睡。天明後還未睜眼,昨晚忐忑的心情便湧了上來,惺忪著喚了一聲外間的侍女,小丫頭輕手輕腳地過來卷簾。

小姐猶豫了一下,問:“園子裏景況可還安好?”

侍女隨口應著:“園裏的海棠經了這風吹雨打,卻也還和平常一樣。”

小姐輕哼一聲,微慍:“你可知道,那海棠定然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李清照精造句,善譴詞,巧用字,但才情不刻意外露。這首小令,三十餘字無一難字,如此平白淺近又能讓人回味無窮。

後人稱這首詞有人物,有情節,有對白,有情緒,若非有生花妙筆,恐難駕馭。最經典一句在於“綠肥紅瘦”,清人王士禎在《花草蒙拾》裏評此句:“人工天巧,可謂絕唱”。一般來說,肥瘦二字很難讓人聯想到詩情畫意,但易安卻在這四字上套用了多種辭格:通感、借代、對比、擬人、摹色、襯托,將園中海棠被驟雨摧殘之後葉多花少、綠濃紅淺的情狀描摹地如此通透,直將腐朽化了神奇。

李清照通過“綠肥紅瘦”四字展現的文學天賦,在當時就已經令時人驚豔,“當時文士莫不擊節”。名士之一就是名列“蘇門四學士”的晁補之,他與李格非素有交情,曾作文章《有竹堂記》稱讚李格非的勤學嚴謹。每有機會,晁補之定要跟人宣揚:李格非家的女兒,可是個才女!如此一來,李清照十幾歲時就已才名遠播。

除這驚世絕句之外,這首詞中還有一字格外動人——“試”,若說“綠肥紅瘦”給人的衝擊是視覺上的,那這一個小心翼翼、惴惴不安的“試”便直截了當地戳到心窩。

人們大抵都有過這樣的經曆:越是在意,越是忐忑。詞人心知經了這一夜風雨,海棠定是不堪蹂損而殘紅狼藉,她不忍心親眼見此景象,又懷著僥幸的期待,於是忐忑著“試問”正在卷簾的丫鬟,一個“試”字把詞人害怕聽到海棠凋零的消息,又關心花事的曲折心理再現出來,神情口吻,仿佛就在眼前。這般惜花愛花的心事,有人知否?

林黛玉最有可能懂她。

黛玉葬花是《紅樓夢》裏的經典一幕,書中第二十三回寫到:

寶玉一回頭,卻是林黛玉來了,肩上擔著花鋤,鋤上掛著花囊,手內拿著花帚。寶玉笑道:“好、好,來把這個花掃起來,撂在那水裏。我才撂了好些在那裏呢。”林黛玉道:“撂在水裏不好,你看這裏的水幹淨,隻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髒的臭的混倒,仍舊把花糟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個花塚,如今把他掃了,裝在這絹袋裏,拿土埋上,日久不過隨土化了,豈不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