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狄更斯 (1)(1 / 3)

如果你真的想要了解查爾斯·狄更斯在同時代人中受歡迎的程度,那麼你就不應該通過書籍去尋找答案。隻有在人們講述的語言中,你才能找到愛存在的痕跡。因此,一定要有一個人來講述,而且他最好是這樣的英國人中的一個。在他的青年時代的回憶中,還能追蹤到狄更斯初期取得成就的那段時期,即使已經過了五十年,他依然不斷地用更親切、更深情的老綽號“波茲”來稱呼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的作者,而非稱為查爾斯·狄更斯。成千上萬人的熱情、愛戴就和這些動人的憂傷回憶融合在一起了。當初,他們狂熱地摯愛的藍色的《說月報》,今天成了珍貴的收藏品,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抽屜盒書櫥裏,盡管書頁已經發黃了。其中一位“老狄更斯迷”是給我這樣講述的:當時,他們會清清楚楚地謹記郵差到來的日子,絕不會搞錯。到了那天,他們就在家裏焦急地等待著,直到郵差把裝有波茲的藍色新期刊的郵包送達。他們需要等待整整一個月的時間。

他們期待著,有時就會討論科波菲爾是會和埃格尼斯結成伉儷,還是會和多拉結婚呢。他們會因為密考伯的境遇出現了危機,而感到一些小小的興奮。——盡管他們明白,密考伯會用美味的潘趣酒和愉悅的心情勇敢地走出困境!——如今,他們還需要盼望,盼望,一直等到駕駛著慢吞吞馬車的郵差來把一切讓人不快的謎團解開為止嗎?他們不會那麼做了,因為那樣完全不行。於是,為了能夠早一點拿到自己的書,大家夥會年複一年地步行五六裏路,特地迎接郵差,在回家的路上,他們就迫不及待地開始閱讀了,有的人甚至從另一個人的肩膀旁邊來看書,還有人會情不自禁地高聲朗誦。隻有那些善良的家夥為了盡快把勝利品和家人一起分享,才快步地趕回家去。在那時,這種對於查爾斯·狄更斯的熱愛遍布了每個村莊,每個城市,整個國家,甚至包括移居到其他大陸的英國人。和這個小鄉鎮上的人們一樣,他們對狄更斯的熱愛都從與他相遇的第一個時刻開始,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在19世紀,像這樣恒久不變的深情關係在其他地區的作家和其他的民族之間是沒有的。狄更斯的名聲像火箭似的騰空升起,而且永遠動力十足,像太陽一樣持久地照耀著整個世界。《匹克威克外傳》第一期的印數是四百冊,到第十五期已經增加到了四萬冊。就這樣,他的聲望以雪崩之勢造就了他的時代。沒用多長時間,狄更斯打開了通向德國讀者的道路。數以千計的廉價小型書冊甚至到德國中心腹地的田野裏去播撒歡聲笑語。可愛的尼古拉斯·尼克貝、讓人憐惜的奧列佛·退斯特以及這位靈感充沛的作家創作的其他數百個人物都流傳到了美洲和澳洲。現在狄更斯的書有上百萬冊在流通。有大開本,有小開本,有厚本,有薄本,有窮人讀的平裝本,美國那裏還有曆來為某位作家出版的唯一典藏本(如果有人告訴我,這個珍藏本的售價是三十萬馬克,我一定堅信不疑。這是專門為億萬富翁打造的版本)。和過去一樣,在這些書中人們仍然可以找到快樂的歡笑。隻要翻上幾頁書,這種歡笑就會像春風一些包圍著你,溫暖著你的心靈。

人們對他的愛戴是空前的。如果說人們對他的愛戴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再增加,那麼,這隻是由於熱情已經到達頂峰了,找不到更高的等級了。當狄更斯作出決定要舉行公開朗讀,與他的讀者第一次麵對麵交流的時候,全英國的國民幾乎欣喜若狂了。人們紛紛湧進朗誦大廳,把大廳塞得滿滿的,還有狂熱的愛好者為了不被人群擠走,緊緊抱著大廳裏的柱子,或者爬到講壇的下邊,隻是為了聽到自己所熱愛的作家的講話。在美國,人們不顧冬天的嚴寒帶著被子睡在售票處門口。附近餐廳裏的服務員給他們送來飯菜。但是前來的讀者總是有增無減,大廳顯得太過狹窄,最後人們不得不把這位作家的朗誦會放在布魯克林(布魯克林,美國紐約市的一個區。)的一個教堂裏舉行。狄更斯就在這裏的布道壇上講述奧列佛·退斯特的奇特經曆和小耐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