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視誘發電位測試野較大,它的波形是所刺激視野各部位局部反應的總和。對於一些較小的尤其是在非中央區的視野缺損,常規不太敏感。為了更詳細地客觀檢測視野各部位的功能,需要用局部等技術。然而,由於局部每個部位的測試野小,對視野每個部位的檢測需要較多的疊加次數和較長的記錄時間,因而要把視野每個部位都檢測一遍所需的時間太長,在臨床應用有困難。另外,由於各部位的測量有先有後,檢測時間又長,受檢眼狀態可能會有變化,這不利於在同一隻眼視野各部位之間結果的比較。
1994年,記等利用記錄曆的多通道輸入方法記錄多個局部,並稱之為多焦。技術的出現,使得傳統記錄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有了解決的途徑。該技術通過計算機控製使視野各小區的刺激交替(和部分重疊)進行,通過數字信號處理計算刺激信號與反應信號的互相關函數,從而把對應於視野各小區的反應分離出來,在一次短時間的記錄中得到視野各小區的反應。
記錄已在前麵有關章節詳述,本章闡述記錄中與不同的技術特征。
第一節 視覺刺激
一、刺激圖形
為了對刺激野進行多局部的刺激,刺激野必須細分為多個刺激小塊,每個刺激小塊即一個刺激單元,這些刺激單元對刺激野形成多局部的刺激。刺激單元是六邊形,其麵積隨離心度增加而增大。的刺激圖形也延續了這樣的設計理念。早期有一些的記錄直接采用了與一樣的刺激圖形,即麵積隨離心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六邊形圖案,但這種刺激圖案對於的記錄並不是好的刺激圖案。因為圖案中六邊形的大小變化是針對視網膜的細胞密度,而不是針對視皮層的放大比例設計的。周邊的六邊形刺激單元誘發的反應會很小。而且,在上述的六邊形圖案中,有一些六邊形是橫跨垂直或水平子午線的。在應用枕部雙極記錄的情況下,處於水平子午線上、下兩側區域誘發的反應極性相反。對於那些橫跨水平子午線的刺激單元,上、下兩部分誘發的反應由於極性相反而相互抵消,從而得到很小的波形。另外,從視網膜神經纖維的分布到視路、視皮層的功能區域分布多是以水平或垂直子午線為分界的,橫跨水平或垂直子午線的區域不利於反映上述係統的功能狀況、疾病狀況。
在記錄中應用得最多、至今為止也是最合適的刺激圖形是飛鏢盤。飛鏢盤中刺激單元為四邊形(除了中心4個刺激單元為扇形外),這些刺激單元呈放射狀圍繞著圖案中心分布,刺激單元的麵積隨離心度增加而增加,以補償離心度不同的視野在皮層放大率的不同,使得在所有的離心度上,每個刺激單元所刺激的初級視皮層的麵積基本相等。這樣可以使得每個刺激單元所誘發的信號具有相近的幅度,視野中心與周邊的反應振幅和信噪比差異減少。
每個刺激單元都有兩種狀態,並且在偽隨機二元序列的控製下在兩種狀態之間切換,從而構成對視覺係統的刺激。如果每個刺激單元內沒有圖形,隻有全黑或全白兩種狀態,視覺刺激通過在全黑或全白兩種狀態之間互相切換來形成,那麼這種刺激屬於多個局部的閃光刺激。在這種刺激形式下,刺激單元的亮度隨刺激的產生而變化。如果每個刺激單元內由黑白相間的棋盤格充滿,視覺刺激通過在同一時間棋盤格的所有黑格子變成白格子,所有白格子變成黑格子(黑白翻轉)來形成,那麼這種刺激屬於多個局部的圖形翻轉刺激。在圖形翻轉時,刺激單元的平均亮度保持不變。由於閃光變異較大而圖形翻轉變異較小,所以在的記錄中,主要是應用圖形翻轉刺激。這也是現今所通用的刺激技術。一般每個刺激單元內有16個方格,8黑8白。
刺激圖形的亮度,通常白色小塊的亮度在。範圍取值,黑色小塊的亮度小,平均亮度為60%,對比度大於90。
二、刺激時序
刺激單元的狀態由偽隨機二元序列控製。控製不同刺激單元的序列不同但有明確的聯係。一般為電視監視器的幀時間或幀時間的整數倍。例如:監視器的幀頻為75Hz,則幀時間為1/758,即13.38。如果基本時間間隔取為幀時間。一般把整個刺激過程分為若幹段,以便受檢者可以休息、瞬目或活動一下。如果分為16段,則每段的刺激時間約為308。在記錄中,一般把每段的刺激時長設為308左右比較合適。
第二節 信號的記錄和分析
一、放大濾波係統
進行記錄的放大器係統與傳統記錄的放大器係統基本一致。一般放大倍數選100~200、在通頻帶方麵,到目前為止,大部分的記錄還是選擇。國際臨床視覺電生理學會的傳統記錄標準建議高頻截止頻率應不小於並指出所有的模擬濾波都會對成分的潛伏期產生明顯的影響,特別在使用低於100Hz的低通濾波時。2001年,在記錄時選擇了3~30Hz的通頻帶。把高頻截止頻率降低到30Hz後,他們發現可以去除一些幹擾記錄的高頻噪聲。他們對同樣的受檢者(包括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分別進行高頻截止為30Hz和10092的記錄,並對結果進行比較。發現高頻截止為30Hz對記錄結果隻有很小的影響,隻是使潛伏期增加,而對振幅沒有影響。他們認為雖然使用的低通濾波並不是理想的記錄條件,但它的好處是可以在臨床檢測中去除肌電噪聲的影響。使用的濾波器是模擬濾波器。模擬濾波也即是硬件濾波,其缺點之一是不能形成很急速的濾波。比如對於低通濾波,理想狀態是高於高頻截止頻率的波全部被濾掉,低於截止頻率的波全部通過。但是模擬濾波達不到此理想狀態。在高頻截止頻率附近,高於截止頻率的波沒有全部被濾掉,低於截止頻率的波也沒有全部通過。應用數字濾波提供更加急速的低通濾波。他們發現在進行急速的低通濾波可以提供最好的結果,對振幅和潛伏期幾乎都沒有影響。隻是把高頻截止頻率降低,反應的一些高頻細節會丟失,所以如果需要關注反應的高頻信息,那麼高頻截止頻率應該設到100Hz。
二、分析方法
(一)斤相關分析
在應用前麵所描述的由序列控製的多通道輸入刺激技術的基礎上,可以在序列和頭皮所記錄到的腦電圖,信號之間進行互相關分析,提取對應於每個刺激單元的一階、二階和更高階的反應成分,即互相關函數的各階函數核。每個函數核代表原始所記錄到的信號與視覺刺激的可能組合的互相關。互相關分析由快速轉換算法進行。從簡單的原理上來講,對應於某個刺激單元的一階函數核等於該刺激單元所有處於某狀態時的反應減去所有處於另一狀態時的反應(所有在二元序列控製下的刺激單元隻能處於兩個狀態中的一個)。對應於某個刺激單元的二階函數核的第一片等於把所有狀態轉換的時間間隔的反應相加,再減去所有無狀態轉換的時間間隔的反應。在圖中,為了能清楚地表示,每個單一的反應被顯示為分離的、不重疊的波形;但是在實際記錄條件下,相鄰的反應會在不同程度上發生重疊。在圖形翻轉刺激的條件下,所謂的狀態轉換即是圖形翻轉,所以圖形翻轉刺激的二階函數核第一片等於所有圖形翻轉時的反應減去所有無圖形翻轉時的反應。在所有反應成分中,二階函數核第一片與傳統圖形翻轉反應最緊密相關,傳統圖形翻轉的反應是通過把多次圖形翻轉刺激所誘發的瞬間反應疊加平均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