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對自己自殺的看法或許與那些批評家的看法有較大不同。誰知道呢?也許那些批評家是正確的,而海子自己反倒說不清自己為什麼而死。但我想我們至少應該了解海子的形而上學,那就是:“道家暴力”。我一直不太明白“道家暴力”到底是什麼意思。道者,天道,太初有道之道,道可道非常道之道,可這與暴力有什麼關係呢?海子把道形象化為一柄懸掛於頭頂的利斧,可道為什麼隻能是利斧而不能是別的呢?1987年以後,海子放棄了其詩歌中母性、水質的愛,而轉向一種父性、烈火般的複仇。他特別讚賞魯迅對待社會、世人“一個也不原諒”的態度。他的複仇之斧、道之斧揮舞起來,真像天上那嚴厲的“老爺子”。但海子畢竟是海子,他沒有把這利斧揮向別人,而是揮向了自己,也就是說他首先向自己複仇。他蔑視那“自我原諒”的抒情詩。他死於道。
(2)性格因素 要探究海子自殺的原因,不能不談到他的性格。他純潔,簡單,偏執,倔強,敏感,愛幹淨,喜歡嘉寶那樣的女人,有時有點傷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在多數情況下,海子像一隻綿羊一樣對待他人。有一回海子的一個同事給他送信,因為信有好多封,那人便一邊讀著信封上海子的名字——“海子海子海子”——一邊把信遞給他。可是忽然,送信人不再讀“海子海子海子”,而改口為“孫子孫子孫子”,海子覺得送信人是在說著玩,便隻是笑,倒是站在一旁的駱一禾火了起來,把送信人大罵一頓。一般說來,海子是溫和的,但他也有憤怒的時候,而且憤怒起來像一隻豹子。有一回他在飯館裏一個人和幾個人打起架來,結果打碎了眼鏡,臉上也留下了血痕。事後他對我說,因為當時他真把命豁出去了,所以他一個人和那幾個人打了個平手。
海子性格的形成,應該既有其先天因素,也有其後天因素。所謂後天因素,自然指的是其農業背景。海子是農民的兒子,他迷戀泥土,對於伴隨著時代發展而消亡的某些東西,他自然傷感於心。1989年初,海子回了趟安徽。這趟故鄉之行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荒涼之感。“有些你熟悉的東西再也找不到了,”他說。“你在家鄉完全變成了個陌生人!”至於先天因素,我指的是他的星座。海子生於1964年4月2日,屬白羊星座。如果我們不僅僅是出於迷信的興趣來看待他的星座的話,我們至少可以在這裏發現某些有趣的東西。海子一生熱愛凡·高,稱凡·高為“瘦哥哥”,而凡·高恰恰也是白羊星座生人,這其中難道沒有什麼神秘的聯係嗎?是否生於這個星座的人都有一種鋌而走險的傾向?早在1984年,海子就寫過一首獻給凡·高的詩,名為《阿爾的太陽》。詩中寫道:
瘦哥哥凡·高,凡·高啊/從地下強勁噴出
的/火山一樣不計後果的/是絲杉和麥田/
還是你自己/噴出多餘的活命時間
這首詩寫的是凡·高,難道我們不可以把它看作是海子的某種自況嗎?“不計後果”這個詞,用在海子身上多麼貼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