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飛草長,一晃一年,沒碧珠兒半點消息。沈成業現已在吏部謀得一份差事,他們家也搬離了原來的城東小巷,搬到了現在居住的青雲巷,那時的青雲巷不比如今的朱門大戶,他們家的沈府比現在也是小上好幾倍。
沈成業每天下衙後最專注的事便是尋人,尋找碧珠兒。他派人將京都城及附近的城鎮尋了個遍,依舊沒有碧珠兒的蹤影,一次次的失望並沒有令他放棄。他深信碧珠兒一定在世界的某個地方等著他。江南地遠,年前派去江南的人下個月回來,一想到這裏,他的心裏的希望重新燃起。
沈成業如今在吏部司職,雖然是個從六品主事,卻非常得上司賞識。沈成業的光宗耀祖,沈家老二成濟學業上進,小女兒沈秀英也乖巧懂事,沈老夫人自是每天春風得意,揚眉吐氣。如果說心裏有個不順的小疙瘩的話,那就是沈成業的婚事!
沈成業現已虛二十有一,放眼整個京都城,男子到他這個年紀,爹都當了好幾回,也難怪沈老夫人整日為此事憂心忡忡。沈老夫人已開始著官媒幫忙找合適的姑娘,她的要求並不高,和沈家門當戶對,溫柔嫻淑,如果能對兒子的仕途有所幫助,那自是再好不過。
現在的沈老夫人早已將碧珠兒拋諸腦後,她仍舊記得秦員外的恩情,卻依然不希望兒子找到碧珠兒。一個商賈之女,門第不高不說,對兒子的仕途沒有任何幫助。至於她家的恩情,那是另外一回事,報恩有很多種方法,不必非得以身相許啊!
沈老夫人天天在沈成業耳邊念經,無非是給她娶個兒媳婦,讓她抱上大孫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之類的話。她鬧了無數次,病也裝了,兒子就是不理她,她安排的相親,沈成業愣是一次也沒去過!她終於沒轍了,可又不能看兒子打一輩子光棍,於是搬出沈老爺子的牌位來。沈成業答應她,除非碧珠兒不在了,他會一直尋到她為止!
沈老夫人聽後在祠堂裏燒了幾柱高香,她祈求祖先保佑碧珠兒不在人世。她雖然覺得自己這樣會遭天譴,可兒子若是有個好姻緣,有個好前程,一世幸福安穩,她情願受天譴。咍!大抵天下母親的心都如此吧!
從江南回來的人帶來了一個噩耗,聽的沈成業覺得天旋地轉,沈老夫人卻欣喜不已。那人說,秦家投奔江南本家的王婆子說,秦小姐和乳娘南下的途中染上疫病,不治而亡!
半年後,在沈老夫人的安排下,沈成業娶了現在的大夫人李氏,李氏的娘家是書香門第,父親在翰林院司職,兩家說來,沈家有些高攀了。那李氏雖然是下嫁,但家教甚好,兩人成親後,無怨無悔,對上孝敬婆婆,體貼夫婿,待下疼惜小叔小姑。如此夫妻二人自是相敬如賓,和諧共處,沈成業也是極為尊敬李氏。一年後,沈家喜添新孫,取名沈元宗,樂的沈老夫人合不攏嘴。
這沈成業的日子過的也是幸福平淡,遂了沈老夫人的心願。又半年,沈成業的上司連升兩級,沈成業也被上司帶著升了一級,雖然還是主事,卻是正兒八經的六品官階。那天沈成業下衙回家得知李氏有了第二胎,真是喜上添喜。沈老夫人更是覺著大夫人李氏有旺夫相,越看越順眼,越看越喜歡。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沈成業的日子過得是風生水起,可年輕的他依舊感覺到內心極度空虛,妻子一切都好,卻說不上幾句心底話。官場漸漸讓他學會了花天酒地,買醉忘憂。
他是在京都城最大的青樓----醉仙樓再次碰到碧珠兒。雖然她抹了濃妝,他還是一眼認出她來。碧珠兒現在已經不叫碧珠兒了,她有個新名字----妍百花,她曾經在這醉仙樓裏豔壓群芳,拔得頭籌。真真是應了那句詩:武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他們兩人對坐在碧珠兒平常接客的裏間,沈成業注視著她,竟無語凝噎!碧珠兒神情落寞看向窗外,不做理會他。此刻,沈成業內心被壓抑無數次的思念和欲望瞬間決堤。他要為她贖身,然後好好嗬護她愛她,不讓她受一點點傷害。
碧珠兒落淚,良久一句“成業哥哥,為什麼當初不尋我?”話裏包含了她全部的期望和委屈。沈成業看著落淚的碧珠兒一把擁她入懷,自責道:“都是我不好,即便從江南回來的人說你沒了,我也不應該放棄尋你的。”
原來感染疫病的不是碧珠兒,是乳娘,碧珠兒從小沒娘,是乳娘一手帶大的,自是心疼乳娘,她用盡了身上的盤纏也沒醫好乳娘。乳娘去世後,一起南下的粗使婆子----王婆子對她起了歹心,王婆子拿走了她最後的盤纏,並且在半路把她賣給了人販子。那人販子見她哭的梨花帶雨,我見猶憐,聽過她的不幸遭遇後頓生惻隱之心,放了她。南下的盤纏沒了,碧珠兒隻得折回京都城,打算投奔沈家。誰料天不遂人願,卻在京都城裏被地痞騙賣進了這醉仙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