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性的進化促進了人類的社會化(1 / 2)

我們這些自命不凡的偉大物種,以偉大的尊嚴站立在這個地球之上。可誰會想到,在八九百萬年以前,我們的祖先也正如我們現在所嘲笑的那些愚蠢的爬行動物一樣。那麼,是什麼力量使我們的祖先從獸類走向人類社會呢?

我們中的一些卓越的人物異口同聲地說:是環境的變化。我們的祖先迫於漫長的旱季,從森林王國裏走出來,可憐兮兮地尋求食物,是饑餓本能和生存本能迫使他們用本來用於走路的前肢扛起樹枝木頭,去對付草原上的猛獸,在與野獸的拚搏之中,他們不得不團結起來,共同對付強大的敵人,也許正是狩獵對群體性的要求,使我們的這一物種擁有其他動物所不能匹敵的團結性。艱苦而複雜的生存鬥爭,使我們的祖先擁有所有動物都不能匹敵的發達的大腦,從而有了向人類社會進化的生物學基礎。我們中的那些卓越的人物總是振振有詞:“隨著狩獵難度的增加和捕獵攻擊的延氏,狩獵猿擯棄祖先的流浪習慣就勢在必行。它們需要一個安定的家園,帶回獵物與婦幼分享。”(D奠瑞斯《裸猿》第8頁)兩性的勞動分工似乎是人類走向社會化的最初表現,幾乎所有的部落都有著嚴格的兩性分工,男性從事狩獵,女性從事采集,男女相互交換飲食資源,可以結合成固定的家庭。那麼究竟是什麼促使我們的祖先進行兩性分工呢?我們中的卓越人物說,由於我們祖先由爬行到站立的進化中,身體結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女性的骨盆相應增強。由於“小骨盆的調整導致雌性產道各平麵的經膜縮短,增加了分娩困難,致使很多雌性死亡。自然選擇完成了它的作品。新遺傳規律出現了。女性提前分娩,更容易沿著生殖道生下來。但女性並未因此得到解救,因為早產的嬰兒需要增加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照料。兩足行走迫使她們把幼子抱在懷裏或背在背上,因此,她們更難捕捉到動物來滿足自己和下一代的需要。和男性達成一項協議的時候到來了,兩性契約於是很快形成習俗。(伊巴丹特爾《男女論》第12頁)總而言之,我們中的卓越人物總是可以找到很多的理由,從經濟、生理等各個角度來解釋人類告別動物的理由。他們惟獨避開精神因素不談。當然,這取決於他們骨子裏的機械唯物主義本質,也因為在經驗主義時代裏惟恐被戴上形而上帽子的現代人的理性恐慌。正因為這一現代式的理性恐慌,我們中的卓越人物談起社會學理論來,總是不外乎物質及經濟,而對精神領域諱莫如深。我請問一下這些卓越的人物,如果是因為狩獵培養了人類特有的團結性而致使人類社會化,那麼具有高度群體性,並能自己進行部署的狼為什麼不能社會化呢?如果說是生理的變化迫使兩性分工從而促使社會化,那麼,具有同等生活條件,並成對地生活的人類近親——長臂猿為什麼不能社會化呢?當然,經濟與生理的因素,是人類社會化的原因之一,但並不是惟一的或者決定的因素。

那麼,到底是什麼促使人類的社會化呢?筆者的說法可能會使許多卓越的智者所不容。也許會激起我們那些有著偉大尊嚴的同類的憤怒。但我仍然要告訴他們,促進人類社會化的,不隻是經濟原因和生理原因,也不隻是精神原因,而是性,是性的進化促進了人類之所以為人類,是性的進化使人類社會不同於動物群落。

我們先來看看社會化的人類與動物究竟有什麼不同。要了解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歐文洛夫喬伊對猿人與類人猿的比較中看出,猿人雖然不等於現代的智慧人,但他們已完成了兩性的社會分工,具有現代人的所有特點。

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人是一個有自己的領地並且具有責任心的生物種。他們建立了自己的領地——家庭正是領地的集中表現。他們對自己的領地負責。男性必須不斷狩獵獲取全家人的食物,女性必須在男性外出時守住領地和食物,並且承擔起生兒育女的艱巨任務。是什麼力量使我們這個生物種培養出如此義不容辭的責任心呢?難道僅僅是經濟上的相互依賴?不,根本的力量是性的互補及性進化中生產的情愛。歐文,洛夫喬伊的對照表中惟一沒有提到的最根本的一點,我給他補充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