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傳染病(二)(1 / 2)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征為發熱、流涕、咳嗽、眼結膜充血、口腔粘膜斑及皮膚斑丘疹。中醫亦稱麻疹。

【診斷要點】

1.既往未曾患過麻疹,否認接種過麻疹疫苗,病前2周內有與麻疹病人密切接觸史。多發於冬、春兩季,小兒多見。

2.起病急,有發熱、咳嗽、流涕、畏光、流淚等眼及上呼吸道炎症狀,病後2~3天口腔頰粘膜處有粘膜斑(也稱克氏斑),3~4天出皮疹。

3.體征結膜充血,出疹前口腔頰粘膜處可見粘膜斑,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皮疹先見於耳後、發際、前額,後遍及全身。初為鮮紅色斑疹或斑丘疹,壓之褪色,後為暗紅色融合成片,疹間可見正常皮膚。疹退後有糠秕樣脫屑,留有色素沉著,約半月後消失。

臨床分期

(1)疹前期:從開始發熱至疹點出現,為期約3天。

(2)出疹期:疹點開始出現至透發完畢,為期約3天。

(3)恢複期:疹點出齊漸退,發熱漸退,胃納增加,精神好轉。

(4)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偏高。

(5)細菌培養:合並肺炎或喉炎者,應取痰或咽拭子做細菌培養及藥敏。

(6)必要時進行X線檢查,疑腦炎時應查腦脊液。

(7)本病常並發肺炎、喉炎和腦炎。

(8)應與猩紅熱、風疹、幼兒急疹和藥物疹鑒別。

【飲食調護】

1.慎食辛辣滋膩之品。出疹高熱期應多飲開水,供應流質或半流質膳食,如牛奶、果汁、綠豆粥、蛋花湯、菜泥湯等。出疹期可多吃一些能透疹之食物,如香菜、竹筍、蘑菇、魚蝦等。恢複期可進食,少油少渣飲食,如肝泥粥、雞蛋麵條、鯽魚燉磨菇及瘦肉、蛋黃、豆製品、水果、綠葉青菜等。

2.食療方

(1)芫荽湯:鮮芫荽30g,煎湯代茶內服,日數次,適於初期。

(2)蘆根白茅飲:鮮蘆根、鮮白茅根各30g,加水2000卬1煎湯代茶。適於出疹期。

(3)荸薺蘿卜汁:鮮荸薺10個(削皮、鮮蘿卜汁500時,加凸糖適量煮開溫服,適屍疹後傷陰咳嗽者。

【治療方法】

1.一般措施對病程順利者主要是加強護理,預防並發症,臥床休息,保持居室空氣流通及溫暖濕潤。對症治療

(1)前驅期及出疹高熱者,不宜用強烈退熱劑,以免妨礙出疹。必要時可用小量鎮靜退熱劑。

(2)適當補給維生素等。咳嗽可給比咳糖漿或嬰咳合劑。煩躁者給予鎮靜劑如苯巴比妥、安定等。酌情補充鈣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