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一 寄語師生(2 / 2)

二要更多地參加校內外實踐活動。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學生麵臨就業競爭和社會挑戰的巨大壓力。現代社會要求大學生不僅要有厚實的理論知識基礎,而且還要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因為用人單位關注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專業課程成績,而且更加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在大學學習生活中,要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要勇於實踐、敢於實踐、學會實踐。要積極參加各類專業競賽、科技創新、文化體育等校內外實踐活動。同時要投身社會實踐,積極參加“三下鄉”、“四進社區”等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鍛煉自己、在實踐中完善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

三要更好地學會思考和創新。理性思考使人類進步和逐漸成熟。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沒有創新的國家必將被曆史淘汰。21世紀的人才必須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是知識經濟時代高素質人才最重要的品質之一。正如美國哈佛大學校長普西所言:“一個人是否具有創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嶺。”為此,我們要崇尚夢想與追求、崇尚創新與奮鬥,要積極參與各項學術研究活動和科技創新活動,努力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從而使自己真正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四要更好地學會感恩和做人。在一個人成長、成才的過程中,都會得到父母、老師和很多人的幫助和教育。不管一個人有多少財富、多少知識,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成功的機率將會大大地降低,這個人最終不會獲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學會感恩、學會做人也是大學的一門“必修課”。希望同學們要學會誠信,做到以誠待人,以信取人,培養真正的大學友情;要學會協作,好好把握大學集體生活的機會,積極參加社團組織和集體活動,培養自己的協作意識、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要學會感恩,學會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要認真踐行“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培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良好品德。

學校領導和教職員工將盡一切可能為同學們的學習、成長提供條件和便利。希望每位同學能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珍惜大學四年的寶貴時光,以堅定遠大的理想勵誌前行、以孜孜不倦的精神求索新知、以高尚美好的情操培育品德、以銳意創新的激情投身實踐、以艱苦紮實的奮鬥成就人生,不斷創造新的青春業績,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係湖南科技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