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異型球蛋白血症)
要點:肝素可與異型球蛋白形成複合物,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
建議:異型球蛋白血症患者,準備應用肝素時,首先應進行體外試驗。如無複合物形戍,方可肝素治療,否則,應檢查。
(肝素——妊娠)
要點:懷孕期間用肝素進行抗血栓治療,對母親和胎兒都可造成危險。據統計,流產發生率為1.5%,早產發生率為24%,嚴重出血並發症發生率為10%,其中20%的病人因出血死亡),死產率高達10%。懷孕期間長期應用肝素治療的病人,後果正常者不多於2/3。
有關藥物:香豆素類抗凝劑(,雙香豆素、苯丙香豆素、華法令等)及茚滿二酮類抗凝劑也可發生類似影響。機理:主要與肝素引起的血液學改變有關。建議:如某病人懷孕,終止妊娠是最明智的。對不樂意終止妊娠者,最好在妊娠初個月皮下注射治療量肝素(最初要住院進行,經一段時間後,可在門診進行),然後應用口服抗凝劑代替肝素;分娩前2~3周重新住院,此期再用肝素代替口服抗凝劑。在口服抗凝期間,有人建議應用短效香豆素一新抗凝。如果應用長效香豆素類抗凝劑,則應給予維生素連續應用治療量肝素(每日大於1000單位)最好不超過3個月。分娩期間,肝素量應少於15000單位乂日。肝素及口跟抗凝劑的其他禁忌症還有:敗血症性心內膜炎、海綿竇敗血性血栓形成、全血管炎、嚴重血小板減少、嚴重腦動脈粥樣硬化、活動性結核病、先兆"梳產、顱內出血、胃腸潰瘍、血友病、紫癜、內髒癌症等。
(肝素——阿斯匹林)
要點:聯用肝素和柯斯匹林,可致嚴董出血,聯用時的出血危險比單用肝素時增加1.5~2.4倍。
有關藥物:肝素與其它水楊酸類(膽堿水楊酸、水楊酰胺、水楊酸鈉)的相互影響尚未有報道。一般認為,乙酰基團是使血小板功能改變的主要原因,其它水楊酸類不盤這種成份,因此,不太可能與肝素發生類似的影響。
機釋,肝素和、阿斯匹林都可延長出取時間、肝素還可獲阿斯匹林所致的出血時間,延長得到強化。阿斯匹林可致肩腸出血,抑製血小板聚集。
建議:由於低劑量肝素和柯斯四杯聯用可有敢―防術後血栓栓塞,因此,兩者低剤暈聯用是可行的;使用期間,應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出血。肝素化的病人如用解熱鎮痛藥,應該用撲熱息痛,而不應給阿司匹林。
(肝素——羧苄青黴素)
要點:羧苄青黴素和其它青黴素可延長出:血時間。因此,理論上可增強肝素的作用。尿毒症病人應用肝素處理進行血液透析時,必須考慮到此種相互影響,、因為這種病人血小板功能是異常的。羧苄青黴素和其節青黴索延長時間可能與劑量有關。
有關藥物:據報道,青黴素D、磺苄青黴素、氨苄青黴素及甲氧苯青黴素對出血時間有類似影響。根據化學結構推測,其它青黴素(羧噻吩青黴素、乙氧萘青黴素等)也會改變血小板功能,並與肝素發生相互影響。羧苄青黴素與香豆素類抗凝劑(雙香豆素、華法令、新抗凝等)及茚滿二酮衍生物之間的相互影響雖未見報道,但理論上也有可能發生。
機理:兩者的抗凝作用相加。
建議:由於青黴素類隻在高劑量時才對出凝血功能有影響,因此與肝素同用時,適當減少兩者的劑量即可。有人建議,當肌酐清除率低於10毫升/分時,羧苄青黴素的劑量不得超過4克日。同用期間,需經常檢查凝血功能,觀察是否有出血傾向。如果發生出血,可用魚精蛋白對抗羧苄青黴素的抗凝作用,而無損於它的殺菌活性。
(肝素——右旋糖酐)
要點:研究表明,右旋糖酐70或75與肝素聯用時,出血發生率明顯高於各藥單用。但是,右旋糖酐40與肝素聯用時,無什麼不良影響。
機理:相互影響的機製比較複雜,涉及凝血過程的多個環節。人體研究表明,肝素和右旋糖酐可發揮協同作用,從而延長凝血時間,降低血凝塊的強度。肝素加速抗凝血酶失活凝血酶、因子Xa和其它凝血因子的速度。右旋糖酐對止血過程有多種影響,如降低血液粘滯度、稀釋血液、改變細胞的懸浮穩定性、防止紅細胞凝集、削弱血小板功能、妨礙纖維蛋自元向纖維蛋白的轉化。肝素和硫酸右旋糖酐競爭性地抑製前列腺素,增加人血小板腺苷酸壞化酶的活性,拮抗前列腺素2的抗聚集作用。
建議:盡管右旋糖酐40與肝素同用是可行的,但在聯用前及聯用期間,應進行凝血酶充時閻、活化凝血:酶元時間等測定。右旋糖酐75或70與肝素聯用時,應在密切觀察下進行。有人研究指出,右旋糖野70或75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寫於右旋糠酐如,但不易引起紅細胞凝集,然究竟哪種製劑為優,目前還難定論。
(雙香孽素——氯黴素)
要點:氯黴素可增強雙香豆素的抗凝作用。據辯道,用藥同時應用的4例病人,雙香豆素半衰期平均延長。
有關藥物:根據藥理作用推測,氯黴素對其它香豆素類抗凝劑(苯丙香豆素、新抗凝、華法令)及茚滿二酮衍生物(苯茚二酮和茴茚二酮)也可發生類似影響。
機理:氯黴素能抑製代謝香豆素類抗凝劑的微粒體酶。也有人說,氯黴素可降低維生素X的利用度,從而增強抗凝劑的活性。還有人認為,氯黴素妨礙凝血酶元生成。
建議:盡可能避免雙香豆素和氯黴素同用。如同用時,需經常測定凝血酶元水平,仔細觀察有無血尿、黑便、青紫等雙香豆素過量的體征。
(雙香豆素——保皮質素)
罷點:促皮質素和皮質類固醇既可增強、也可削弱雙香豆素及其他口服抗凝劑的抗凝作用。這些藥物同用引起的出血已有報道。
有關藥物:促皮質素可增強苯茚二酮(茚滿二酮類抗凝劑)的作用。曾有一例接受強的鬆的病人,對華法令(香豆素類抗凝劑)的敏感性增加。根據藥理作用推測,苯丙香豆素和茴茚二酮等抗凝劑也可與促皮質素或皮質類固醇發生相互影響。資料表明,可的鬆和強的鬆與雙香豆素可發生相互影響。可以預料,其他皮質類固醇(氫化可的鬆、倍他米鬆、地塞米鬆等)與雙香豆素亦可發生類似相互影響。
機理:促皮質素影響口服抗凝劑作吊的確切機製還不清楚。已證明皮質類固醇可增加血液凝固能力,這可能是它們減弱抗凝劑作用的原因。另外,促皮質素和皮質類固醇可損害血管的完整性,從而增加出血危險。
建議:同時應用雙寄豆素和促皮質素或皮質類固醇時,應經常測定凝血吋間,密切觀察出血征。抗凝劑的剤量應根據觀察測定的結果決定。
(雙香豆素——口服避孕藥)
要點:同時應用口服避孕藥和雙香豆素,可使5%的受試者對抗凝劑的反應減弱,但雙香豆素半衰斯無改變。
有關藥物:對同時接受口服避孕藥和新抗凝的12例女性病人觀察表明,其抗凝作用增強。因為結果不一,且資料有限,故難確定其他抗凝劑與口服避孕藥是否會發生類似相互影響。
機理:已知口服避孕藥可使某些凝血因子濃度增加,但還不了解為什麼會引起相敢的改變。有人認為,口服避孕藥中的雌激素是導致血液凝固改變的原因。
建議:鑒於口服避孕藥可改變口服抗凝劑的反應,兩者同用時,需要調整抗凝劑的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