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日常生活有為有禁1(3 / 3)

一般來說,參加中考或高考的學生,往往存在以下不良睡眠習慣:

◆蒙頭睡覺

蒙頭睡覺時,口、鼻呼吸在這種環境裏時間一長,就會因大腦缺少氧氣引起氣悶、頭痛、眩暈、精神不好,睡眠質量差,嚴重時還會發生昏迷,而且容易做噩夢,也必會影響學習。另外,被子裏有許多疾病的誘因—細菌,呼吸後易引起支氣管炎、肺結核等。因此,睡覺時,不要把頭蒙在被窩裏睡覺時把頭露在被窩外邊,室內的空氣環境要比被窩裏好得多。

◆趴在桌子上睡覺

趴在桌子上睡覺會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且容易做夢;頭部壓迫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雙臂、雙手發麻刺痛;眼睛貼著胳臂,上眼球受壓,會導致醒來視線模糊,久而久之會損傷眼睛。

◆枕頭過高

從生理角度來講,枕頭的高度以6~9厘米為宜。太低容易造成“落枕”,或因流人頭腦的血液過多,造成次日頭腦發脹、眼皮浮腫;過高,會影響呼吸道暢通,易打呼嚕,而且長期高枕,易導致頸部不適或駝背。

◆枕著手睡

睡時兩手枕於頭下,除阻止血液循環、引起上肢麻木酸痛外,還易使腹內壓力升高,久之還會產生“返流性食道炎”。所以,睡時不宜以兩手為枕。

◆對著風睡

人在睡眠時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降低,易受涼生病。古人認為,風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所以睡覺的地方應避開風口。

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除了光線好、安靜、舒適外,還要有好的空氣。清新的空氣可以使大腦得到充分的氧氣,從而有利於增強記憶效果。空氣汙濁,頭腦發脹,就會影響記憶效果。

考生在日常生活最要注意的是室內空氣汙染,室內空氣汙染一般是人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從人體內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要比自然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高近40倍,當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達0.2%時,就會對人體構成危害。根據科學實驗,為使室內氣味不超過危害人體建康的水平,按室內人數的不同,需要不同的通風量,一個3人居的房間,每人每小時需要通風量為12立方米。室內第二種汙染是做飯產生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由於能與血紅蛋自結合的能力比氧與血紅蛋自結合能力更強,所以它的濃度在空氣中隻要達到0.3%時,就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家長在考生複習時,一定要注意室內空氣的流通。現在有些孩子放學回家就鑽到自己屋裏,把門一關,做題、複習功課,時間一長孩子房間空氣汙濁,影響了孩子的記憶效果。因此家長要適當引導孩子經常開窗通風,呼吸新鮮空氣。

營造良好,家庭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對臨近考試的每一位學生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如果學生在這時所處的家庭環境是和諧寬鬆的,那麼孩子就會心情舒暢,減少考試帶來的壓力,保持良好的考試心態。隻有這樣,考生在考試時才會信心百倍,輕鬆作答。所以,在臨近考試期間要讓孩子置身於良好的家庭氛圍中,從而產生向上的精神力量。具體來說,家長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讓孩子安靜複習

孩子在麵對著考試的關鍵時刻,家長們要學會適當“缺位”,在學習上少嘮叨。總複習階段,考生十分辛苦,他們幾年的學習積累到現在需要把知識理順,需要編織知識的網絡,還需要提高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等,在這些方麵家長是幫不上什麼忙的,即便家長是出色的任課教師,也不能來幫孩子解決這些問題。

◆不宜為孩子找大量複習資料

有些家長在臨考之前不停地給孩子找複習資料,收集各區縣的模擬試題,或者忙於給孩子找家教。這樣除了學校的練習外,又平添了一份家庭練習,使考生負擔過重。有的考生不聽家長安排,造成矛盾,嚴重地影響考生的心情舒暢。家長最好不要過多幹預,一般隻是詢問一下複習計劃、薄弱學科,督促考生按複習計劃複習,抓好薄弱環節,這就可以了。因為這時孩子的心態是不希望家長介入過多、過細。有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情況問候得過多,反倒影響了她的學習。

◆少一些埋怨,多一些鼓勵

考生麵臨總複習階段表現出來的特點是煩躁情緒比較強烈,這些心理壓力、心理特征都是正常現象,往往考試還沒有開始,心理的考查已經開始了。這個時候家長的責任是幫助考生調節好心態,做考生的知心朋友,少一點埋怨,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多一點關心,讓孩子把心裏的話說出來,讓孩子有機會釋放一下心理壓力,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這是十分重要的。

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不是常將一些“不要緊張”的話放在嘴邊,而是在平時的潛移默化中慢慢驅除孩子的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