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
1.將四季豆洗淨,擇去老筋,掐成兩段。
2.炒鍋置火上,加入熟豬油,放入菜豆,待油溫三成熱時將菜豆撈出瀝油。炒鍋內留少量油複上火,放入蔥末、薑末、蒜片煸出香味,放入菜豆,加入醬油、白糖及少量開水,旺火燒沸,放入味精,再燒幾分鍾,即可起鍋裝盤。
【提示】
菜豆性平,味甘、淡;考生食之,具有益腎補元、健脾和胃、利尿消腫之功效。
——蔥燒雞塊
【用料】
花生油500克(實耗50克),雞肉500克,蔥段100克,醬油25克,白糖15克,料酒10克,澱粉10克,薑10克,食鹽3克,味精2克,花椒1克。
【製作】
1.把雞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食鹽、醬油、料酒、薑、花椒,醃漬片刻。
2.花生油燒至七八成熱時,下入雞塊,待其炸成金黃色時撈出瀝油。
3.將蔥段放入油內過一下撈出,再把雞肉放入鍋內,放入適量清水,放入蔥段、醬油、白糖、味精,待燒沸後,轉微火燒熟,將雞肉盛入盤中,鍋內原汁用少許水澱粉勾芡,淋在雞肉上即可。
【提示】
考生經常食用此菜,可收到益氣,補精,添髓,益腦的功效。
——家常肉末燴豌豆
【原料】
豬肉末50克,鮮嫩豌豆(帶莢)500克,豆瓣醬25克,料酒、醬油各5克,精鹽、味精、水澱粉及植物油各適量。
【製作】
1.將豌豆粒剝出,放入開水鍋中稍煮,撈出,涼透。
2.將炒鍋置於火上,倒入適量的油,肉末下鍋煸炒,待水分將幹,豆瓣醬放入鍋中煸炒,待出香味,烹入料酒、醬油,添水250克,再把豌豆、精鹽、味精放入鍋中,燒開後用適量澱粉勾芡即可。
【提示】
豌豆性平味甘,入脾、胃、大腸經;此菜具有和中益氣、利小便、消脹等功效。
——椒油口蘑雞片
【用料】
花生油300克(實耗50克),雞湯250克,雞肉150克,口蘑50克,水澱粉50克,青豆25克,芝麻油25克,食鹽5克,料酒3克,味精2克,花椒10粒,雞蛋清半個,菜心、冬筍各適量。
【製作】
1.把雞肉洗淨,切成薄片,將雞蛋清、澱粉拌成漿,淋在肉片上。
2.將菜心洗淨切成片,用開水焯一下,再用涼水浸泡一會兒,撈出控幹水分;口蘑洗淨,去蒂,片成薄片。
3.在炒鍋內倒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雞片,用筷子把雞片劃開,倒入漏勺內,瀝去油。
4.將雞湯、青豆、冬筍、菜心、食鹽、料酒一同放入鍋內燒開,撇去浮沫,用水澱粉勾稀芡,加入少許味精,再放入口蘑和雞片,攪勻,倒入湯盆內,備用。
5.燒熱芝麻油,將花椒炸出香味後,撈出瀝油,將剩下的花椒油倒入湯盆內,再點入適量味精,即成。
【提示】
此菜具有壯筋益力、清濕解熱的功效,是考生的極佳菜肴。
——荔枝炒雞丁
【原料】
荔枝300克,雞胸肉200克,蔥2根,青、紅椒各半個,蛋清1個,鹽、太白粉、白葡萄酒各適量。
【製作】
1.荔枝去外殼及籽,蔥切小段,青紅椒切菱形片備用。
2.雞胸肉去骨切為1.5厘米的小丁,醃入調味料中。
3.起油鍋滑鍋2次,以中火燒至四分熟,入雞丁滑開,待肉變白後,再加入荔枝、青、紅椒略翻一下即可撈出瀝幹。
4.鍋中留油少許,爆香蔥段後,依序加入葡萄酒、雞丁、荔枝肉及調味料拌炒均勻即可。
【提示】
荔枝性溫味甘、酸,考生常食此菜,具有滋養益心、寧神益智、填精髓、養肝血、止煩渴等功效。
——扒裏脊肉
【原料】
豬裏脊肉350克,水發冬菇100克,胡蘿卜100克,蔥、薑各15克,澱粉5克,料酒5克,醬油3克,白糖、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豬裏脊肉洗淨,放入涼水鍋中,加蔥、薑各10克,料酒5克,用旺火煮沸後轉小火煮至七成熟取出,涼後切成厚0.5厘米、寬3厘米、長5厘米的片。
2.發冬菇去根洗淨,夾在每片肉中間,將肉片整齊地碼放在湯盤底部,碎料放在上麵,加入鹽、蔥薑末、醬油、味精、白糖、水250克,在蒸鍋中蒸40分鍾,取出將汁倒入鍋中。
3.將一平盤扣在湯盤中,再反過來,使碎料在下,整齊麵在上,上麵還可放些綠葉絲加以點綴。胡蘿卜切成長3厘米、寬和厚均為0.5厘米的條,用水焯軟後在盤邊碼成十字形。
4.炒鍋上火,將蒸肉湯汁燒開,濕澱粉勾芡收汁,澆在肉條上即成。
【提示】
此菜具有健脾補虛的功效,凡脾虛食停、氣滯不暢的考生可常食之。
——麻婆豆腐
【原料】
嫩豆腐150克,豬肉糜30克,雞湯2大勺,蔥末1大勺,生薑末、麻油各2小勺,蒜末、醬油、料酒各1小勺,豆瓣醬、水澱粉均少許。
【製作】
1.將豆腐切成塊,用熱水燙一下撈出,瀝去水分。
2.把雞湯、料酒、醬油和豆瓣醬攪勻備用。
3.把麻油用炒鍋加熱,放入蔥末、蒜末和生薑末煸炒,出香味後放入豬肉糜炒到變色,加入調好的雞湯、料酒、醬油和豆瓣醬混合體煮沸。
4.放入豆腐攪拌均勻,最後用水澱粉勾芡即成。
【提示】
豆腐性涼味甘,考生經常食用,具有寬中益氣,生津潤燥,清熱解毒,和脾胃,消脹滿,下大腸濁氣及清熱散血等功效。
——肉燒海帶
【原料】
帶皮五花肉500克,水發海帶200克,醬油1茶匙,紹酒1茶匙,糖1茶匙,鹽3茶匙,蔥段、薑塊若幹,大料3粒。
【製作】
1.將五花肉洗淨,切成2公分的塊;將海帶洗淨用開水煮15分鍾左右,切成菱形片待用(用海帶絲,則挽成結)。
2.炒鍋中放入3湯匙油,加熱,放入糖炒成金黃色,投入五花肉塊、大料、蔥段及薑塊煸炒,等五花肉塊的表麵上好糖色時,加入煮好的海帶,放入醬油、紹酒和鹽,再翻炒片刻,加清水燒開,轉用小火,燒至肉和海帶熟爛入味即可。
【提示】
豬肉性味甘、鹹、平,有滋陰、潤燥等功效;帶性寒味鹹,具有清熱利水、祛風燥濕等功效。二者搭配,考生經常食用可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
——幹炸帶魚
【原料】
帶魚250克,花生油250克,麵包粉或麵粉100克,料酒30克,雞蛋2個,蔥、薑末各10克,鹽、糖各10克,胡椒粉2克。
【製作】
1.帶魚初加工後洗淨切成段,雞蛋清放碗中攪勻,麵包粉(或麵粉)打開,平鋪在淺盤上。
2.將帶魚放入碗中,加蔥、薑、料酒、鹽、胡椒粉、糖調勻,醃20分鍾。
3.將醃好的魚段取出來,放在麵包粉盤上,使兩麵都沾滿麵包粉。然後提起魚塊抖掉多餘的麵包粉,將魚放入雞蛋清中浸一下,再蘸些麵包粉。
4.鍋上火,加入花生油,燒到油沸,把魚塊分別放入鍋中,把火調到中火,炸至魚段表麵呈金黃色時,撈出擺盤即可。
【提示】
帶魚性甘味鹹,主要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等營養成分,以及少量脂肪、磷、鐵、鎂、銅、碘、氟、鈷等礦物質;常食可益智健腦,補心安神。
——銀耳川鴨
【原料】
鴨300克,銀耳25克,紅蘿卜花數片,上湯3杯、薑、蔥、鹽、糖、老抽、生抽、生粉、麻油各適量。
【製作】
1.銀耳用水浸1小時,去蒂及剪成小朵,燒滾水,放入薑、蔥及銀耳煮五分鍾盛起,滴幹水份放於深碟中。
2.鴨洗淨,放入薑、蔥水內煮兩分鍾,除去衣沫,以一湯匙酒拌勻醃片刻,盛起後瀝幹水份放於銀耳上,加入上湯,隔水蒸三十分鍾,傾出湯不要。
3.下少許油炒紅蘿卜花,加入芡汁料煮滾,淋在鴨及銀耳上即成。
【提示】
銀耳性平,味甘,富含有機磷、有機鈣等成分,具有有壯骨、健腦之功效。考生經常食用此膳食,可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養胃生津、益氣和血、補腎強心、健腦提神、解除疲勞等。